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構建“一灣、兩帶、八廊”通風廊道體系

2017-02-26 13:07:08 來源:大眾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膠州灣通風廊道,包括大沽河、白沙河,以及高新區中部棘洪灘水庫至紅島三條潛在風道。■東海岸通風廊道,包括鰲山灣記憶體在顯著的海陸風交換,依據風場特徵選取溫泉河、大任河沿線作為鰲山灣的大氣通道。

■膠州灣通風廊道,包括大沽河、白沙河,以及高新區中部棘洪灘水庫至紅島三條潛在風道。

■東海岸通風廊道,包括鰲山灣記憶體在顯著的海陸風交換,依據風場特徵選取溫泉河、大任河沿線作為鰲山灣的大氣通道。

■西海岸通風廊道,包括靈山灣至鐵山水庫,董家口、陡崖子水庫至鐵山水庫,古鎮口至鐵山水庫三條潛在風道。

到2030年,青島市年空氣品質優良率將達90%。 這是正在青島政務網公開徵求意見的 《青島市城市環境總體規劃(2015-2030年)》所提出的目標。根據規劃,到2030年,生態環境空間佈局進一步得到優化,生態系統功能全面恢復,環境品質主要指標持續提升,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制度全面落實。構建“一灣、兩帶、八廊”通風廊道體系,促進海陸風交換。

全市劃六個管控分區

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保護好“山水林田海島灣”生命共同體,建設美麗青島,青島市環境保護局組織編制了《青島市城市環境總體規劃(2015-2030年)》。為增強規劃編制的公開性和透明度,提高公眾參與程度,推進科學民主決策,我市將《規劃》(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各界公示徵求意見。

按照規劃提出的目標,到2030年,我市生態環境空間佈局進一步得到優化,生態系統功能全面恢復,環境品質主要指標持續提升,經濟發展、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實現良性迴圈,環境安全水準得到穩步提升,環境公共服務實現全域均等化,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制度全面落實。基於大氣傳輸規律和現狀空氣品質,按照法定保護、人居建設、産業發展等不同用地類型,兼顧海洋大氣污染、大氣擴散稟賦,我市將全市劃分為六個大氣管控分區、八條通風廊道。

污染型企業將全部遷出

為實現我市的城市環境總體規劃,島城將執行最嚴格的管控要求,近期現有污染型企業全部遷出,禁止新建傳統燃煤供熱鍋爐和各類污染型企業。現有青島電廠、供熱鍋爐2020年之前完成清潔化改造;至2030年,燃煤鍋爐廢氣達到燃氣鍋爐排放標準。統籌各類供熱設施,取締城區現有分散鍋爐和燃煤散燒現象,加快太陽能、風能、污水源等新型能源的綜合利用水準。至2020年,實現集中供熱全覆蓋;至2030年,區內除熱電企業和大型鍋爐房外基本實現無散燒燃煤。

嚴格區內機動車排放標準要求,完善油品升級置換,逐步將工程機械用油納入監管。至2020年,城區公共交通佔機動化出行比例提升至60%,淘汰30%高污染柴油車;至2030年,全面禁止高污染車輛入城。

加強對建設施工、道路保潔、物料運輸與堆存、養護綠化等活動的揚塵管理,鼓勵居民安裝高效油煙去除設備,開展加油站、有機溶劑、裝修塗料中排放揮發性有機物全方位監管。

構建“一灣兩帶八廊”體系

將現有流亭國際機場和在建膠東國際機場納入青島市大氣污染防控體系,加強機場科學調度,完善機場公共交通體系建設,鼓勵機場地面機械設備使用清潔能源,對現有超標機械進行淘汰或清潔化改造。嚴格控制臨空經濟區內産業清潔化生産水準,在機場周邊30千米內禁止涉氮氧化物的重點産業準入,合理佈局監測點位開展特徵污染物監測。

完善城市建設格局和形態,保護自然山水格局,嚴禁亂開挖山體,促進海陸風交換,減緩城市熱島效應,構建“一灣、兩帶、八廊”通風廊道體系。其中,一灣指膠州灣,將控制膠州灣沿岸重要通風口,降低城市建設對海陸風的干擾。近期重點控制潛在通風廊道內的開發強度,提高北岸大沽河、白沙河,以及高新區中部棘洪灘水庫至紅島三條潛在風道的保護,限制紅島、高新區內建築高度不得超過60米,主要通風廊道內建築高度不超過30米,降低城市建設對海陸風交換能力的影響。兩帶是指東、西海岸通風擴散軸,東西海岸自身擴散能力強,重點控制海岸帶建築開發強度,保留1至2處海灘、河口或濕地,防止沿海區域形成“高樓墻壁”,重點改善東、西海岸新城建設對海陸風的阻隔效應。嚴格控制風道內大氣污染排放,通風口及周邊區域禁止布設高污染企業。

■相關連結

兩種方式提意見

徵求意見截至3月20日。在公示期內,任何單位和個每人平均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提出意見:通過信函形式將意見寄至青島市市南區京山路15號青島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郵遞區號:266000。請在信封上註明“環境總體規劃意見”字樣;通過電子郵件形式將意見發送至zhxp@qepb.gov.cn請在郵件標題上註明“環境總體規劃意見”字樣。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