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高考女童父親辦私塾“生意” N種履歷都是編造

2016-07-05 09:13:55 來源:未來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張民弢介紹,2013年他辦了一個私塾,女兒一直在裏面學習,但很快有人發現,張民弢上述履歷有杜撰成分;另外他創辦的私塾中衍生的多項業務為直銷模式,多項涉及私塾宣傳的廣告並不屬實。張民弢並不否認以上質疑。他辯解,這些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為了生存的需要。”

  張民弢承認,目前公開的履歷並非全部真實。

  處在風暴中心的張民弢總結,古人説,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則大笑,不笑不足以為道。

9歲高考女童之父承認編造履歷:每人都是勢利眼

  張民弢火了,借著女兒張易文的風頭。

  張易文今年9歲,身高只有1米3,是今年河南80多萬考生中,年齡最小的一個。6月25日淩晨,河南高考(精品課)成績公佈,張易文總分172分。張民弢稱,這一成績超過了8%的河南考生。

  在此前的報道中,張易文4歲時,一年就可以識字兩千,被認為是“神童”。

  張民弢介紹,2013年他辦了一個私塾,女兒一直在裏面學習,他和妻子就是孩子的老師。

  媒體報道中,張民弢也曾是一名“神童”——8歲上初中,16歲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隨後又在香港中文大學學習教育學和人工智慧語言博士課程。

  但很快有人發現,張民弢上述履歷有杜撰成分;另外他創辦的私塾中衍生的多項業務為直銷模式,多項涉及私塾宣傳的廣告並不屬實。

  張民弢並不否認以上質疑。他辯解,這些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為了生存的需要。”

  “聖童私學”

  一個月前的高考日,父女倆穿著印有“聖童私學”宣傳標語的定制T恤,出現在河南商丘的高考考場裏。

  “聖童私學”便是張民弢在家創立的私塾——在一棟老式三層居民樓裏,樓門框貼著對聯:“六歲全啟蒙,十二上高中。”

  辦私塾、做家教是張民弢一直的夢想,起初私塾裏只有他女兒一個學生。

  2013年張民弢在香港註冊成立了美國聖童教育有限公司。

  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公司處資訊,美國聖童教育有限公司(USA GIFTED EDUCATION LIMITED)註冊于2013年6月21日,註冊資金為一萬港幣,註冊辦事處位於香港九龍觀塘駿業街66號一處寫字樓D棟15樓。公司董事只有張亞東一人,董事住址顯示是河南商丘睢陽工貿路。

  張民弢原名張亞東,民弢只是筆名。在更多的場合,他更喜歡這個筆名。

  他曾對外宣稱,這家公司是美國華僑捐助的公益公司,從事教育技術研發,與各地中小學、幼兒園合作成立聖童班級。其廣告語是“6歲會讀書,15歲上大學。”而張本人的身份,是“美國聖童教育有限公司商丘督學”。其註冊資本,也被誇大為五千萬元。

  在“聖童私學”的官網上,張民弢挂出了他遊學的港澳學校的留影,都被冠上了“訪學”、“講學”、“參加研討會”的字樣。張民弢成了“博士”“學者”。

  在“聖童教育顧問”一欄裏,列著北大博導陸儉明,中國社會科學院張廣照等學者,還有張民弢和他們的合影。

  但輾轉聯繫到北大已經退休的博導陸儉明,陸教授稱,他對張民弢並沒有印象,沒聽説過“聖童教育”,對於何時合影他也記不起來。

  張民弢則辯解,陸教授有那麼多學生,不記得是正常的。

9歲高考女童父親辦私塾“生意” N種履歷都是編造

  這兩三年,張民弢一直想要擴張業務。他在開封、鄭州、惠州都找過幾家學校合作,但都未果。

  私塾學生進進出出,一直維持在十七八人,待得最久得一個,只有三年。

  2014年,張民弢帶著女兒到北京,找到一傢俬立學校,希望建立分校。該學校的老師周麗萍被校長派去和他接洽。

  “沒有精力去求證他和他的學校是否靠譜,也就沒有合作了。”周麗萍説,當時張易文還在她家裏住過幾天。“小孩子很聰明、好學、學習刻苦,我印象很深。”

