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點半出門,晚上5點回家,從7月5日開始,杭州準一年級新生小玥就開始了這樣的生活——她上了一個幼小銜接班,早上4節課,下午2兩節,就跟小學裏的課程安排是一樣的。
初三剛畢業升入新高一的汪語佳,也很忙碌。她先是參加了一個培訓機構的初高中銜接班,除了雙休日,每天晚上去學習三小時,要上高一的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現在,她開始每天在家花六七個小時預習高中課程,教材、作業本加起來,一共有60本。
這個暑期,杭城有很多孩子跟小玥、汪語佳是一樣的,從學校裏出來又走進了培訓班。小到幼兒園畢業的孩子,大到準高一新生們,他們都在忙一件事:搶跑。
暑假裏要上30天幼小銜接班
媽媽很著急:不少孩子已經跑在前面了
小玥的媽媽給女兒報的這個幼小銜接班,要上30天課程,語文課本是一年級的教材,正在學拼音;數學上10以內的加減法;有美術、手工、畫畫,英語課;還有古詩詞的背誦,一週背兩篇。
“這個時候讓孩子學一點,主要是讓她早點適應小學生活,培養良好的坐姿和生活習慣。“小玥媽媽説,幼小銜接班要上一天的課,沒有午睡,第一天她聽女兒説,有小朋友扛不住,坐在那裏就睡著了。
小玥媽媽告訴記者,她只是讓女兒提早一兩個月學習了,這學得還不算快的。“小玥幼兒園大班裏就有小朋友,一年都不去幼兒園了,就在外面上幼小銜接班。還有的小朋友讀大班時就每天晚上出去學一個小時,現在會認的字可多了。”
讓小玥媽媽很感慨也很著急的是,女兒在上銜接班前,還進行了能力測評,“小玥就是一張白紙,有些孩子已經能用英語流利地自我介紹了。”
她説,身邊朋友對孩子的教育理唸有很大分歧,有的認為要學在前面,有的認為孩子年紀小,現在玩得開心可以了。“不過,無論嘴上怎麼説,最後身邊大部分朋友都是讓孩子提前去上了銜接班。”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一些搶跑的準一年級新生家長,甚至做好了小學6年內搶跑的準備。在一家培訓機構,幼小銜接班的數學教材竟然是競賽類的,一位家長説,他打算讓孩子一直上下去。
老師説:
小學新生,“搶跑”只能快一時
上學後,“零起點”的孩子真的會比搶跑者差嗎?記者昨天採訪了杭城多名資深語文老師後發現,她們一致認為:知識上的搶跑是一時的,良好習慣的培養不能零準備。
賣魚橋小學語文老師江敏説,她教過的一年級的“零起點”孩子中,有不少學得很不錯,“他們上課聽得很認真,放學後家長也上心。”而一些上學前學過一些一年級知識的孩子,傾聽的習慣沒有培養好,容易走神。等到了二年級,是否“零起點”,這個差距幾乎就不存在了。
傾聽這點,也是採荷一小語文老師李琳強調的,這是小學很重要的學習習慣,“家長可以讓孩子坐5分鐘,不能抬頭看別的地方,或者認真讀完一個故事,培養孩子專注力。”
賣魚橋小學文瀾校區的李老師告訴記者,在小學低段時,孩子身體要健康,要有良好的品行和學習習慣,這比學習成績重要。
杭州天長小學語文老師趙葉認為,家長多培養孩子的各種習慣,比如自理能力、生活習慣、閱讀習慣等。
拖著行李箱去裝60本新書
重高保送生也發愁:太有危機感了
杭州十三中的初三畢業生汪語佳成績非常好,今年保送到了杭二中。
這兩天,她正在家裏預習高中課程,每天要花費六七個小時在學習上。汪語佳説,7月8日學校發新書了,她數了數,教材、作業本加起來,一共有60本。“之前已經聽同學説起,其他學校發下來的新書也有五六十本,但真的看到這麼多書發下來,還是吃了一驚。”
所以發書那天,她拿了一個旅行袋裝這些新書,有的同學還拖著拉桿箱來裝。
5月8日保送生測試結束後,汪語佳的忙碌程度一點都沒有減下來。她報了一個初高中銜接班,除了雙休日,每天晚上去那裏學習三小時,要上高一的語文、數學和英語,物理和化學隔天上一次。
這個班有30個學生,全部是保送生,來自杭城各個重點高中。
這個課程在7月1日結束時,汪語佳已經把高一的物理學了一遍,數學學完了第一章,化學學完了第一二章,英語學到了第四單元,語文主要是初高中的銜接內容。
汪語佳本打算先歇一歇,但在與同學的網路聊天中發現,學校裏很多學生還在培訓班學習。“實在太有危機感了,除了保送生在學,考上了重點高中的同學也在學。高一的10門課都要上,時間不夠用啊,大家趁著暑假時間長就多學一點,就有可能在高一參加新高考學考、選考了。”
老師説:
高年段,自學能力比“搶跑”更重要
新高一學生在暑假裏參加各種學科類培訓班,尤其是一些成績好的學生反而搶跑得厲害。這樣的現象,在杭州高級中學校長尚可看來,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家長和學生未雨綢繆,因為高一的課比初中裏多很多;二是浙江新高考方案,讓學生有了更多選擇,先學一步是為了在後面的學習中掌握主動;三是一些家長怕孩子在暑假裏太空了,讓孩子保持學習的慣性和習慣。
尚可説,不同的孩子搶跑,可能會産生不同的情況。“有些學生學在前面,能在課堂上體會老師上課的精髓;但有些學生可能成了‘半桶水’,結果到了後期,就聽不懂了。”
杭州十四中校長邱鋒的建議是,準高一新生可以在暑假裏預習下新課本,然後帶著問題去聽課,“孩子還可以做點家務,或者去尋找杭州的變化。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
兩位校長都提到了最關鍵的一點,讓孩子在暑假裏培養自學能力,“懂得如何安排自己的學習,而且是一種主動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