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卡梅倫13日最後一次作為首相現身議會,參與“首相問答”。他在這一告別秀中列舉自己六年來在經濟、社會和外交上的政治成就,賣力守護自己的政治遺産,並呼籲英國與歐盟保持密切聯繫。在結束問答後,卡梅倫向英國女王正式提交辭呈,把首相權杖交給他內閣中的內政大臣特蕾莎·梅。
卡梅倫13日在議會下院進行的首相問答,是他作為首相的第182次。英國《每日電訊報》稱,卡梅倫在“首相問答”中強調自己在經濟、社會和外交上的政績,表示他在任期內,促進英國經濟發展,提高國民小時工資,推動同性婚姻在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于2014年實現合法化,這些獲得了一些同僚的讚許。卡梅倫還説,我給繼任者的建議是,我們應盡可能保持與歐盟的緊密聯繫,以獲得貿易、安全合作方面的利益。
談及未來的計劃時,卡梅倫笑稱,他不會去當“瘋狂汽車秀”節目的主持人,因為這似乎比當首相還難。
“首相問答”結束後,現場議員為卡梅倫起立鼓掌,其中包括不少反對黨議員。有英媒認為,前首相布萊爾2007年站在同一地點宣佈卸任時獲得了更加熱烈的回應。當時,直到布萊爾走出議會,掌聲才停。
隨後,卡梅倫前往白金漢宮向英女王正式遞交辭呈。他的內閣成員、內政大臣特蕾莎·梅之後在白金漢宮接受女王授命,重新組閣,就任新首相,入主唐寧街10號。
隨著卡梅倫的離去,英國媒體開始評述他的功與過。曾寫過卡梅倫傳記的英國作家安東尼·塞爾登在《每日電訊報》刊文,向卡梅倫道別。塞爾登把卡梅倫形容為是非常英式、充滿深切情感的居家男人,並列舉他的政績:2010年帶領保守黨在13年後重回權力寶座;2008年金融危機後使英國經濟走向穩定。英國《每日郵報》則用一組數據展現卡梅倫執政六年期間英國經濟的變化——政府財政赤字從2010年5月卡梅倫上臺時的1548億英鎊減少至749億英鎊;房價上漲22%,2016年4月的每套房屋均價為20.9萬英鎊;就業率提升至74.2%,為1971年以來的最高;通貨膨脹率在卡梅倫執政最後18個月一直維持在零左右。
英國《衛報》13日則把卡梅倫稱作“未實現諾言的首相”,報道稱,卡梅倫的弱點是不注重長遠戰略,而是熱衷短期策略。其中的原因是他受命于艱難時刻,當時保守黨內紛爭不斷,國內經濟受累于國際金融危機。卡梅倫破壞了政治中的信任:他承諾減少移民,但其任期移民數字穩步增加;他嘗試在英國推行現代版的保守主義,但未成功。他將作為“脫歐始作俑者”被銘記。英國《金融時報》稱,作為一個多世紀以來最年輕的英國首相,如今49歲的卡梅倫六年的執政生涯中大部分國內政治目標未能完成。一名接近卡梅倫的保守黨議員説,“我真為大衛(卡梅倫)感到遺憾,他花了五年時間理清經濟的頭緒,一年時間為脫歐公投奮戰,但他自己想做的事卻還未來得及去做。
在卡梅倫下臺後,梅將完成他未完成的任務。其中,與歐盟談判、帶領英國脫歐將是她的巨大挑戰。在梅確認將成為新首相後,歐洲國家領導人近幾日已加大對她的施壓力度,要求英國儘早啟動脫歐程式。德國《明鏡》週刊説,德國總理默克爾12日在一場記者會中對英國“新鐵娘子”隔空喊話説,新首相的任務就是對英國與歐盟要建立何種關係明確表態。但法新社説,梅此前已暗示,不會馬上啟動脫歐程式。路透社稱,英國下議院領袖、梅的盟友之一格裏林也表示,不急於行使歐盟《裏斯本條約》第50條,即正式啟動英國與歐盟的“分手”程式。
59歲的梅是繼撒切爾夫人後,第二位英國女首相。除了要帶領英國脫歐,建立脫歐後的新型英國全球貿易和外交合作模式,她面臨的重要任務還包括彌合保守黨內的分歧,並應對潛在的國家經濟下滑,以及親歐盟的蘇格蘭謀求獨立。英國《經濟學家》稱,梅過去長期擔任內政大臣,該職位不好幹,被稱為“事業的墳墓”。不過,這個職位給了梅不易屈服、能幹的形象,甚至讓人覺得有些“專製作風”。她在移民問題上是鷹派,推動過同性戀合法化,主張英國留在歐盟。
梅12日表示,希望在內閣“重新洗牌”後,黨內所有人能夠給予新政府以強大支援。她説,“一個穩定的政府非常必要”,她需要展現出“強大而明確的領導力”,從而團結黨和國家為英國謀求一個“積極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