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院士獲小行星命名 長相酷似吳彥祖(圖)

2016-04-15 10:01:22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中國油田技術奠基人王德民獲小行星命名,4月12日上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何梁何利基金、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聯合舉辦的“王德民星”命名儀式暨學術報告會在大慶油田隆重舉行。2015年11月25日,國際小行星中心給予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獲得者王德民院士命名的小行星國際永久編號。

命名儀式報告會現場。

  命名儀式報告會現場。

王德民一家。

  王德民一家。

青年王德民長相酷似吳彥祖

  青年王德民長相酷似吳彥祖

  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五十多年紮根大慶油田,一門心思攻克採油難題,使得大慶油田的平均採油率高出世界水準40%。這一奇跡的幕後英雄,便是中國油田分層開採和化學驅油技術的奠基人王德民。近日,這位80歲高齡、年輕時酷似吳彥祖、被稱為“史上顏值最高學霸”的石油院士,獲得了小行星國際命名,國際編號為210231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王德民星”。

  小行星命名是一項國際性、永久性的崇高榮譽,史上曾獲此榮譽的名人,包括達芬奇、牛頓、居裏夫人等。一位石油界院士憑什麼獲此榮譽?1994年中國工程院成立之初,時年57歲的王德民以大慶油田採油高級工程師的身份成為首批院士。論學業他沒有留洋深造的履歷,論資格也夠不上石油界的泰斗,又緣何捷足先登?

  世界平均採油率只有30%多,但大慶油田卻達到了70%,王德民,正是這一奇跡的幕後英雄。王德民在大慶油田工作的數十年,恰與中國石油産量節節攀升的歷史軌跡相吻合。

  攻克被世界否定的三次採油技術,“再創”儲量上億噸級的新油田

  如何更多地將地下的石油採上來,是王德民研究了大半輩子的問題。

  1937年2月,王德民出生在河北唐山一個中西合璧的家庭,留學美國的父親是林西煤礦醫院的醫生,來自瑞士的母親相夫教子操持家務。1955年高中畢業,王德民考入北京石油學院鑽採係採油專業。1960年畢業時,正值中國石油工業開始大轉折,發現特大型油田的喜訊傳來,王德民放棄了留校任教的機會,選擇投身到艱難困苦的大慶石油會戰之中。

  然而,揮之不去的“海外關係”給王德民澆下一盆冷水。品學兼優的他本以為會被分配到科研單位一顯身手,結果落腳的地方卻是採油指揮部的測試隊。

  滿腔熱情並未受到影響。在大慶油田開發初期,留心尋找研究項目的王德民很快發現使用“赫諾法”計算的油層壓力值普遍誤差偏高的問題。儘管王德民英語水準出類拔萃,但由於當時可供參閱的技術資料多為俄文版,他開始廢寢忘食全身心投入自學俄語,連吃飯都在默背單詞。突破了閱讀關,他開始借閱能夠蒐集到所有的參考資料。

  連續奮戰100多天后,王德民終於推導出符合大慶油田實情的油井壓力計算公式。經過鑒定,新的計算方法被認定為“松遼法”,並很快在全油田應用推廣。實踐證明,“松遼法”比“赫諾法”精確兩倍。接著他又搞出二、三、四種測算方法。“松遼法”一直到現在運用了100多萬次。

  同樣值得一提的,是王德民提出的三次採油技術。中國的每人平均石油資源,只有世界平均水準的11%左右。對於儲量大的油田而言,如果采收率(即採出的原油佔地下儲量的比率)不高,産量也很難提高,因此,采收率是採油人最關心的指標。

  當時,大慶油田的采收率是40%,也就是説,有60%的油採不出來。這是因為,在大慶油田開發之初,由於地下壓力大,石油是自己噴出來的。這是第一次採油。後來地下壓力不夠,就要往油井裏注水,借助水的力量把油帶出來,這叫二次採油。注水驅油的後期,油田地下含水量增高,採出的石油減少,最嚴重的情況,甚至達到採出的100噸原油其中有95噸是水,石油的採出量只有5%。

  王德民經常打比方説,洗衣服的時候如果清水洗不乾淨就要用洗滌劑。他研究的三次採油課題,就是如何加這個洗滌劑。

  當時,三次採油不僅在大慶是個冷門技術,在世界也是個冷門。上世紀80年代,美國否定了這一技術,美國一否定,全世界其他油田也不選擇使用三次採油。“但是我們要是不用,那60噸油採不出來,所以還是往這兒攻關來解決。”面對外界對該技術的否定,王德民還是堅持攻關,首次提出粘彈性可以提高采收率的驅油機理。

  由於大慶石油含蠟高,遇冷容易凝固。曾有外國專家説,只有把大慶油田搬到赤道上,三次採油才能成功。經過無數次試驗,王德民的三次採油技術終於可以實際應用了。1993年,投資十幾個億的廠房建了起來,産量也寫入了生産計劃。歡欣鼓舞之際,問題又來了,比麥芽糖還粘稠的聚合物往地下注入時注不下去。

  很多人心目中,原油在地下就像一條流淌的河。實際上,原油存在於地下非常微小的孔道中,孔道尺寸只有幾微米,相當於人頭髮的1/10。為此,王德民從理論與實踐上解決了注聚合物後出現的地面流程不適應和井下管柱嚴重偏磨的若干難題,建成了世界上應用聚合物驅油規模最大、效益最好、工藝最先進的三次採油生産基地,使大慶油田5000萬噸年産量連續穩産了27年,創出了世界同類型油田長期高産穩産的奇跡。

  聚合物驅油技術的成功,相當於又找到了一個儲量上億噸級的新油田。

  4月12日上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何梁何利基金、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聯合舉辦的“王德民星”命名儀式暨學術報告會在大慶油田隆重舉行。

  小行星的名字由永久編號和一個名字兩部分組成,小行星的命名權現在一般屬於發現者,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一般根據發現者的提議而進行命名。

  2014年7月,何梁何利基金委員會與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簽訂合作協議,由該基金評審委員會評選推薦,由紫金山天文臺向國際小行星中心申報,以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獲得者命名國際小行星。

  何梁何利基金設“科學與技術成就獎”和“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每年評獎一次,“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獎勵長期致力於推進國家科技進步,貢獻卓著,並取得國際高水準科技成就者;“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獎勵在自然科學的某一領域取得重大發明、發現和科技成果者。

  2015年11月25日,國際小行星中心給予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獲得者王德民院士命名的小行星國際永久編號。

  命名儀式上發表命名感言時,已80歲高齡的王德民激動地説,我是一名石油科技工作者,在大慶油田工作的50多個年頭,我同廣大石油科技人員一道,為油田開發建設做了一些應該做的工作,盡了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但組織卻給予我這麼高的榮譽,這令我既感到無尚光榮,內心也頗多感觸。我深知,這份榮譽的獲得是各級組織長期關心支援的結果,這份榮譽不只屬於我個人,而屬於中國石油廣大科技人員,這份榮譽既意味著鮮花與掌聲,更意味著使命和責任。雖然我年事已高,但在未來的日子裏,仍將心繫石油、立足油田,堅持不懈地獻身祖國石油事業,勇攀石油科技高峰。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