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懂事孩子不快樂 55.9%受訪者指家長不懂事

2016-09-02 16:14:3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55.9%的受訪者直言,沒有不懂事的孩子,只有不懂事的家長——只為自己省心,壓抑了孩子天性。

  “懂事未必就是壓抑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老師一定要引導孩子懂社會規則,從自然人向社會人過渡。”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艷直言,現在“聽話文化”確實存在,堅決要求孩子順從是違背孩子天性的。

  最近,一篇題為《懂事的孩子,最可憐》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流傳,文中寫道,“會哭的孩子有糖吃,而懂事的孩子只能認真完成任務,遵守規則,用完美的表現來爭取糖……懂事的孩子,總是乖得讓人心疼。”在傳統眼光看來,孩子懂事是很大的優點,但很多被貼上“懂事”標簽的孩子長大後並不快樂。對於“懂事”,人們到底怎麼看?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0人進行的一項關於“懂事”的調查顯示, 65.3%的受訪者覺得自己從小就是那個“懂事”的孩子。僅19.1%的受訪者認為懂事的孩子比“熊孩子”更快樂。55.9%的受訪者直言,沒有不懂事的孩子,只有不懂事的家長——只為自己省心,壓抑了孩子天性。

  受訪者中,00後佔0.5%,90後佔18.3%,80後佔54.3%,70後佔19.3%,60後佔6.2%,50後佔1.1%。

  65.3%受訪者覺得自己就是那個“懂事”的孩子

  調查中,有65.3%的受訪者覺得自己從小就是那個“懂事”的孩子。18.5%的受訪者認為不是。16.3%的受訪者感到很難判斷自己是不是。

  在北京某事業單位工作的80後女孩張慧(化名),從小到大都是別人眼中懂事的孩子,學習好、聽話、從不跟父母要這要那。但她現在回想起童年,最大的感受只有一個——壓抑。

  出門逛街,從不跟父母要玩具;看到好吃的零食,忍住口水假裝不想吃;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也要主動讓著人家……“我現在回想起來,一個那麼小的孩子,怎麼可能不愛吃零食、不愛玩玩具?這要多麼努力抑制內心的渴望,才能做到!”想起小時候,張慧只覺得辛酸、痛苦,恨不得“穿越”回去,抱一抱那個小小的自己。

  今年30歲的劉思宇(化名),電腦裏一直收藏著一個視頻。內容是“美國小女孩的生日驚喜”:她媽媽送她一個裝滿迪士尼周邊物品和零食的盒子,然後告訴她“今天我們就去迪士尼”!

  “一心嚮往迪士尼的小女孩喜極而泣,而我每看一遍就會跟著哭一遍。”劉思宇説,小時候,大人總喜歡給她各種承諾,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她也慢慢習慣了承諾會被大人忘卻,接受了自己生來就“不值得被寵愛”的“現實”。

  劉思宇常常羨慕那些所謂的“熊孩子”。 她覺得“熊孩子”才是快樂的,他們從小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並且想方設法拿到,從不壓抑情感,長大以後往往也是敢於追求夢想的一群人。

  到底是“懂事的孩子”快樂還是“熊孩子”快樂?調查中,有43.8%的受訪者認為熊孩子更快樂,而認為懂事的孩子更快樂的僅佔19.1%。23.1%的受訪者認為都快樂。2.4%的受訪者表示都不快樂。11.8%的受訪者認為得看情況。

  張慧有時候會想,如果回到小時候,自己還要不要這麼“懂事”。答案是毫無疑問的——“我只想做一個普通的孩子,有著最本真的天性,能夠自由地成長”。

  66.3%受訪者眼中“懂事”就是善解人意體諒大人

  進一步交叉分析發現,自認為“懂事”的受訪者中,認為“懂事的孩子更快樂”的比例為24.2%,高於自認為“不懂事”的受訪者的選擇比例(11.4%)。可見,還是會有一部分“懂事”的人能夠從中獲得快樂和幸福感。

  “説實話,小時候有很多想吃的東西沒吃到,想玩的沒玩到,我也覺得有點可惜。不過相比之下,我更珍惜現在身邊眾多的朋友,願意聽到別人的讚賞。”在上海一家金融機構工作的周謐,並不認同懂事的孩子就不快樂,“至少從我懂事以來,都還很快樂。至於小時候有什麼東西沒得到,我都想不起來了。人畢竟不是只活10歲,過把癮就離開。”

  讓周謐特別不明白的是,為什麼大家總把“懂事”和“隱忍”“怯懦”這些概念劃上等號。“似乎這個世界上除了‘熊孩子’,剩下的都是壓抑又克制的童年。”他認為,這實在是對“懂事”一詞的偏見,“這對很多有教養並且開朗樂觀懂得表達自己的小孩來説,是很不公平的。”他認為,“熊孩子”才更快樂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懂事也好,熊也好,跟是否快樂沒有直接關係。關鍵是,你內心的真實感受被你藏到哪去了。”

  調查發現,懂事仍是大多數人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期待。78.1%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喜歡懂事的孩子,13.8%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説,僅8.2%的受訪者不喜歡。