  但現在,周麗萍的名字和聯繫方式還被挂在“聖童私學”的官網上,仍被冠著“聖童私學”北京校長的頭銜。

  N種履歷

  從近年媒體報道和“聖童私學”的廣告中,可以梳理出張民弢至少四種不同的人生履歷。

  在其私塾的官網上,2015年5月22日的更新顯示,張民弢1976年出生於河南鹿邑縣,1993年進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學習,一年後轉入教育係,大學沒畢業前往香港,在香港中文大學學習教育學和人工智慧語言博士課程。2005年回國創辦“聖童私學”。

  而在其2012年上傳到“聖童私學”家長群的一份文件顯示,他16歲被河南大學哲學系破格錄取,最終在2000年考入北大中文資訊處理專業碩博連讀五年。隨後還成為谷歌中國破格聘請的漢語研究員。谷歌退出中國後,2008年他創辦私塾。

  在一個名為“philology(語言學)” 的部落格中,張民弢又寫出了兩份完全不同的履歷。

  一份顯示,他大學畢業後在一所學校教書,後辭職考研(課程),師從湖南大學羅海清教授研究語文資訊自動處理技術,並在北大、清華等多校遊學。

  另一份似乎更接近真實——1994年入讀開封職工大學電腦財會專業,1997年獲得大專畢業證。做過儀錶推銷員、期貨、保險經紀人。2002年到2004年在北大蹭語言學專業研究生課,2006年在北京語言大學蹭計算語言學課。2006年5月結婚並移居商丘。

  張民弢的初、高中語文老師杜明建回憶,張民弢高中階段應該是1988年到1990年間。“刻苦、善於鑽研。在班上排名比較靠前。”

  杜明建回憶,鹿邑縣老君台中學只是一所普通中學,能考取北大清華的學生寥寥。對於張民弢具體考上了什麼學校,並無印象。

  張民弢還多次提到1999年他先後任香港資優教育學院教師、院長助理、教務長。

  但記者並未查詢到香港資優教育學院,只查到香港資優教育學苑,該校工作人員對剝洋蔥(微信ID:boyangcongpeople)回應稱,他們2007年才成立。

  張民弢承認,目前公開的履歷並非全部真實。

  “在目前的社會背景下,每個人都是勢利眼,他們不可能看到你的真實才華,他們會看你的文憑,看你的經歷,看你的包裝,是他們迫使我不得不採取了一些迂迴的手段。”他説。

  “學者夢”

  在張民弢的個人部落格中,詳細記錄了他在2006年前後的心路歷程。彼時,他已到而立之年,他在部落格上發表了《三十述懷》,“有心深山當和尚,無奈紅塵做阿Q”。

  1997年,張民弢大專畢業後,在北京各高校遊學,做旁聽生,對哲學和語言學産生了濃厚興趣。那段時間,他在各高校聽講座、參加學術會議、在高校bbs上和同好探討學術問題、和授課的教授書信往來。

  那是他最開心的一段時間。

  2006年前後,他曾嘗試考研,攻讀語言學,想走學術研究的道路。但屢考不中。2007年的成績,甚至還低於2006年。

  在一封與授課教授的書信往來中,他跟對方説:“成為官方學者之念已灰。正在籌辦私塾,以實現改革教育的人生理想,即便不成,至少可以謀生。”隨後,他又慨嘆“極端理想主義,又不屑于從瑣事做起。故事每不成。又很自負,卻得不到舞臺。”

  2006年10月,他當起一個名為“中文現代化論壇”的管理員。希望可以和學者們一起討論學術。

  但這些,都未能讓他進入語言學的學術圈子。

  2011年,他從朋友那裏得知,可以申報教育部的一個課題。他花3000元錢買了一張蓋了紅戳的“子課題立項批復通知書”。課題主題是《新時期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學校課程設置研究》。

  張民弢很開心,想著,有了課題,就有科研經費了。“到最後,沒有課題經費,也沒有開過學術會議。”他説,“錢也要不回來了。”

  之後,他在網上發帖,舉報當年賣“課題”給他的人。

  如今,這張立項批復通知書,挂在“聖童私學”官方網站的“資質證件證明”一欄,簡介是“張民弢承擔的教育部課題”。

  “一個青年憤世嫉俗的想法”

  2007年,張民弢的大女兒張易文出生。生活壓力更大了。

  張民弢在一篇博文裏感慨:“作為一個體制外的科研愛好者,別説科研經費,就是生活費都得自己想辦法。”

