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女士趕去派出所了解情況
母親接了兩通電話 兩娃的3年學費被騙光
警方:凡是陌生電話索要錢財的都是騙子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梁乾勝 文/圖
核心提示
近日,南寧的莫女士遭遇一起電話詐騙,騙子冒充警方説她在“洗黑錢”,結果被騙走5.357萬元!這筆錢莫女士辛苦積攢了5年,是準備給兩個孩子交學費用的。目前,南寧警方已立案調查。
警方提醒,凡是接到陌生電話以任何形式索要錢財的,都是騙子。要切記一點,無論詐騙手段如何升級更新,騙子的最終目的都是索要錢財。
騙局上演
“警方”突然來電説她“洗黑錢”
今年38歲的莫女士是南寧人,跟前夫生有一男一女。前夫10年前不幸車禍身亡,莫女士靠在菜市場擺攤賣菜謀生。在過去5年時間裏,她省吃儉用好不容易攢下近6萬元錢,打算當成兩個孩子3年的學費。這兩天,學校即將開學,她卻因為接到了一個來自上海的電話,把學費全搭了進去。
事情發生在8月25日上午。當時,莫女士正在家裏睡覺,突然接到了一個151開頭的來自上海的電話。電話中的男子自稱是南寧市青秀區公安局的,説莫女士參與了上海的一起案件,涉案犯罪團夥已經被抓起來了,這些團夥用莫女士的身份證去洗黑錢,所以懷疑莫女士也可能是罪犯,而且她現在銀行賬號裏的錢也不安全,只有轉到“警方指定安全賬戶”才能保證資金安全,並洗清罪名。
“真的嚇呆了,聽到對方這麼説,我一下子就蒙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莫女士回憶道,她起初還有些將信將疑,可對方隨後準確地説出了她的個人資訊,並提醒她注意接聽“公安部門”電話,配合調查。
“剛開始我是不信的,但是他知道我的名字,我的電話號碼,身份證號碼,我就覺得奇怪了,連我父母都不記得我的身份證號碼,為什麼人家知道得清清楚楚,肯定是公安局的。”莫女士説,這通電話讓她一下子緊張起來。不一會兒,一名自稱“上海的王警官”的男子打來電話説,只要把她銀行賬號裏的錢轉到一個“安全賬號”上,等“警方”確認莫女士沒有參與洗黑錢之後,就會把錢退回。
此外,“王警官”還提醒莫女士,如果邊上有人,一定要走到沒人的地方接聽電話,不能把這事告訴任何人。
聽了對方的話,莫女士趕緊下樓,把辛苦積攢5年,準備給孩子交學費的5.357萬元,分4次取了出來,全部轉到了戶名為“廖佳悅”的農行賬戶上。
警方立案
涉案賬戶被凍結但錢已被取光
把錢轉出回到家後,騙子又打來電話,要求莫女士明天繼續把其他賬戶的錢打到“安全賬號”上,不然就把她抓到上海去。
莫女士越想越覺得不對頭,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於是來到仙葫派出所報警。目前,警方已立案處理。
8月29日,莫女士來到位於仙葫大道的農業銀行了解到,她轉錢過去的所謂“安全賬號”,是農業銀行個人賬號,在江蘇開的戶,目前該賬號裏的錢已全部取完,一分不剩,且賬號已被凍結。
“我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情,真的好糊塗。現在兩個孩子的學費都沒了著落。”莫女士説,確認被騙後,她真的很傷心,不知怎麼辦才好。現在一有陌生來電,或是陌生人接近她,她就會感到害怕。
民警提醒
陌生電話索錢財一定是騙子
到底是誰洩露了莫女士的個人資訊,可能無從搜尋。但是,電話詐騙、網路詐騙幾乎每天都會發生,值得大家高度警惕。8月29日,記者在仙葫派出所採訪時,正巧碰到一名20來歲的女子,哭著前來報警,她也遇到了網路詐騙。
該所副所長陳保江告訴記者,該所每年接到電話詐騙、網路詐騙案件報案約20起,平均每個月都能接到一兩起。這些案件的數額從幾百元至上萬元不等;受騙對象不特定,男女老少都有;詐騙方式則主要以電話、短信、微信、網路點擊為主。
