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收入的大學生,卻被一些不良網貸平臺視為“優質客戶”。利用虛假宣傳、降低信貸門檻等方式,此類平臺變相發放高利貸,誘導在校學生過度透支消費,通過恐嚇、脅迫等非法手段進行催收,從中牟取暴利。一些學生甚至陷入“高利貸”“連環貸”的陷阱。
近日,重慶市金融辦、銀監局、教委聯合發佈關於重慶市校園網貸實行負面清單制度的通知,對校園網貸列出“八個不得”的負面清單,包括不得僅憑學生身份證、學生證等低門檻方式發放貸款;未取得家長、監護人或者其他管理人等第二還款來源方書面同意願意代為還款,不得向學生發放貸款;不得使用非法手段暴力催收;不得洩露、惡意曝光或非法使用學生個人資訊等內容。
不良網貸為何瞄上大學生呢?“確實存在個別大學生一味追求物質享受、過度消費的情況。同時,大學生思想單純,金融方面的識別能力和風險意識弱,容易上當受騙。”重慶大學學工部副部長蔣研川認為,“很長一段時間裏,對校園網路借貸公司業務的監管缺位,準入門檻低,開展專項檢查和整治的力度不夠。”
“我們在上學期就對校內校園貸情況進行了排查,確實有個別學生通過老鄉、網路等途徑了解過相關資訊,經過教育宣傳,他們及時放棄了這樣的想法。”蔣研川介紹説。
此次,重慶市三部門發文,將加大校園網貸監管力度。通知明確,建立對校園網貸的日常監測、風險預警和處置機制。對在學校開展校園網貸宣傳及展業,進行非法催收等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不良網貸平臺和個人,地方金融監管、銀監、工商、公安等部門要依法依規處置,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要及時報送有關情況,切實防範不良網貸潛在的風險。
據介紹,重慶還將開展校園網貸專項整治,將校園網貸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納入全市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範疇,重點優先部署對校園網貸平臺的摸底排查與集中整治工作,摸清風險底數,防止風險蔓延。
加強監管和整治校園貸的同時,對確實有困難的學生,重慶市政府和高校也對資助和貸款政策進行了完善。今年,重慶市對大學生的資助力度將只增不減,政府資助、高校資助和社會資助資金總額預計超過18億元。
專家認為,此次重慶發文從多方面堵住風險,但仍需要學生和學校的參與和重視。高校要加強宣傳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消費觀,了解不良網貸的真面目。高校還要加強管理,嚴防校園網路借貸公司“變臉”進校園,對相關輿情要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