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近日,內蒙古赤峰市公安機關破獲一起利用校園貸款平臺對大學生實施詐騙的案件,涉案金額達900多萬元。銀監會對“校園貸”整治問題作出回應,稱要從監管、分類整治、風險處置三方面著手。
校園貸本是一種學生助學和創業的貸款平臺。近年來,學生因向校園貸借款而背負上鉅額欠款的新聞屢屢被爆出,還有一些詐騙分子大力拉攏各貸款平臺授信經理成為其公司的所謂“業務員”,一起對大學生進行詐騙。
對此,中國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當前整治“校園貸”將分三步走。首先是完善監管規則,為規範校園網貸行為提供制度保障。其次是開展分類整治。第三是在風險處置方面要形成監管合力,加大對“裸貸”等風險事件處置力度。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鄧建鵬表示,應加強校園貸平臺的資訊公開。要求校園貸平臺在官方網站上明確披露資訊,包括手續費、利息、各種費用和債務催收方法等,主要針對校園貸之前在宣傳方面所謂的零利息、低利息、低門檻、零手續費等誤導性宣傳導致的惡劣後果。
鄧建鵬還建議,監管部門進一步推動網貸評級機構的發展。中國已經有很多有影響的網貸評級機構,對網貸平臺的排名、實力評估、收益描述,對網貸平臺有很大的影響,監管者可以推進這些機構針對校園貸做評級和排名,曝光負面行為,可以引導校園貸走向健康發展的道路。
此外,如何讓大學生正確認識“校園貸”,也是眼下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對此銀監會認為,一是要通過將消費觀教育融入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和各種主題教育中,糾正學生超前消費、過度消費和從眾消費等錯誤觀念,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文明、理性和科學的消費觀。二是要加強校園不良網貸宣傳報道和教育引導,向學生普及金融信貸知識,增強學生風險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遠離不良網貸行為。(記者侯艷)
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