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找到疑似食用貽貝中毒事件元兇:鏈狀裸甲藻

2017-06-12 09:28:52 來源:大眾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10日下午5時通報稱,此次漳州、泉州海域發現的赤潮生物優勢種為鏈狀裸甲藻,是福建有赤潮記錄以來,首次在該省海域形成赤潮。泉州石獅市梅林碼頭附近海域赤潮仍在持續,第一優勢種為鏈狀裸甲藻,最高細胞密度為1.0×106個/升。

  科技日報訊 (記者謝開飛)漳州龍海、泉州石獅等地近日發生的疑似食用貽貝(青蛤、淡菜)中毒事件,其“元兇”已初步鎖定“鏈狀裸甲藻”!

  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10日下午5時通報稱,此次漳州、泉州海域發現的赤潮生物優勢種為鏈狀裸甲藻,是福建有赤潮記錄以來,首次在該省海域形成赤潮。該種可生産麻痹性貝毒,被貝類生物濾食後,可在貝類體內積累毒素,會引起食用者中毒反應。鑒此,該省于9日23時啟動赤潮災害二級應急響應,要求漳州啟動二級應急響應、泉州啟動三級應急響應;同時要求兩地立即關閉赤潮發生海域養殖生産區,暫停水産品採捕作業,嚴禁赤潮周邊海域水産品上市,保障水産品品質安全。

  發生疑似食用貽貝中毒事件後,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立即組織省、市兩級監測技術人員趕赴現場開展調查監測。結果表明,上述漳州海域水色均未見異常,但赤潮生物第一優勢種鏈狀裸甲藻最高細胞密度達8.1×105個/升(基準密度:5×105個/升),已經形成赤潮,該藻種可産生麻痹性貝毒。赤潮周邊海域有牡蠣吊養區,吊養牡蠣及其設施附著有野生貽貝。泉州石獅市梅林碼頭附近海域赤潮仍在持續,第一優勢種為鏈狀裸甲藻,最高細胞密度為1.0×106個/升。

  據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次首次發現的鏈狀裸甲藻屬廣溫廣鹽種,生長溫度範圍為4℃—30℃,生長鹽度範圍為15.0‰—35.5‰。此次赤潮藻種密度超過赤潮基準值,並未造成水色明顯異常,不易通過肉眼觀測發現,在赤潮災害中較為罕見。目前,該省海域處於赤潮高發期,該廳要求各地高度警惕,向社會發佈正確資訊,引導民眾注意防範,加強所轄海域的監視監測,及時組織做好應對。

  事實上,赤潮是一種自然現象。它是指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浮游藻類、原生動物或細菌,在一定條件下暴發性繁殖(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的一種生態異常現象的總稱。赤潮又分為無毒赤潮和有毒赤潮。而有毒赤潮中的赤潮生物能夠生泌麻痹性貝毒、下痢性貝毒、神經性貝毒等毒素,人類一旦食用就易引起中毒反應。

  這位負責人提醒,一旦誤食,發現有唇、口和舌感覺異常和麻木,指尖和腳趾常有針刺般痛的感覺,並伴有頭痛和頭暈等症狀時,應及時就醫;水産品養殖戶,在養殖海區發生赤潮時,可採取轉移、下沉、隔離、回收相關海域養殖網箱等措施,減少赤潮生物對海水養殖的損害;位於赤潮區海水取水源的育苗場、養殖場應關閉取水,避免因水源污染造成損失。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