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昊和媽媽以及劉新春教授在平陰一中家屬院。劉新春/攝
孫昊的書架。劉新春/攝
原標題:山東狀元選擇粒子物理是誰的勝利
山東省高考理科狀元孫昊剛收到了他心儀已久的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的錄取通知書。718分的高考成績,讓他成了多所頂尖大學共同爭奪的對象,其中有兩所頂尖大學同時邀請他報考金融與管理專業,以便今後跨入收入豐厚的行業,但孫昊不為所動。
高一時,孫昊就確定要研究“粒子物理”,他夢想著成為科學家。最終,他毅然選擇了離科學夢想更接近的國科大物理學專業,師從中國高能物理領軍科學家王貽芳院士。把錄取通知書送到孫昊手中的國科大劉新春教授説:“我們錄取他,絕不僅僅因為他分數高。綜合評價面試時我們發現,他對科學有濃厚的興趣,具備成為一名優秀科學家的潛質。”
去年,中國校友會網發佈了《2015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報告顯示,2000~2014年,全國高考“狀元”就讀專業基本上是目前社會公認的最具競爭力、最賺錢的熱門專業。其中,管理學、工學和經濟學門類專業最受“狀元”青睞,佔“狀元”總數的68.63%。反之,比較冷門、學業比較艱苦、未來職業薪酬預計較低的歷史學、教育學、哲學、文學、醫學等專業,較少有狀元問津。這次孫昊選擇的“粒子物理”,更是冷門中的冷門!
“狀元”的價值觀變了嗎?高分考生放棄經管專業,是國科大勝利嗎?能説明社會風氣,特別是優秀學生的人生選擇,已經從功利逐漸向興趣轉移嗎?
著名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對此潑了涼水:“不能太樂觀,每年2/3以上的高考狀元仍舊會選擇讀經管類熱門專業,中國學生選擇專業的現狀沒有根本性改變。當下,大部分學生選擇專業時仍出於功利目的,因為我們大部分高中生沒有明確的興趣。”他認為孫昊現象只是個案,孫昊這樣的學生很少見,國科大每年僅招收300多名學生,相對於全國每年招收的700多萬大學生,這個比例很小,不能代表一種趨勢。
而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高考研究專家劉海峰教授接受採訪時則表示,“在高校狀元爭奪大戰中,孫昊作出的選擇,不能簡單理解為國科大的勝利,在一定意義上説,它也是中國高中生個人興趣和夢想的勝利。這是中國學生不以‘改變家庭和自己經濟地位’為求學目的,立志‘追逐夢想,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的勝利。這也是中國小康之家不以‘出人頭地’為教育目的,尊重孩子興趣選擇所萌發出的可喜苗頭。這種苗頭,以往也出現過,但孫昊的選擇再次將它放大。這其中傳遞的信號,未來可能會對高中生專業選擇帶來一定的影響。”
劉海峰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到達小康社會之後,公民有了更多的選擇權,青年開始考慮為興趣去追逐夢想,而不是想按照家庭和個人的經濟、地位需求,來決定未來的發展方向。當然,成績拔尖的學生都擠到所謂熱門專業中去,也會造成人才的浪費。
據了解,孫昊對物理學的興趣,源自於初一讀過的《時間簡史》和改寫版《相對論》,初二開始讀嚴肅的物理學書籍。初三時,他找到一張物理學科分支圖表,先逐一查資料了解,再逐一排除,最後確定了兩個方向“凝聚態物理和高能物理”,兩者都是通過實驗揭示本質。孫昊覺得,“本質的東西是最美的”。後來,他看到對大型強子對撞機的新聞報道,又讀了《原子物理學》,就開始記錄匯總已被發現的100多個粒子,粒子世界讓他著迷,“探索新粒子,發現新規律”,也成了他更想做的事。
填報志願前,孫昊與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長王貽芳院士專門通話,了解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及相關科研情況,這讓他堅定了報考國科大的決心。甚至在某高校老師勸其讀該校物理學專業時,孫昊非常專業地回答:“你們的引力波在地下,國科大的引力波在天上。”
當下,很多中學生填報高考志願時會考慮:先選一個好城市,再選一個好大學,最後選一個比較有前途的專業。孫昊覺得這樣不太好,“幹嗎把自己定位得那麼務實,如果一上來就以就業為導向,為需求而學習,違背個人興趣,可能不會真的快樂。”曾經有人勸過他,國科大只有9個本科專業,選擇餘地少,做科研很辛苦,要熬很多年才能出頭。孫昊説:“我既然已經選擇了粒子物理,那其他選擇對我就沒意義了。”
“不知道為什麼,我有一種使命感,人類需要科學,而我恰好又願意去做、有能力去做,就是這樣。”18歲的孫昊説這話時,眼中閃著異樣的光彩。
一直負責山東招生工作的劉新春教授説,今年,國科大以“綜合評價”選拔方式,在北京、山東等6省市選拔學生。山東省綜合評價成績由三部分構成,高考成績佔60%,面試成績佔30%,高中學業考試成績佔10%。今年,山東省另有9名和孫昊一樣適合做科研的“好苗子”,在提前批被國科大錄取,而孫昊的面試成績接近滿分。
“孫昊是學校和家庭關注學生個性發展,讓學生樹立個人追求,自主選擇未來的成功案例。”熊丙奇認為,孫昊對自己有清晰的認識,我們希望這樣的學生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