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製圖:蔡華偉
在4月17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9%,比上年同期加快了0.2個百分點,比上年四季度加快了0.1個百分點。“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中國經濟延續了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主要指標好于預期,實現了良好開局,為實現全年發展預期目標,並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成績打下了紮實基礎。”
哪些因素支撐一季度經濟增速
第二産業特別是工業的支撐力提升,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在增強,出口貢獻由負轉正
“如果用宏觀經濟的四個指標來概括的話,中國經濟當前呈現出經濟增速回升、價格總體平穩、就業規模擴大和國際收支改善的良好格局。”毛盛勇在總結一季度中國經濟走勢時如是説。
經濟增速回升。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9%。特別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比上年同期加快了1個百分點。另外,服務業增加值增速也比去年同期略有加快。
物價總體平穩。一季度CPI同比上漲1.4%,居民消費價格呈現溫和上漲的態勢。一季度PPI同比上漲7.4%。
就業規模擴大。一季度城鎮新增就業334萬人,比去年同期多增了16萬人。3月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和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比2月末都有回落,處於較低水準,特別是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低於5%。2月末,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比去年同期增長2.7%。此外,市場求人倍率,即空置崗位和求職人數之比為1.13,比上年同期也略有提高,説明市場的整體就業環境還比較好。
國際收支改善。“從經常項目來看,一季度貨物貿易順差超過了4500億元人民幣。從資本項目來看,當前資本的流入流出更加合理有序,人民幣匯率和外匯儲備總體穩定。”毛盛勇分析,綜合宏觀經濟經常用的四大指標來看,當前中國經濟運作穩中向好。
那麼,是哪些因素支撐了一季度經濟增速的回升?
首先,第二産業,特別是工業的支撐力提升。一季度,第二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了6.4%,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5個百分點;第二産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是36.1%,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1個百分點。
“去年以來,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紮實推進,市場供求關係明顯改善,從PMI和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等一些先行指標可以看出來,企業信心總體在增強。”毛盛勇分析,目前,企業利潤增長比較快,特別是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利潤同比增長了31.5%,業績好了,就會擴大生産,所以工業生産在加快,為整個經濟增長作出了巨大貢獻。
其次,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在增強。一季度,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到77.2%,比上年同期加快了2.2個百分點。
消費的貢獻率持續提升,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居民荷包鼓了。一季度居民收入實際增長7.0%,比上年同期加快了0.5個百分點,收入增長了,消費增長就有前提和保障。二是消費檔次升了。我國居民消費的結構升級步伐在加快,實物消費中的品質消費在加快,服務消費在總消費中的比重繼續提高。三是消費領域寬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催生了很多新的消費模式和業態,帶動了新興消費的發展,也帶動了新動能的成長。
最後,出口貢獻由負轉正,也是經濟向好的重要支撐。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順差同比下降了35.5%,如果把價格因素剔除掉,再把服務貿易考慮進來,全口徑的貨物和服務貿易順差和去年相比是增長的。因此,一季度貨物和服務貿易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4.2%,而去年同期是負11.5%。
目前經濟增長的驅動力是什麼
第三産業和消費是“主引擎”
一季度6.9%的經濟增速確實好于預期,但不少機構認為,以基建和房地産為代表的投資才是支撐此輪經濟增長的壓艙石,這也意味著當下經濟增長缺乏內生動力與可持續性。那麼,現在經濟增長的驅動力究竟是什麼呢?
毛盛勇認為,第三産業和消費才是目前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從産業結構來看,第三産業對經濟的貢獻超過了60%,仍然是推動經濟增長的最大力量。從需求角度來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77.2%,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2個百分點,資本的貢獻率不足20%,明顯下降了。
“認為現在整個經濟增速的向好是靠資本推動的,可能還説不過去。實際上我們消費在加快發展,服務業也在加快發展。這是我們現在發展階段的必然反映。”毛盛勇説。
從投資來看,一季度,民間投資增速達7.7%,比1—2月份加快了1個百分點;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5.8%,比1—2月份加快了1.5個百分點。兩者延續了去年9月以來的持續回升勢態,更多地反映了市場內生動力和活力在增強。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民間投資回升態勢是有基礎的。第一,市場的供求關係總體趨好,市場活力有所改善,為民營企業的投資和發展創造了比較好的條件。第二,包括‘放管服’改革、PPP項目加快推進等在內的政策支援,為民營企業提供了更廣的空間,有利於帶動民間投資的發展。”毛盛勇説,從目前經濟發展的整體勢頭來看,實體經濟已出現好轉。隨著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包括很多資源更多從虛擬經濟走向實體經濟,實體經濟有條件實現更好的發展。
市場內生動力增強,有賴於新發展理念的引領,離不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去産能,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産能利用率為75.8%,比上年四季度提高2.0個百分點。去杠桿,工業企業資産負債率及成本下降,2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産負債率為56.2%,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降成本,前兩月規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的成本為84.91元,同比減少0.28元。去庫存,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下降6.4%,降幅比上年末擴大3.2個百分點。補短板,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公共設施管理業、農業等領域的投資加快。
如何看待未來的經濟增長前景
中國經濟運作的穩定性在增強
一季度GDP增速6.9%是比較亮眼的,那麼如何看待未來的經濟增長前景呢?
毛盛勇認為,中國經濟運作的穩定性在增強。
“經濟穩定運作,一般來説增長速度要穩、就業要穩、物價要穩、收入要穩。僅從增速看,2015年經濟增速是6.9%,2016年是6.7%,今年一季度是6.9%,經濟增速的波動非常小,這實際上也説明整個經濟增長越來越平穩。經濟增長速度平穩,不是説增速不能有一點點波動,每個季度都一樣,也不是説將來一定是要逐季走高,這樣不現實,也不符合規律。”
那麼為什麼説中國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在增強?
首先,我國經濟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從産業看,三産比重已經超過50%,且服務業運作比較平穩,發展態勢比較好,成為經濟穩定運作的壓艙石、穩定器。從需求看,消費貢獻率超過60%,成為經濟穩定運作的強大支撐。
其次,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潛力巨大。作為發展中大國,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和資訊化“四化”同步,協調發展的空間還很大,經濟發展的潛力大、韌性足、迴旋餘地廣,經濟發展的空間和潛力還很廣闊。
最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將釋放紅利。“我們將近40年的高速發展,積累了非常雄厚的物質資本。人力資本也越來越豐富,黨中央國務院紮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紮實推進關鍵領域和重要環節的改革,改革紅利也將源源不斷釋放。中國經濟從中長期來看發展潛力是巨大的。”毛盛勇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