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將出臺國內首部除澇地方標準 應對“二十年一遇”

2016-10-10 09:43:09 來源:大眾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其二,上海的城鎮雨水管網排水能力可能要提高到足以應對每小時50毫米的降雨,而目前實際可以應對的降雨在每小時36毫米至38毫米左右。今年8月,上海市副市長蔣卓慶做客上海廣播電臺《市長熱線》訪談節目時就曾透露,上海將建設蘇州河段深層排水調蓄管道系統工程,就設在蘇州河河下。

網路圖

防汛抗澇能力,事關一座城市的安全和形象。解放日報·上觀記者從10月9日舉行的上海市水務海洋科技大會上獲悉,上海今年有望制定出國內首部除澇地方標準,堪稱史上最嚴。

標準史上最嚴,更適應“地方特色”

“此前,在相關領域,都有國家、行業標準,但具體應用到上海,有一些指標不能很好地適應‘地方特色’。”上海市水務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徐貴泉介紹説,上海地處長江和太湖流域最下游,加之臨海,時常不得不面對颱風、暴雨、天文高潮、上游洪水“四碰頭”的嚴峻防汛抗澇形勢,然而作為“底線”的國家或行業標準,並不能完全將風暴潮洪這些因素都考慮進去,因此上海有必要制定更細緻且更嚴格的除澇地方標準,兼顧上游洪水、區域暴雨、下游高潮等自然規律,以及特大型城市的發展規律。

徐貴泉透露,這部上海除澇標準已經通過了上海市質監局的立項論證,最快將於年內制定完成,其中至少有兩項指標,很可能極其“苛刻”,意在倒逼上海全力改善和不斷提升防汛抗澇能力。

其一,上海整體的排澇水準可能要提高到足以應對20年一遇的強降雨,即累計降雨約200毫米每24小時,而目前全市大多數區域的平均排澇水準,最高可以應對100毫米每24小時到150毫米每24小時的降雨。至於“熱島”、“雨島”效應甚于郊區的上海中心城區,有專家建議,要力爭用5年到10年時間,將排澇能力提得更高,應對約210毫米每24小時的累計降雨。

其二,上海的城鎮雨水管網排水能力可能要提高到足以應對每小時50毫米的降雨,而目前實際可以應對的降雨在每小時36毫米至38毫米左右。

制定史上最嚴的地方除澇標準,體現了監管部門除澇理念的轉變:從過去的應急搶險為主,轉變為風險管理為主。

上海市水務局總工程師周建國告訴解放日報·上觀記者,儘管上海目前在防汛減災上有“四道防線”:千里海塘、千里江堤、區域排澇設施和城鎮排水系統,建設的標準都非常高,但聚焦城市防汛能力提升,仍舊是上海水務部門“十三五”的重點。

周建國透露,上海相關單位近期將大力推進“上海市排水與內澇防治體系”、“黃浦江河口建閘前期決策關鍵技術”、“‘海綿城市’水務建設關鍵技術”等重大課題研究,深入研究排水系統提標改造、河湖水面率動態監管、智慧黃浦江蘇州河應用等關鍵技術。

建深層排水調蓄網路?有待論證

面對未來很可能落地的“苛刻”指標,上海除澇壓力不小,該如何完成?

徐貴泉表示,主要有“排、蓄、滲、滯、凈、用”等六招,這六招中的主力是“排”,即排水;還有“蓄”,即蓄水。

今年8月,上海市副市長蔣卓慶做客上海廣播電臺《市長熱線》訪談節目時就曾透露,上海將建設蘇州河段深層排水調蓄管道系統工程,就設在蘇州河河下。考慮到軌道交通等因素,該工程深埋地下,最深處有60多米;總長15公里左右,工期預計在3年左右,今年年底之前有1.6公里的試驗段先開建。

蘇州河段深層排水調蓄管道系統工程有望確保蘇州河周邊防禦“五年一遇”的強降雨(降水量約60毫米/小時),可以大量蓄水,規避峰值;等峰值過後,通過河流污水管道將水排放出去,是兼具“排”與“蓄”功能的除澇工程。

有專家曾建議,上述工程建成後,如果效果理想,可以在上海地下深埋多條排水調蓄管道,彼此貫通,形成一張地下除澇網路。

“上海的地上空間越來越有限,加之許多堤防設施高出地面一米甚至兩米,排水調蓄管道架不上去,一般只有深埋。這麼做,可以有效增強整體的除澇能力,但成本不菲,未來是否大規模建造,還有待進一步論證。”徐貴泉坦言。

相比“排”與“蓄”,上海在應用“滲”、“滯”、“凈”、“用”等方式來除澇上,還處於起步階段。

解放日報·上觀記者了解到,目前,上海已開始借鑒國際經驗,在普陀桃浦科技智慧城、松江南部新城、西虹橋、徐匯濱江、世博片區、嘉定新城以及一些郊野公園試點“海綿城市”,把強降雨的徑流量,通過像海綿一樣的建築、道路、綠地等“吸”進去,起到吸納、蓄滲、緩滲的功能。效果理想的話,可以把80%的雨水全部吸納起來,緩解城市排水的壓力。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