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2日12時23分,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順利完成自動交會對接。據了解,在本次任務中,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將一共進行三次交會對接,這在中國航太史上還是首次。
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總師助理、軟體支援團隊負責人崔曉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的對接技術與之前神州九號、神州十一號對接天宮一號的技術一致,較為成熟。但崔曉峰同時表示,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重量和體積較以往的載人飛船有所增加,這給對接飛行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圖為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總師助理、軟體支援團隊負責人崔曉峰接受記者採訪(劉一荻攝)
首先,兩個飛行器的對接軌道要求更高、更準,以確保二者都擁有更精確的對接初始條件。其次,在交會對接過程中,由於品質大,兩個“大塊頭”之間對接緩衝的要求比以往更高。
除了本次的交會對接任務,第二次和第三次的交會對接實驗同樣看點十足。
據悉,第二次為反向交會對接。在完成第一次推進劑在軌補加後,天舟一號將暫時撤離天宮二號,並隨即進行180度轉向,經過全自主繞飛“趕到”天宮二號前方,從“前”側與天宮二號進行第二次交會對接。“反向交會對接意義重大,將來可以從不同方向與空間站進行對接。”崔曉峰告訴記者。
此外,本次飛行任務還將驗證自主快速交會對接這項空間站建設關鍵技術。據了解,傳統交會對接需要兩天才能完成,而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則將實現幾個小時內完成兩個航太器之間的交會對接。這項技術縮短航太員在飛船狹小空間中滯留的時間,減少航太員不必要的體力與精力付出。同時,這項技術也讓一些科研用品及時、快速送達空間實驗站成為可能。
圖為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內,科研人員正在為天舟一號和天宮二號交會對接做準備(劉一荻攝)。
由於天舟一號和天宮二號品質較大,兩個“大塊頭”之間交會對接的難度也有所增加。為了保證這一過程更精確、更順利的進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導航、控制器件有了較多技術改進。
據了解,鐳射雷達和光學成像敏感器等的使用便是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成功進行交會對接的關鍵。這兩款由中國電科研製的核心組件保證了兩個高速運作的飛行器更加迅速、可靠地對接在一起。兩個飛行器在太空中要經過幾十萬公里的追逐,最終完成精準地對接,這一過程被航太人比喻成“穿針引線”。經過相關單位的多次實驗和努力,中國交會對接設備突破了多項技術,性能明顯優於國際同類産品,處於國際領先水準。(記者劉一荻)
初審編輯: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