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省公佈2016年工資指導線 下調工資漲幅基準

2016-09-20 11:34:08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近日北京、河北等地陸續公佈了2016年企業工資指導線。與2015年相比,工資基準線全部下調,工資上線除江西外全部下調,工資下線除北京外都持平或下調。然而,工資指導線下降並非意味著工資下降。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20日訊(記者宋雅靜)近日北京、河北等地陸續公佈了2016年企業工資指導線。據中國經濟網記者統計,截至9月19日,已有12省區市公佈了2016年企業工資指導線。與2015年相比,工資基準線全部下調,工資上線除江西外全部下調,工資下線除北京外都持平或下調。

  工資基準線全部下調

  多地已經連續兩年下調基準線

  每年各地的企業工資指導線是政府根據當年經濟發展、調控目標等,向企業發佈的年度職工工資增長建議,具體體現為三條線:即基準線、上線(預警線)和下線。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今年現已公佈的這些地區,工資指導線的基準線無一例外,全部下調,其中多地已經連續兩年下調基準線。江西、新疆兩地下調基準線幅度較大,下調了4個百分點,四川、陜西、山西、河北下調了3個百分點,基準線下調幅度最小的為上海和天津,僅下調1個百分點。但由於各地每年制定的最低工資標準不同,如果企業採用了當年發佈的工資指導線,最終體現在工資方面,也是有很大差異的。

  11省區下調工資上線

  多地下調幅度較大 山西達到7個百分點

  上線方面,除了江西與去年一致表示不設上限,其餘11個省區市全部下調了工資上線標準,相較于基準線的較小下調,多地對上線的下調幅度非常之大。其中山西的下調幅度最大,達到了7個百分點,上線為11%。下調幅度在4%~5%的省份較多,新疆、雲南、四川、陜西、山東、河北、天津、上海對工資上線的調整幅度均在此區間。北京和內蒙古對工資上線的調整幅度最小,僅為1個百分點。

  僅北京市上調了工資下線標準

  其餘地區均持平或小幅下調

  下線方面,12個省區市中,僅北京市上調了工資下線標準,由2015年的3.5%上調至4%,其餘地區均保持持平或者下調。其中,保持持平的有上海、天津、內蒙古、山西、雲南、新疆。下調下線標準的有河北、山東、陜西、四川、江西。相較于各地對於上線的較大幅調整,下線整體調整趨小,基本保持在1%~2%。其中江西、陜西下調幅度最大,在2%。

  什麼是工資指導線?企業怎樣結合指導線進行調資的?

  很多讀者看到不明白什麼是工資指導線,不懂究竟這個指導線在我們的薪資收入中起到什麼樣的作用,經常出現誤讀或者過度理解的情況。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企業工資指導線由基準線、上線(又稱為預警線)和下線構成。工資指導線一般每年發佈一次,和勞動力市場指導價位、企業人工成本一樣,是政府根據當年經濟發展調控目標,向企業發佈的年度工資增長水準的建議。

  那麼,如何結合公佈的指導線進行調資?相關人士介紹,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生産經營、經濟效益和人工成本狀況,參照工資指導線開展工資集體協商,確定年度工資增長的幅度。生産經營運作良好、經濟效益水準較高、支付能力較強的企業,可參照工資指導線的上線擬定工資增長幅度;生産經營正常、效益一般的企業,可參照基準線擬定工資增長幅度;生産經營正常、效益差的企業,可參照下線擬定工資增長幅度,但支付給職工的工資不得低於最低工資標準。對部分工資水準過高、增長過快的壟斷行業和企業,不能突破上線。

  工資基準線全部下調 實際工資會否下降?

  今年多地企業工資指導線中的“基準線”告別此前普遍超過10%的高增速,出現回落趨勢。這一新變化對職工、企業乃至國民經濟將産生哪些影響?多地下調工資指導線又傳遞出什麼信號?據工人日報報道,有專家分析認為,“與經濟增速放緩相適應,工資也進入增速放緩的階段”,這是此輪多地下調工資指導線傳遞出的重要信號。

  然而,工資指導線下降並非意味著工資下降。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所所長張車偉解釋説,企業工資指導線下降,並非意味著工資進入負增長,只是意味著漲勢不再那麼強勁。

  同時,也有分析認為,此次多地下調工資指導線,有利於合理控制工資增長,減輕企業負擔。但有不少勞動工資問題專家也就此提出警示。張車偉表示,切忌將企業工資下調作為“降成本”的手段。

  工資指導線僅作為一種參考 還需健全制度為其護航

  中國經濟網記者在隨機採訪中,部分市民疑惑于“企業真的會遵守嗎”?“我工資漲幅符合標準嗎”?其實近年來,媒體對工資指導線的也在討論其是否“中看不中用”。

  實際上,需要明確的是,工資指導線不是政府權力在干預市場和企業,這對各企業也沒有任何的強制效力,企業工資指導線的意義僅僅在於提供一種參考。

  有媒體表示,要讓政府指導的工資水準變現,則不應該僅僅發佈指導線,而是必須有配套的措施、配套的制度去為工資指導線保駕護航。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