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10月22日電(記者邵琨)景觀、濕地、水鳥、垂柳……記者近日沿山東濰坊白浪河、虞河一路向北數十公里,這樣的場景隨處可見,穿城而過的這兩條河流已成為這座城市市民休閒的好去處。
濰坊把濕地作為恢復河流生態的重要舉措,在污水處理廠出水口下游及支流入幹流處,栽種水生植物,建設小型人工濕地群,形成了以國家和省級濕地公園為主體,市縣兩級濕地公園為補充的水生態保護體系。目前,濰坊擁有各類濕地公園超過20處,有的還成為國家級旅遊景區。
記者在濰坊壽光丹河河道的一處濕地看到,水清岸綠,河面不時有野鴨掠過,沿岸還有人在釣魚,是市民休閒放鬆的一處生態公園。
丹河是流經壽光的一條主要河流,上游位於濰坊昌樂,以前因為污染嚴重,有“醬油河”的外號。由於自然條件限制,丹河水源單一,目前主要依靠沿岸的5個污水處理廠排出的尾水補給。
按照《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污水處理廠排出的尾水只要達到COD(化學需氧量)點50mg/L、氨氮點5mg/L即為合格。當地工作人員介紹説,為消除劣5類水體,濰坊提出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達到COD點40mg/L、氨氮點2mg/L的要求,嚴於國家標準。
壽光市環保局局長田太卿説,雖然沿途污水處理廠排的尾水達國標,但不達地方標準。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壽光在丹河30余公里的河道內,栽植凈化性能好的蘆葦、香蒲等水生植物近1000畝,對污水處理廠尾水進一步凈化。
用河道改造濕地,不僅節約成本,還節約土地。田太卿説,根據測算,在丹河河道內建設生態濕地,比徵地建設濕地節約土地700余畝,較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可節省運作成本1000余萬元。
濰坊還成立了環境保護委員會,為生態治污保駕護航。委員會由市委書記、市長牽頭,各相關單位、縣市區一把手負責落實,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對環保搞不好的幹部,直接“擼官帽”。2015年,僅濰坊壽光就立案查處環境違法行為102起,是2014年的3.3倍,移送司法機關20起,涉及30多人。
“一把手抓,抓一把手”“高標準、嚴要求”很快見到了成效。3年前,濰坊主城區河流斷面水質達標率為零,7成縣市區水質不達標。如今,污水變成綠波。濰坊市環保局局長鄭金來説,2016年,濰坊市的河流水質已恢復到上世紀80年代前的水準。
濰坊市委書記杜昌文説,既要發展經濟,又要綠水青山,壓力很大。但關停違法、治理污染,並不意味著停滯。(完)
歡迎廣大網民為中國網山東提供新聞線索,積極投稿。中國網山東熱線電話:【0531-88556593】 投稿郵箱:zgwsdchina@126.com 中國網山東微網志: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眾號 :sdpd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