  他開始在學術圈外尋找一種生存的方式。

  他想到要辦一家中國腐敗調查公司,在業務介紹中稱,接受官方上級對下屬、對政敵的腐敗調查任務的委託。其中,收費標準是,村級5千元;鄉級1萬元;縣級2萬元;市級3萬元;省級5萬元;中央級10萬元。文末,留下了他的QQ號。

  之後,他又想到成立一個賴痞錄網。

  這是受了妻子李韓英的啟發。有人拖欠了李韓英的貨款,一直討不回來。張民弢突發奇想,通過他的部落格,製造輿論,幫助苦主討債,他從中獲得實收債款一定的比例。但這些,都無人問津。

  回想起當年他做過的嘗試,張民弢不以為然,他總結,“這是一個青年憤世嫉俗的想法。”

  同一時期,張民弢還在推銷他發明的預防近視眼鏡。他把專利號發在網上,還附上了專利查詢的連結。

  但調查發現,他所提供的專利號對應的是一個居住地為青島、申請人為張國輝的“預防近視眼鏡”的實用新型專利産品。

  “我的專利號是編的。”張民弢毫不避諱。他説,雖然專利號是假的,但産品是真的。“我高中的時候,自己研究治好了自己的眼睛。但一直沒有産品。上了大學,我做出了自己的産品。”

  2006年前後,張民弢在部落格上推出他的“跳級家教協議”,他把草擬的合同貼上網,甲方是民韜跳級家教公司。但實際上,和之前他自擬的所有公司一樣,都沒有經過註冊。

  “家教協議”和“預防近視眼鏡”的生意,或多或少,已經有了“聖童私學”的影子。“下士聞道,大笑之”

  張易文參加高考,讓張民弢和聖童私學狠狠地火了一把。

  高考當天就有媒體找到了他,現在他已經接受了十幾家媒體採訪。

  其實,這間私塾和其他的民間私塾區別不大——上課輕鬆、作業少、注重素質教育。張民弢把他防治近視的眼鏡,也一起打包進了他的“教育改革“中。

  在“聖童私學”官網和官方微信號上,廣告語大都簡單直接,“六歲讀報刊十九能考研”、“晚上不寫字 免費防近視”、“五歲入學各地卅就開班”、“直獎招生人人都能上得起”……

  《聖童教育承諾和助學辦法》提及,一個招生員每年擔保十人入學,十人每人又能保十人,這樣招生員的二級下屬有一百人,三級下屬有一千人,招一個人獎勵1000元,連續獎勵六個學期,則總共可收入666萬元。

  張民弢希望家長們能和他一起招生、一起推銷、一起打造民辦教育帝國,對此不少家長表示,沒興趣。張民弢也承認,目前並沒有家長為了他宣揚的666萬,幫忙招生。

  接觸到的家長中,大部分是看重素質教育,在正規學校裏壓力太大;還有一部分則是在學校裏跟不上,到私塾了尋求過度。

  近日張民弢被有些媒體稱為“騙子”。6月30日一大早,他發朋友圈,説要起訴詆毀他的媒體以及在上面撰文的作者。

  “他是不是北大畢業生和上學沒啥關係,他那裏的教育模式和老師,我都比較認可。別的人,哪怕北大畢業,有這學歷教不出東西的話根本沒用。”一位家長説。

  “沒有覺得張老師揠苗助長,他9歲的女兒活潑快樂,也沒有什麼不正常的地方。”上述家長説,她的孩子,已經在“聖童私學”上了一年,孩子在私塾裏學得不錯,但她還是準備等孩子到了上小學的年紀,回到公立小學。

  7月4日,睢陽區教體局在《商丘日報》四版刊登聲明。聲明稱,睢陽區新城辦事處轄區“聖童私學”又名“美國聖童教育基地”,是未經主管部門睢陽區教體局審批的一所辦學機構,屬於非法辦學。特此聲明。

  處在風暴中心的張民弢總結,古人説,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則大笑,不笑不足以為道。

  對話張民弢

  “我最初和最終的目的,都是教自己的孩子”

  什麼時候萌生辦私塾的想法?

