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像王凱)
中國網山東濱州7月26日訊 (牌立輝) “八·一”,軍人的節日,最可愛的邊防官兵並未因節日的到來而有半絲它念,頂著烈日,夾吹著生硬的海風,堅守在崗位一線,編者有幸追隨衛士的足跡,來到武警濱州邊防支隊大口河邊防派出所,感悟使命崇高之外,邊防工作的點點滴滴。
邊防衛士,誓言錚錚,無私堅守,經歷著風雨,見證著忠誠
提起軍營,大都想到馬路寬廣,綠柳兩行;提起邊防,應該是千里蒼茫,廣袤無垠。然而走進駐地,帶給編者的卻是另一番景象。大口河邊防派出所駐紮在山東最北端,北通渤海灣,轄區沒有挺拔的蒼天大樹,也沒有嬌艷多彩的鮮花縈繞,幾株鮮有的冬青在蘆草叢中吃力地冒出頭來,蕭瑟且寂寥。
泛著白花的鹽鹼地,開墾的菜園子種啥啥不長,邊防官兵嘗試各種辦法,還是沒能使土質降鹼;自主搭建的住宿區,冬涼夏暖,為破解住宿難題,官兵自己動手,給房屋裝上夾層,再重新上漆;受海水漲落潮影響,淡水資源顯得尤為重要,為確保能夠喝上乾淨的淡水,官兵們修建了水池,存儲備用。
自1994年設立邊防工作站至今,20余載光陰,積澱著一茬又一茬官兵對邊防事業的責任、使命、擔當和忠誠。“一年多來,我沒有驚天動地的英雄壯舉,也沒有催人淚下的感人事跡,有的只是一份淡然和率真,一份樸素與追求。就像一種邊防軍人特有的情愫,無時無刻不在撞擊著我的心靈和洗滌著我的靈魂,那就是一名軍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和忠誠。”大口河邊防派出所所長張明浩向編者展示他來到邊防工作的日記本,那份對邊防事業的執著與熱愛,讓編者不免為之動容。
穿上軍裝,紮根邊防,帶上使命和責任出發,我們使命榮光
從浴血沙場的革命先烈到戍邊固防的時代先鋒,從彪炳史冊的一代偉人到名不見經傳的邊防士兵……相同之處就是他們都有著用畢生對磨難的承受來體現的奉獻精神,都有著一個共同的光榮稱謂——軍人。
董長傑,大口河邊防派出所教導員,一位有著15年兵齡的山東漢子,聽説編者一行要來所裏採訪,教導員親自開車來接采編人員,一路上聊無不盡。他告訴編者説,當年第一次來邊防,也是這樣的情景,車子越往前開,村落就越來越少,越接近海岸,天地也更為寬廣,心裏的落差也就愈發強烈。編者循著他的思路極目四望,成片的,數不清的水池看不到邊際,有種荒涼的感覺,後來我們得知,那是當地漁民在海裏引水後打造的養蝦池,幾十里也看不到一個人。偶爾會看到幾個碩大的風力發電塔,蒼茫的渤海灣,也在吐露著別樣的風情。
董長傑的老家在濰坊,煙臺大學畢業後就分配到了邊防工作一線。他告訴我們説,從畢業之初的激動興奮、熱情高漲、迫不及待,再到邊防一線的失望、落差、沮喪,再到後來的擔當堅守和難以割捨,每當談及那段此起彼伏的時光,他都滿懷感觸。隨著時間的推移,群眾大大小小的事,成了邊防官兵的心頭事。每一次出警,他們身上的軍裝都擔當著責任,折射著榮光。
舍小家,為大家,無私奉獻,衛國戍邊的精神火炬代代相傳
一年365天,陪陪家人的日子屈指可數,但在邊防軍人看來,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儘管工作任務很重,回家的時間也很短,但是下面一位邊防戰士的話,也許最能解答大家的疑問:“腳下是一寸領土,心中是廣袤山河,捨棄的是一家團圓,擁抱的是萬家幸福。”
邊防轄區的渤海灣,天氣變幻無常,執勤出警經常是走的時候艷陽高照,回來時已是瓢潑大雨。冬天鵝毛般的大雪,夏天豆大的雨滴,有時還會夾雜著蠶豆大的冰雹從天而降,砸得人頭昏腦漲,可邊防官兵依然得打起精神,妥善處理好每次出勤任務。邊防官兵在向記者講述出警過程中的故事,臉上始終洋溢著蓬勃豪情。
從求學、參軍、戍邊到走上邊防崗位,一路走來,一代又一代的邊防官兵不忘初心,從繁華都市到艱苦邊防,從大學校園到執勤哨卡,潔白的浪花見證著邊防軍人的執著,堅硬的岩石訴説著邊防軍人的讚歌。任歲月穿梭,他們對黨忠誠,為民奉獻的信念堅如磐石,衛國戍邊的精神火炬一代傳給一代,不曾相忘。一瞬間,編者真切地感受到邊防軍人的崇高不是一時心血來潮,更不是一瞬間的曇花忽現,而是日復一日的寂寞堅守,更是年復一年的犧牲奉獻。
邊防軍人,以其舍小家,顧大家,無私奉獻的精神,真實生動地展現和詮釋了當代革命軍人自覺踐行強軍目標,積極紮根邊防、愛崗敬業、為民奉獻、積極進取的崇高品質和良好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