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黔南州7月4日消息(記者朱宏源)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正在我國貴州省平塘縣建設的500米世界最大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昨天完成了最後一塊反射面板的吊裝,意味著這個被稱為“觀天巨眼”的主體工程全部竣工。這個望遠鏡英文名叫做FAST,與號稱“地面最大的機器”的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相比,FAST靈敏度提高約2.5倍。
作為世界最大的單口徑望遠鏡,FAST將在未來10到20年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那麼這位在世界望遠鏡家族中排在榜首的老大,他到底牛在哪?他又能讓我們看到些什麼?
昨天上午10點,在貴州省平塘縣克度鎮金科村“大窩凼”洼地,隨著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臺長嚴俊的一聲令下,世界最大的單口徑望遠鏡FAST的最後一塊反射面單元在隆隆的鞭炮聲中緩緩吊起,在完成了二次空轉机接並下滑至指定位置後,被順利安裝在索網上。FAST是借助了天然圓形溶岩坑建造。僅僅是望遠鏡的鋼梁支架的用鋼量就達到了5000噸,幾乎可以建造一座埃菲爾鐵塔了,如果把這口大鍋灌滿水,世界上73億人口每個人都能夠分到一杯200ml水。Fast望遠鏡從選址到建設一共經歷了24個年頭,它的反射面相當於30個足球場,如果把FAST比作一隻巨型的眼睛,那麼這只巨型眼球的直徑就有300米,FAST就是靠這個巨大靈活的眼珠來把電磁波、觀測深空匯聚藥片大小的空間裏,用來監聽宇宙中微弱的射電信號。武昌船舶重工集團就負責安裝這只眼睛。
中船重工武船集團副總經理王渭齡介紹,FAST一共有4450塊的反射面板單元,在調度的過程中不允許有任何的磕碰,實現了每一個單元的一次精準的裝加,和提升空中的運輸轉接,和全位置的定位。
用來編織索網的7000多根手臂般粗細的鋼纜,每一根的加工精度都被控制在一毫米以內;最終的500米口徑的天線精度是3毫米,每一塊反射面的單元製造的精度是1.5毫米。所以這樣精度要求,就使得每一塊反射面單元在運輸的過程不能發生任何碰撞,那麼這樣的精準的運輸過程是怎樣做到的呢?FAST吊裝負責人黃萬平透露,這個反射面單元是鋁合金板架結構,第二,工件在吊裝的過程中它需要進行二次轉接,第三,工件需要根據安裝部位的不同進行全姿態的調整,所以我們就構成了這種獨特吊裝技術,這種技術本身具有一定的柔性、彈性,能夠克服某種原因産生的受到的外力的影響,從而保證反射面單元的安全。
對於射電望遠鏡來説,眼睛越大,看得就越遠。而這只“觀天巨眼”也不是死死在那兒瞪著,根據觀測的方向,它會拉扯索網來變形天線鍋。這就好像人類可以轉動的眼珠一樣,他可以調整視線的指向,浩瀚的宇宙對於這只大眼睛來説將不存在方向上的死角。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54研究所製造了眼睛上的4450塊反射面單元,其鋁合金結構自重輕、防腐能力強等特點,使得僅反射面這一領域就誕生了十余項我國的自主專利技術。
中國電科集團第54研究所、反射面單元技術總設計師鄭元鵬介紹,望遠鏡的這個反射面可以看到它上面穿了很多孔,這個孔透孔率達到50%以上,完全可以透過雨水,透風也增加了,減少了風阻,另外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望遠鏡可以在地下看到,陽光能透過,也有利於下面的植被生長,對環境保護很有利。
根據建設規劃,FAST將被應用於尋找和研究宇宙中的脈衝星等方面。掌握了星系之間互動的細節,就可以揭秘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理論上FAST能夠接受到137億光年以外的信號,這個距離已經接近宇宙邊緣。北京大學天文係教授徐仁新介紹,有一種輻射500射電望遠鏡很感興趣,可了解所謂黑暗時期的過程,怎麼樣重新點燃了宇宙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