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4日,國務院組織14個部委召開電視會議,為期一年的一場力度空前的網際網路金融專項整治拉開了大幕。
迄今為止,這場網際網路金融專項整治工作已滿一年,監管成效已經顯現,特別是整治中的“重頭戲”網貸業開始迎來拐點。《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網貸之家一年來的月度統計數據顯示,從2016年5月份至2017年4月份一年間,正常運營平臺從3165家減少到2214家,減少了951家;問題平臺累計1457家(含跑路、提現困難、停業、轉型平臺),其中跑路的平臺有192家。從月度問題平臺分佈看,前6個月問題平臺數量均在100家以上,其中2016年8月份最多,有230家。2016年10月份至2017年4月份,每月問題平臺數量逐步減少並趨於穩定,特別是今年以來每月維持在60家左右。總體看,截至2017年4月底,網貸行業累計停業及問題平臺達到3676家,累計平臺數量達到5890家(含停業及問題平臺)。
在網貸專項整治開啟時,部分業內人士認為網貸業將會出現倒閉潮,然而從一年來的數據看(停業、轉型平臺歸為良性退出)並不支援這一判斷。盈燦諮詢研究員徐陽洋認為,在整改期間,網貸行業非法經營、虛假宣傳、擾亂金融市場秩序、投資者權益被損害、風控技術等風險被大量揭示出來,這些具備交叉傳染、快速轉換、涉眾廣泛等特性的風險嚴峻考驗整個網貸行業,從目前來看,網貸市場並沒有出現整治初期所預測的倒閉潮現象。其原因在於:一是,大部分網貸平臺的初衷是服務普惠金融,而不是抱著“撈一把就跑路”的心態進入這個市場;二是,現在網貸業仍處於整改期內,各家平臺都在忙著合規,一些平臺也在不斷地退出這個市場。從網貸之家的月報來看,每月都有幾十家甚至100多家平臺退出網貸市場,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良性退出,少部分是經營出現問題的平臺;三是,目前監管比較嚴厲,合規成本比較高,劣質平臺再進入這個市場難度比較大而且詐騙成本比較高。
愛錢進CEO楊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整改期限進入倒計時,存量網貸企業能否順利整改和備案已經成為所有平臺必須面對的生死線。目前,行業馬太效應凸顯,大量資金和投資人向實力雄厚、資質優異的大型知名平臺聚集,而中小平臺生存愈發艱難,網貸行業運營平臺數仍將進一步下降。而經歷大浪淘沙後,這個市場會被幾十家相對成熟的平臺分享,其中也一定會出現BAT級別的大鱷。雖然監管部門最終的備案細則還沒有出臺,但網貸行業正在向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未來幾個月,網貸平臺必將進入加速洗牌階段。
據悉,原定於2017年3月底前完成的網際網路金融專項整治工作,將延期至年底。業內權威人士指出,目前各地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發展程度存在差異,專項整治的收尾工作將根據各地整治工作進展,最長被放寬至年底,專項整治工作需服從“時間服務品質”的原則。在2017年全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上,銀監會明確提出繼續嚴治互金風險,推進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加快分類處置和清理規範。
證券日報記者 于德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