  張民弢:上高中和大學的時候,我深刻認識到了傳統教育中的問題。我一直想做一種教育,讓孩子快樂成長。

  2006年前後,因為沒有文憑,找不到工作,想到辦私塾創業。但當時沒有人脈,也沒有資金,招不到學生。最後只能辦補習班,初高中數理化和英語(精品課),學生只有幾個。

  剝洋蔥:私塾什麼時候起步?

  張民弢:補習班辦不下去,我去南方工作。2013年,女兒5歲,到了上學年齡,我想幫她找一所可以區別於傳統學校的新式學校,但沒找到。我辭職回到商丘,辦私塾,自己教。我最初和最終的目的,都是教自己的孩子。

  2013年,我去教育部門申請全日制的私塾,教育部門不允許,説可以辦培訓學校。我以妻子李韓英的名義成立了英賢雙語培訓學校。當時沒有幾個學生。幾個月之後,還被教育部門吊銷了。為了獲得資質,我去香港註冊了美國聖童教育有限公司。

  注:教育部門在2013年下半年的例行檢查中發現,英賢雙語培訓學校招收學生補課,教的是九年義務教育的內容,屬於非法辦學。2013年12月就已經發文取締。)

  剝洋蔥:只是想教自己的孩子,為什麼要註冊公司?

  張民弢:我並不是想做生意,我女兒太孤單了,我想招更多的學生來陪她讀書。剛開始招不到,我還在報紙上打廣告,希望招點孤兒和我女兒一起來私塾上課。

  女兒6歲時,已經開始學初中課程了。當時我們打出了牌子,6歲孩子可以挑戰30歲的人。有人看到這個廣告,就有學生陸續來了。

  “希望女兒得到體制內認可”

  剝洋蔥:學生都是什麼樣的?

  張民弢:目前除了我女兒和兒子,還有17個學生。12-13個都是屬於學習成績比較差,在公立學校讀書跟不上,剩下兩三個是希望早日成才,接受素質教育。

  剝洋蔥:老師情況怎樣?

  張民弢:現在有6個老師。除了我,妻子教英語;一個老師來自貴州一個公立小學,在網上看到我的教育理念,比較認同,加入的;還有一個老師,來自當地一所學校,沒有編制工資太低,到我們這裡教四年級語文數學;武術和書法老師是兼職。

  剝洋蔥:這些年最優秀的學生是誰?

  張民弢:除了我女兒,有個11歲的學生拿到了中科大少年班的准考證,但後來沒去考;有學生報考了西交大的少年班,在全國3000多名報考生裏面,排2000多,還上了漢字英雄節目。

  剝洋蔥:他們也並沒有考上少年班,優秀在哪?

  張民弢:比同齡人掌握了更多的知識,人文素養更高吧。參加了漢字英雄節目的那個學生,才10歲,一般人是上不了這個節目。

  剝洋蔥:讓你女兒參加高考,是想檢驗你的教育成果?

  張民弢:不是。我只是想檢驗一下,沒有學籍能不能參加高考。萬一不能參加,我就給她辦學籍。

  剝洋蔥:為什麼一定要參加高考?

  張民弢:大家看一個人,都是看你的標簽。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下,你需要一個高級的標簽,一個公認的平臺,這樣才能做事。要得到這個平臺,只能通過高考,拿到文憑。

  剝洋蔥:你排斥體制內教育,又希望女兒得到體制內認可?

  張民弢:對。

  “如果學生剩下不到五個,我就停辦”

  剝洋蔥:你的網站和微信公號中,虛構了很多東西,有人説你是騙子。

  張民弢:我説我在北大上過課,但沒説我是北大畢業。在香港的經歷,我也只能説虛虛實實,很多東西,現在還不能説。

  剝洋蔥:學校的很多廣告,也不屬實,比如你誇大了你的註冊資本。

  張民弢:這不能説是欺騙,就想把自己説得(規模)很大,是為了方便招聘。欺騙和善意的謊言有什麼區別呢?欺騙一定是通過損害別人,達到自己的目的;如果説我們沒有損害別人,甚至給學生帶來好處,這都不能説欺騙。

  剝洋蔥:7月4日,教育部門發聲明,説你是非法辦學。

  張民弢:教育局也有人到我這裡來了幾次。我跟他們説了,如果可以動員這些家長接走孩子,我非常歡迎。我自己也不想辦,我沒有什麼利潤,學生中大部分也是在公立學校跟不上的,我還怕對我的孩子有不好的影響。

  如果學生剩下不到五個,我就停辦。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