陳保江提醒廣大市民,凡是接到陌生電話索要錢財的,都是騙子。特別是接到自稱是“公檢法”的陌生電話時,一定要提高警惕、保持冷靜,千萬不要根據電話提示轉接或操作。公檢法部門辦案有嚴格的法律程式規定,不可能通過電話辦理案件,也不存在所謂的“安全賬戶”,只要對方提到“安全賬戶”,一定是詐騙。
無論騙子的詐騙手段如何升級更新,其最終目的都是騙取錢財,只要我們堅持做到不輕信、多求證、不轉賬、不匯款、不洩露個人資訊、不輸入身份證、不輸入銀行密碼,就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上當受騙。
在這裡要特別提醒的是,馬上就要開學了,新生和新生家長要特別小心電信詐騙,任何涉及要求轉賬匯款的短信都不要輕信,對自己的個人資訊要嚴格保密,遇到此類事件要先向有關機構電話求證,遇到欺詐行為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警,切記不能轉錢,這是重中之重。
知多點
防詐騙,認準八“凡是”和六“一律”
8個“凡是”:
1.凡是自稱公檢法要求匯款的,都是騙子;
2.凡是叫你匯款到“安全賬戶”的,都是騙子;
3.凡是通知中獎、領獎要你先交錢的,都是騙子;
4.凡是通知“家屬”出事要先匯款的,都是騙子;
5.凡是在電話中索要銀行卡資訊及驗證碼的,都要警惕;
6.凡是讓你開通網銀接受檢查的,都要警惕;
7.凡是自稱領導要求匯款的,都要警惕;
8.凡是陌生網站要登記銀行卡資訊的,都要警惕。
6個“一律”:
1.只要一談到銀行卡,一律挂掉;
2.只要一談到中獎了,一律挂掉;
3.只要一談到“電話轉接公檢法”的,一律挂掉;
4.所有短信,讓點擊連結的,一律刪掉;
5.微信不認識的人發來的連結,一律不點;
6.提到“安全賬戶”的,一律是詐騙。
新聞連結
美國: 建立“拒絕來電名單”網站
納稅是美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動之一,也是美國電信詐騙犯最慣用的行騙由頭。
2015年,美國聯邦機構破獲美國有史以來最大一樁冒充稅務部門行騙的詐騙案。該詐騙集團利用美國人不敢怠慢稅務部門的心理,在短短兩年間詐騙了3000余人,詐騙金額超過1500萬美元。
面對無孔不入的詐騙行為,美國國會繼1991年通過《電話消費者保護法》後,又在2003年通過《控制非自願色情和推銷侵擾法》。
美國在其境內的電信運營商之間建立了一個名為“拒絕來電名單”的註冊網站,讓民眾免費上網註冊自己的家庭電話或手機。註冊成功後,除了慈善機構、政治團體或電話調查者之外,任何人向這些號碼進行電話推銷都被視為非法行為。
用戶如果再被騷擾,可到該網站舉報。任何號碼一旦被用戶列入拒絕來電名單,則31天內都不能再給用戶打電話。若來電涉及強行推銷、欺詐,消費者有權向網站投訴。
最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還敦促美國主要的電話公司採取措施,免費為消費者提供自動呼叫電話攔截技術。
日本:銀行凍結疑似詐騙賬戶
日本的電信詐騙主要針對富裕的老人。
詐騙者一般會謊稱為對方的子女,編出丟了公司支票等理由要求父母墊錢。騙子還會謊稱為警察,稱受害人賬戶涉嫌非法活動,要求其轉賬到安全賬戶。還有騙子謊稱受害者在某網站的會員費未付清,可能面臨官司。
據日本警察廳統計,僅在2014年,日本電信詐騙案涉嫌金額已經超過500億日元。
為了打擊電信詐騙,日本警方加強與銀行的聯動,採取了多種措施,包括:監控銀行賬戶異常交易、銀行店面轉賬匯款超過15萬日元時須出示身份證件、同一家銀行每人只能開設一個賬戶、銀行ATM限制單次及單日轉賬額度、禁止銀行賬戶買賣,等等。
2007年,日本議會通過了《假冒賬戶存入受害者救濟法》,授權銀行對可疑賬戶進行凍結,並對受害人的債務減記、受騙金額返回等做出規定。
新的技術手段也是打擊電信詐騙的利器。日本一些銀行最近推出防詐騙ATM機,一旦ATM機探測到取款者邊打電話邊進行轉賬操作,就將強制停止轉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