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共用單車受追捧 專家:需完善慢行交通系統

2017-03-23 10:27:28 來源:齊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共用單車落地濟南,為濟南市民出行提供了新的選擇。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騎單車出行,濟南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統”再次受到關注。

 

20170209031326628.jpg

 

齊魯網 3月22日訊(記者 郝德銘) 共用單車落地濟南,為濟南市民出行提供了新的選擇。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騎單車出行,濟南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統”再次受到關注。它的建設究竟如何?能滿足市民的日常出行需求嗎?

據山東人民廣播電臺《新聞焦點》報道,2017年1月,共用單車在濟南投放,獲得了濟南市民的親睞。短短的一個月裏,共有328萬人次參與騎行,總行程680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170圈。濟南市停車辦依靠共用單車,發起了"騎單車找問題"的活動,讓每一位市民在騎行過程中尋找問題並進行反饋。

濟南市停車辦專職副主任韓軍慶説,“共用單車進入濟南,就是為了帶動更多的人身體力行,親身參與到緩解交通擁堵,用騎行去改變城市。每個人都是交通參與者,也是文明交通成果的受益者。”

記者發現,在順河西街,按蔡司街,馬鞍山路等道路,有不少汽車在非機動車道上停放,使本身就不寬的的非機動車道被一輛輛汽車攔腰斬斷,騎單車的市民被迫繞過汽車行駛在機動車道,非常危險。市民戚女士説,“我每次騎車騎到這裡就挺害怕的,騎得好好的路突然橫著一輛車,繞著它走就要上機動車道,汽車又快,只能到這裡慢一點”。

對此韓軍慶表示,汽車停放在非機動車道上要根據實際情況判斷是否違章。

而在歷下區黑虎泉西路,解放閣的附近,非機動車道突然從馬路的右側延伸到人行道上。這裡屬於鬧市區,附近還有大型商場和旅遊景點。人行道上混雜著行人,非機動車甚至是電動三輪車,場面十分擁擠。對此韓軍慶表示,對發現的問題將會及時研究解決。他表示,“我們將進行匯總分類並形成報告,報經市政府同意後按照職責分工推送至各相關部門,對發現的問題逐一研究解決,進一步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統。”

據調查數據顯示,面對短距離出行,約有76.3%的人會選擇單車。在廣州,近年來單車的出行率逐年降低,從1984年的約30%下降到8%,而南京主城區的單車出行比例是37.6%,上海這一數據是28.7%。南京上海兩地目前的共用單車保有量都已經超過10萬輛,廣州的共用單車保有量更是超過了30萬輛,而單車的出行率卻無法和南京上海兩地相比。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正是因為廣州的"慢行交通系統"建設不完善,給市民"騎車真難"的印象。難在"路權分配不合理",騎行五公里,就要經歷逆行、機動車混行、路人爭道、斷頭路等各種奇葩遭遇。不但削弱了共用單車的便捷性,也增加了出行的危險性。

專家學者認為,如今人們的騎行目的是多元化的,這就需要城市在規劃慢行交通系統時,考慮到不同的使用需求和使用習慣,進一步挖掘自行車的綠色出行優勢。山東大學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主任張汝華認為,在一個健康的城市,步行和單車的出行比例不應該少於50%。城市道路要不僅優先保障大多數人的利益,還要為慢行或者非機動車出行者在路權上提供保障。

編後: 以前的慢行交通問題總是在一陣風潮之後黯然消失,很多問題暴露出來卻無法得到真正的解決,次數多了,群眾逐漸失去了耐心。馬路越修越多,交通卻越來越堵,群眾的心也越來越涼。這次共用單車入駐濟南,就像給這座城打了一劑催化劑,將市民心底對於慢行舒適的交通環境,尤其是步行、騎行環境的渴望激發出來,引發市民對慢行環境前所未有的關注。當市民願意為城市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加上政府相關部門積極面對,一定能夠打造處完整健全的交通體系,讓城市道路向著人性化的方向發展。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