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漸成年輕人主流支付方式 監管面臨新挑戰

2017-08-09 15:19:19 來源:新華網 作者:徐文婷 張大川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近日,幾家移動支付終端關於“無現金日”的系列促銷活動,再次引發大眾對“無現金”支付現象的關注。當動動手指,掃一掃碼就能解決衣、食、住、行各類支付問題的時候,消費者、商家、主管機構是否已做好準備,迎接“無現金社會”?

  原標題:“無現金社會”快步走來 你準備好了嗎?

  近日,幾家移動支付終端關於“無現金日”的系列促銷活動,再次引發大眾對“無現金”支付現象的關注。當動動手指,掃一掃碼就能解決衣、食、住、行各類支付問題的時候,消費者、商家、主管機構是否已做好準備,迎接“無現金社會”?

  支付便捷 漸成年輕人主流支付方式

  就讀于上海外國語大學傳播學專業研究生的耿昕萌,已經習慣了用支付寶買單:網上購物、手機訂餐、打車、騎共用單車……以前需要“錢包”和“卡包”的使用場景,現在用手機就可以取代了。

  “現在大中城市無論商場還是路邊攤都支援手機支付,這樣既不怕帶現金丟失,又少了忘帶錢包的麻煩。”耿昕萌説,自己身邊的年輕人基本手機不離身。

  在上海從事廣告策劃工作的歐陽淩雪女士表示,自己經常購買餘額寶、微信零錢等理財産品,既方便小額理財,同時這些理財産品還支援日常購物時使用,她認為“無現金社會”是未來的大趨勢。

  隨著技術持續進步,移動支付正逐漸成為年輕人主流的支付方式,如今大至連鎖超市,小到路邊的水果攤,紛紛加入移動支付的行列。

  在青海省西寧市經營小型超市的李國華,在店裏醒目位置張貼了支援移動支付標誌,不少年輕人進店會先詢問能否用手機支付,如果不能,他們經常會表示失望,甚至扭頭就走。“其他商家都有移動支付功能,自己不跟上就會損失客流,而且我只需列印一張二維碼即可,成本低,操作也簡單,還能避免找零和收到假幣的麻煩。”李國華説。

  “支付工具形式的變遷,歸根到底是降低了交易成本。”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程華説,支付工具從實物金屬,到金屬鑄幣,再到紙幣、銀行卡的變遷,都體現了這一規律。而目前由網上第三方支付工具、二維碼支付、NFC支付等替代現金的新型支付工具,還附著了許多“支付”之外的附加功能,因此給各個主體提供了更多便利。

  程華介紹,無現金支付下,所有交易可以實現留痕,有利於防止企業逃稅,打擊洗錢、黑幕交易等。此外,國民經濟核算的數據品質可以提高,經濟運作的預測能力也能得到加強。

  風險集中 監管面臨新挑戰

  儘管我國在移動支付領域發展速度很快,但是使用人群主要集中在80後、90後。據統計,2015年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已經達到2億多,而這部分人中大多都不會使用智慧手機。

  青海省社會科學研究院一位專家表示,一些群體如老年人、殘障人士以及網際網路並不普及的農村、山區等地的消費者在“無現金”面前成為了某種意義上的弱勢群體,可能形成生活方式的“割裂”,“數字鴻溝”帶來的問題不可忽視。

  另一方面,一些人出於“個人隱私安全”考慮,對移動支付存有顧慮。“第三方支付平臺都要求綁定很多實名認證資訊,一旦資訊被竊取,有人可能利用這些個人洩露資訊進行進一步詐騙或者其他犯罪。”西寧市民陳潔説,“無現金”雖然方便,卻也增加了賬戶資訊外泄的風險,並且一旦手機丟失,仿佛“失去了整個世界”。

  “無現金形式其實是給金融風險監管提出了新的挑戰。”浙江理工大學金融係副主任錢一鶴説,過去的風險管理制度可能需要發生相應的改變,比如防範假幣問題,在無現金情況下,假幣可能不再是一個嚴重問題,而駭客的風險會更高。

  有關專家介紹,已有多項研究表明,電子貨幣可能會驅動消費者更傾向於提前消費或透支消費,這對未來中國的商業模式和消費者負債狀況都會帶來深遠影響。

  有關專家提出,如果“無現金社會”在未來全面實現,個人將無法通過保留現金來應對負利率或通貨膨脹對本金的侵蝕。

  完善制度 提高風險管理能力

  程華介紹,2002年銀聯成立,這種“銀聯+商業銀行”的形式是中國最早的無現金支付之一。之後,銀行卡POS機支付的適用範圍迅速擴展,大大減少了人們日常交易中的現金使用。如今第三方支付機構,基於“智慧手機+移動網際網路+二維碼技術”推出的線下掃碼支付,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收款端硬體的瓶頸。

  因此,不同於丹麥等北歐國家依靠銀行卡推行的無現金社會,中國消費者更多地轉向了手機支付。

  業內專家認為,完善的網路建設、嚴苛的金融制度以及高信任度的社會氛圍,是歐美一些國家無現金支付被高度使用的內在原因。這也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亟待完善的無現金支付前提條件。

  其次,個人資訊安全是新技術給社會帶來的新難題,這説明,在無現金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監管機構風險管理能力和制度建設需要同步推進。未來支付行為的參與者將不再局限于銀行和非銀行支付機構。綜合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大幅提升監管效率,提高監管能力和覆蓋範圍將是未來趨勢。

  第三,無現金並非消滅現金,絕對的“無現金社會”是沒有意義的。移動支付只是一種支付手段,在現階段下應與現金支付共存,為不習慣使用移動支付的人群提供了消費保障。

  專家建議支付創新要考慮到人群、需求、偏好的多樣性,進行有針對性的細分定制。比如面向視力障礙人群、老年人群等特殊需求群體推出合適的定制化産品。

初審編輯 房靜靜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