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完善醫生職稱評價標準 有望改變“唯論文論英雄”

2016-10-29 16:55:23 來源:中國西藏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近日一則“巴西學術期刊大量中國醫生論文涉嫌抄襲代筆”的新聞引發不少關注。

央廣網北京10月29日消息(記者何源)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近日一則“巴西學術期刊大量中國醫生論文涉嫌抄襲代筆”的新聞引發不少關注。這本鮮有學術影響力的期刊,僅去年就發表了超過1600篇中國醫療從業者的論文,佔這本期刊全部篇幅的7成,其中大量文章涉嫌抄襲造假。還有另一則消息:近期警方破獲了一個代發醫藥類論文的全國詐騙鏈條,被騙的醫生竟超過兩千人。

這些事件,指向了一個共同的原因:論文一直是我國醫療領域職稱評定最重要的尺規,然而大量優質臨床醫生沒時間寫論文、基層醫生平日接觸的又都是些常見病,拿不出疑難雜症科研成果。無奈之下,部分人只得訴諸“非常手段”。對此,人社部最新表示,將完善醫生職稱評價標準,這種“唯論文論英雄”的現狀有望改變。

安徽蚌埠某醫院的湯醫生,去年底有一次晉陞高級職稱的機會,但她發表論文的數量不夠。眼看珍貴的機會要錯過,她卻突然接到了一個陌生的電話,“説可以幫我發表論文。也剛好我自己需要評職稱著急就信了,他説我的論文寫得不太好,需要1000元的修改費。之後需要兩千元的審稿費,最後給我一個論文的錄用通知書,需要8200元的出版費。”

今年4月,湯醫生真的收到了一本名為《中國中藥》的雜誌,她的論文就發表在上面。看著到手的這本印刷精美、刊號齊全的雜誌,湯醫生原本沒有絲毫的懷疑。不過出於好奇,她還是登陸了雜誌官網。這才發現,上當了,“發現官網上的雜誌和我這期不太一樣。當時我就覺得不對勁了,電話也打不通,之後就再也聯繫不上了。”

隨著案件告破,警方竟揪出了一條覆蓋全國的犯罪鏈條。這個所謂代發醫藥類論文的團夥,成批印刷著種類繁多的正規醫學期刊的“山寨版”。三個違法賬戶,僅今年半年時間,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總數上百萬的匯款。辦案民警估計,受騙醫生總數超過2000人,“打款都是從全國各地過來的。針對性很強,醫生這塊兒基本上都是一拍即合,的的確確他們有這方面的需求。”

畢竟花錢發論文不是什麼光彩事,所以即使上當,大部分當事醫生也只能吃啞巴虧。另一件與論文相關的,是近期有媒體曝出,遠在巴西一本學術影響力並不高的期刊,僅去年就發表了超過1600篇中國醫療從業者的論文,佔了它全部篇幅的7成,其中大量涉嫌抄襲造假。

讓這些醫生陷入“學術造假”窘境的,還是眼下職稱評定“論文導向”的指揮棒。據了解,目前醫生評高級職稱,普遍需要2到5篇SCI論文;主治醫生,原先無論國內外的2篇核心期刊即可,但現在水漲船高,甚至也需要SCI論文。

然而,河南腫瘤醫院護師曹長松説,“無論是內外科醫生,臨床壓力任務普遍較重,門診、會診、病例討論,手術做到晚上七八點更是常事,加上每週末有半天查房,根本沒精力搞科研,完成一篇論文大多需要3到6個月甚至更長。基層比較忙,讓他們期刊上發表論文,確實對他們要求挺高的。我認識的一些大夫,5、60歲晉陞副高一直評不上,考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論文過不了。很多這樣大夫,技術沒問題,論文卡的很嚴。”

對於縣市醫院和鄉鎮衛生院工作的醫務人員,雖然職稱評選時對論文要求相對有所降低,但論文仍然是不少人過不去的坎。鄭州新鄭市新村鎮衛生院業務院長李俊超説,他整個醫院連一個副高職稱的醫生都沒有,因為論文一般都注重研究疑難重症,而基層醫院更多的是常見病、多發病。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認為,目前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的“論文指揮棒”,使論文在晉陞、獎金、評優中佔了過於重要的位置,不僅容易出現學術造假,甚至會耽誤部分醫生精進醫術。把寫論文寫書作為醫生評價的第一標準,導致醫療行業不注重臨床,這對於提高我們整個國家醫療水準、提高醫院的治療品質不好。基層醫院主要不是搞研究,主要是看病的品質。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