  此外,67.2%的受訪者會要求自己的孩子懂事,13.7%的受訪者並不會這樣要求,19.2%的受訪者尚在猶豫。

  那麼,人們到底怎麼理解“懂事”?在受訪者看來,“懂事”最重要的三大內涵包括:善解人意、體諒大人(66.3%),獨立、能照顧自己(55.9%),禮貌規矩、行為得體(52.8%)。

  其他還有:明白事理(43.9%),有教養(43.4%),可以分擔責任(40.8%),不哭不鬧、不髮發脾氣(40.5%),開朗樂觀(35.8%),懂得表達自己(30.9%)。

  在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艷看來,真正的懂事就是懂規矩,懂得體諒人,為他人著想。當然,孩子小時候是完全不懂事的自然人,規則習得的過程中一定會有不適應,但肯定是要經歷從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的過程。這也是孩子正常的社會化過程,培養良好的習慣,從而奠定健康人格。

  也有27.1%的受訪者認為“懂事”就是不讓大人生氣,16.7%的受訪者認為“懂事”就是“討好大人、會看臉色”。

  55.2%受訪者指出很多人心目中的懂事是“假懂事”

  調查中,有55.2%的受訪者指出,很多人心目中的“懂事”,並不是真懂得事理,而是察言觀色,是“假懂事”。

  “直白地説,小朋友是不是‘懂事’的判斷,絕大多數是來源於父母。”劉思宇説,仔細回想一下,你從小被教育要當一個誠實的孩子,但你卻被允許甚至鼓勵説一種謊話——明明很喜歡的東西違心地説不喜歡,“其實你哪是‘懂事’?你只是過早地‘懂父母’。在父母看來,孩子順從自己就是‘懂事’,而忤逆自己心意,都是‘不懂事’。”劉思宇認為,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它不但影響了我們幼年的價值觀,還影響了我們成年後的幸福感。

  現實中,有很多被貼上“懂事”標簽的孩子並不快樂。57.9%的受訪者認為這些孩子過於顧忌他人感受,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45.5%的受訪者直言他們需要扭曲自己,去迎合大人。44.7%的受訪者感覺他們會壓抑自己的想法,成為一個討好者。

  40.6%的受訪者直言這種懂事是假的,其實已經失去自我。32.0%的受訪者感覺這種“懂事”背後是深深的自卑,不敢對抗,活得小心翼翼。

  “為什麼懂事的孩子就不能‘熊’?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你可以‘熊’但你必須為自己行為負責。我想這才是我為什麼快樂的根源。因為我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熊’,知道收拾殘局。”在某雜誌社工作的90後青年趙展翔認為,這才是真懂事。爸媽説啥是啥,那不是懂事,是順從。

  在大多數受訪者看來,“懂事”和“壓抑天性”並不能劃上等號。42.4%的受訪者明確表示,懂事的孩子同樣可以表達自己。29.3%的受訪者覺得得看是真懂事還是假懂事。僅28.4%的受訪者認為懂事的代價就是壓抑孩子天性。

  孫宏艷也認為,懂事未必就是壓抑自己。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老師一定要教育引導孩子懂社會規則,從自然人向社會人的過渡,也就是社會化的過程。但她直言,現在“聽話文化”確實存在,堅決要求孩子順從是違背孩子天性的。

  調查中,55.9%的受訪者直言,沒有不懂事的孩子,只有不懂事的家長。一味要求孩子聽話,其實是家長懶惰——只為自己省心,壓抑了孩子天性。

  56.5%受訪者希望家長不要為了“面子”要求孩子

  應該怎樣對待“懂事”的孩子?53.0%的受訪者認為要給予更多的理解和包容,46.2%的受訪者希望給他們任性、放肆的機會。

  “我們現在正處在一個非常特殊的時代,我們開始反思,開始認識到‘爸媽都是為你好’這句話可能是錯的,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為人父母。我們開始正視並且表達在親子關係中的正常訴求。”周謐説,作為父母,我們一定會堅定地維護孩子正視願望和表達願望的權利——這一點比所謂的“面子”要重要得多。

  在張慧看來,要獲得一個健康的親子關係,家長要做到公正、公平、公開,不欺軟怕硬,不恃強淩弱,不偏心溺愛,不道德綁架。孩子不需要有“懂事觀”,他們只需要自信、自尊、自愛、自強,知錯能改,不卑不亢。

  “我們以後會有一個‘懂事’的孩子,還是一個‘熊孩子’?不知道。我們只知道自己曾經是被打了一頓就‘老實’了,順應父母的心意就‘安全’了,我們從來沒被講過道理,我們卻要對自己的孩子講道理。我們真是苦哈哈的一代。”劉思宇感慨。

  但劉思宇內心無比堅定的一點是:想有比我們更好的孩子,就要成為更好的父母,首先,我們要成為更好的人。我們要有強大的內心去擺脫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傷害,去學會正視自己,學會表達願望,學會真誠友善地和他人相處。然後我們會擁有真正懂事的孩子,而不是“懂父母”的孩子。

  調查中,56.5%的受訪者希望家長不要為了“面子”一味地苛求孩子,49.0%的受訪者希望家長做到不偏心溺愛也不道德綁架,47.2%的受訪者認為要把孩子當做一個平等的靈魂來尊重,41.2%的受訪者建議既滿足孩子願望,也不無限制縱容慾望,讓孩子對自己負責。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