女大學生攤上煩心事:裸貸風波未平 “幫貸”陷阱又來

2017-04-26 09:08:24 來源:大眾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裸貸”風波未平,濟南有一女大學生又攤上煩心事了:出賣個人資訊幫別人貸款,以此收取“好處費”,不過,最終,好處費沒收到卻欠下一筆債。這名女大學生告訴記者,第一次,她還收到了3900元的“好處費”,但第二次,好處費沒了,借貸人也不見了,最終,她面臨著每月還貸4000元的狀況。

  “裸貸”風波未平,濟南有一女大學生又攤上煩心事了:出賣個人資訊幫別人貸款,以此收取“好處費”,不過,最終,好處費沒收到卻欠下一筆債。有專門針對駐濟大學生的調查顯示,他們每月的生活費在600元—1500元之間,不過,這些生活費只是“基本開支”,遠遠不夠日常所用,於是他們就採取“借貸”、“幫貸”、“兼職”等方式來補貼支出,但由於缺乏防範經驗,成為騙子行騙的對象甚至工具。

  騙局:以好處費為誘餌的“幫貸”

  穿名牌、買名包、吃高檔餐廳……如今大學生消費觀念越發超前,消費水準不斷提高,這對每月生活費的要求有所提升。生活費不夠用又不好意思向父母開口怎麼辦?“校園貸”、“幫貸兼職掙錢”等方式成功吸引了大學生群體的注意。

  近幾年,針對學生群體的校園貸成為網貸平臺發展最迅猛的産品之一。有統計顯示,面向大學生的網際網路消費信貸,截至去年規模已突破800億元。

  在多地高校女生陷“裸貸”風波引發關注後,近日,濟南女大學生又引發了一波借貸風波,不過,不是該女大學生借貸,而是通過出賣她的個人資訊幫助別人貸款,以此來收取“好處費”。

  這名女大學生告訴記者,第一次,她還收到了3900元的“好處費”,但第二次,好處費沒了,借貸人也不見了,最終,她面臨著每月還貸4000元的狀況。

  “只要提供身份證、在校生學生證,幫忙辦一下手機的分期付款業務,對方負責後期還款,輕輕鬆鬆就可以拿到幾百元到一千元不等的報酬。”在一些QQ兼職群、大學樓梯口中,這類“幫貸”資訊非常常見。

  女報記者了解到,此類針對大學生的“幫貸”陷阱往往以好處費為誘餌,讓大學生幫忙貸款。先做“小單”並支付好處費讓你嘗點甜頭,得到信任後逐漸增加幫貸的金額,最後攜款消失,這是此類詐騙一貫的套路。

  案例:模特沒當上個人資訊被洩露

  借貸平臺有騙局,兼職中也有各種坑。記者調查發現,許多兼職不僅缺乏正規的簽約合同,還會暴露兼職者的個人資訊。

  就讀于濟南某高校大二的小高非常時髦,經常入手一些流行的新品服飾和化粧品,父母給的生活費不充裕,就會選擇一些兼職自己賺錢。

  “之前曾在網上看到了一則平面模特的兼職招聘資訊:工資日結,日薪300元以上,無需經驗。看到工資待遇挺高,因為自己條件也比較符合就非常想去試試。”小高説。第一次去應聘就通過了,自己還非常高興,直接與公司簽了約。但第二次去情況就發生了變化,被告知必須先交一定費用和完整的個人信息辦理模特卡,否則就不能“接活兒”。

  小高告訴記者,當時也沒多想,狠了狠心花了800元,公司給自己拍攝了幾張個人寫真和藝術照,幾天后確實收到了模特卡,拍攝活動卻遲遲杳無音信。和公司聯繫得到的解釋是“最近沒有活動,等待通知”,後來拍攝通知沒收到,卻收到了一些招聘主播的電話騷擾,小高這才知道自己上了當。

  “淘寶記錄良好,誠邀您加入淘寶刷單,80元-150元/時,時間地點不限,酬薪即時結算,詳詢客服QQ。”收到這樣的短信,你會怎麼辦?要是因為感覺自己有了“特權”而沾沾自喜、躍躍欲試,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在校大學生王菁菁就遇到了這樣一種“糖衣炮彈”新騙局,“開始還挺高興自己的淘寶信譽得到了認可,就點進去了,進入連結卻發現要求填寫姓名、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一系列資訊,還需要先自己付款購買商品,覺得不大靠譜便退了出來。”王菁菁説後來看到有媒體報道了這種詐騙手段,自己非常慶倖沒有被騙。“周圍有同學就沒有那麼幸運了,通過這種不法兼職不僅洩露了資訊還遭受了一定損失。”

  校園網貸“坑點”

  起點“急缺錢”

  記者查閱多篇公開報道顯示,校園網貸悲劇中不少人都是因“急缺錢”而開始,如創業中出現虧損、因虛榮購買電子産品等。

  誘惑門檻低

  記者調查發現,在非法校園網貸的宣傳中,貸款門檻非常低,如徵信有問題都能申請、不用還錢甚至還能掙錢等。

  渠道網貸群

  記者發現,在QQ群中搜索“借貸”“借款”“今借到”等關鍵詞,都能搜索到數十個QQ群,記者加入多個群發現,群消息中很快有多人發佈貸款廣告,與小菲給記者看到的群消息也非常相近。

  幫兇“殺熟客”

  校園貸學生仲介的現象,且“抽成”相當豐厚。公安部門的調查顯示,通過校園廣告了解到網貸平臺的佔64%,通過業務員推銷的佔38%,通過同學、朋友推薦的佔72%,通過電視、電話、網路廣告知道的佔34%(多選)。雖然並非所有熟人都有意害人,但熟人傳播已經成為主要傳播渠道。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