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産負債匹配管理監管正在醞釀
非理性舉牌、激進經營和激進投資、産品多層嵌套和監管套利……在金融領域風險積聚、亂象叢生的大背景下,保險業也未能獨善其身。既要避免這些問題重現,又要不挫傷保險公司投資的積極性,身兼風險管理、社會管理、資金融通等功能的保險業,在資金運用上如何協調推進?
昨日,上證報記者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中保協”)舉辦的“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資金運用專委會第二次會議暨保險資金運用高端研討會”上獲悉,按照“穩、嚴、進”的總體思路,未來,保險資金將啟用分類監管和重點監管。屆時,差異化監管時代將正式來臨。
保險資金運用監管趨嚴
近幾年,保險業實現了持續較快增長,保障能力不斷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斷提升。
從資金運用角度來看,截至2016年底,保險資金運用餘額達到13.39萬億元,比2012年翻了一番;2013年至2016年,保險資金年平均投資收益率達到6.14%,有力支援了保險主業的發展。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當前保險業面臨多重因素共振、多種風險交織的複雜局面。昨日,在研討會上,保監會保險資金運用監管部相關負責人指出,當前保險資金運用監管的總體思路是“穩、嚴、進”,牢牢把握“保險業姓保、保監會姓監”定位,切實把“防範風險和強化監管”作為重中之重。
該人士透露,今年資金運用監管工作重點任務之一便是,推進保險資金運用分類監管和差異化監管。
“實施分類監管和重點監管,支援穩健規範機構拓展業務,限制或取消高風險保險機構的有關業務。”該人士解釋道,在資金運用領域,針對保險公司的股權結構、負債結構、風險情況以及監管記錄等不同情形,採取差異化監管方式,實施分類監管和重點監管。
如對於穩健規範機構,在符合能力標準和相關要求的前提下,支援其開展全部資金運用業務,還可以考慮允許創新和試點;對於一般公司,支援其開展一些基本或部分的資金運用業務,限制高風險投資領域;對於一些風險意識薄弱、風險管控手段落後、投資運作激進的機構,應審慎開展資金運用業務。
上證報記者還從相關人士處獲悉,差異化監管還將體現在運用“技術監管”和“監管干預”領域。同時,保監會還將強化對重點公司的監管。
同時,記者獲悉,保監會還啟動了資産負債匹配管理監管,差別化實施償付能力政策和資金運用政策,預計該政策將在今年出臺,2018年開始正式實施。
多措並舉馳援實體經濟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拓寬保險資金支援實體經濟渠道”。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末,保險資金累計通過基礎設施投資計劃等方式,直接投資國家重大工程、養老社區和棚戶區改造等民生工程,累計金額超過4萬億元。
昨日研討會的主題便為“服務實體 行穩致遠”。中保協會長朱進元表示,保險資金應發揮長期投資優勢,為“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戰略和産業政策、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棚戶區改造、基礎設施建設、新經濟增長等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援,做長期資金的提供者而非短期資金炒作者,使金融體系的資金供需在期限結構上更加匹配。
在介紹今年資金運用監管工作重點任務時,上述保監會資金運用監管部負責人也表示,要積極引導和推進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
據悉,目前,保監會正在研究制定關於保險業支援實體經濟的指導意見。該人士透露,從保險資金支援經濟渠道來看,在降杠桿和債轉股方面,支援設立專業化債轉股機構,開展不良資産處置等特殊機會的投資業務、發起設立專項債轉股基金;在PPP方面,發展設立PPP投資計劃,相關政策在制定中。同時,還推進支農支小業務、保險期貨試點等。
具體來看,保險資金可以成為基礎設施、城鎮化等建設資金的重要提供者。以美國為例,據統計,公共養老金、保險資金提供了美國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資金的43%。同時,保險資金在支援新興産業發展、兼併重組中還能發揮作用。如2013年全球最大保險集團安盛集團將私募投資部門(AXA PE)變更為獨立私募公司,主要對健康醫療、TMT、可再生能源等領域投資。(見習記者 陳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