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證參加人在會上發言 羊城晚報記者 林桂炎 攝
28日,廣東省公辦普通高校學費標準調整聽證會在廣東大廈召開。本次聽證會共選出28名聽證參加人,其中消費者13人。
會上,聽證參加人中有15人明確支援方案一,5人明確支援方案二,2人反對高校學費上漲,2人建議應在方案一和方案二之間選取折中方案,4人未明確表態。
按照方案一,四年制本科學生共需多繳納學費3204元;而按照方案二,多繳納的學費為4864元。
羊城晚報記者注意到,消費者代表多數支援漲幅更小的方案一,而高校方面的代表則旗幟鮮明地支援漲幅較大的方案二。
廣東省發改委表示,聽證會後將儘量吸納代表的意見,最終方案爭取5月底前出爐。
支援
方案1
人數:15人(過半)
理由:科研成本不應轉嫁本科生
在聽證會上,超過半數的聽證參加人明確表態支援方案一。
廣東工業大學學生吳德永認為,高等教育屬於長期投資,學生畢業後的回報週期比較長,他身邊就有同學因此而放棄了學業。因此,增收學費漲幅不宜過大。他同時認為,方案中提出,增收學費是為了增加學校在科研、高端人才等方面的投入,但學校的很多實驗室設施和高端設備並不對本科生開放,高水準人才也並不對本科生授課。“用本科生學費去支援研究生的科研成本,有成本轉移的嫌疑。”吳德永認為,應促進高校研究成果轉換,進行創收,降低學生家庭教育成本。
學生家長彭萬碧雖然對漲價並無異議,但目前高校學生存在“畢業就失業”的現象,因而建議學費標準上調後,要相應提高教學品質,加強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此外,有聽證參加人表示,偏遠山區的學生和仍在就讀高中的學生對資助政策、學費收取政策等不夠了解,建議採取包括在志願填報指南中附詳盡資助政策資料等方式。還有聽證會參加人建議,學校應通過電子郵件、列印學費清單等方式,使學生能夠詳細了解學分制收費的情況。多名聽證人建議,高校應公開學費使用明細賬目,強化對學費使用的監管。
支援
方案2
人數:5人
理由:提升國內大學品質需要資金
中山大學副校長李善民、暨南大學副校長宋獻中、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杜安國均明確表示支援方案二。
李善民認為,增加學費收入可以加強對高校投入的保障。
宋獻中則提出,提升國內大學教學品質需要大量資金,辦學成本還要靠政府、社會和接受教育的在校學生們共同支援,不能由本應全心投入教學科研工作的教師們進行創收填補。
杜安國表示,職業院校由於偏向於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辦學成本投入更大,增收學費更有必要性。
劉蜀楠是現場唯一明確發言表示支援方案二的消費者代表。劉蜀楠表示,目前學生培養成本明顯提高,她願意承擔費用。她的孩子尚在讀初中,身邊也有很多人每年願意花上萬元對孩子進行才藝培養。她表示,到國外去讀書動輒需要幾十萬元,希望通過多投入來促使國內高校提高品質,別讓學子都跑到國外花更高的價格接受教育。
最終方案最快 5月底前出臺
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吳維保表示,省發展改革委將尊重各方聲音,吸納各方智慧,對聽證會參加人以及社會各方面的意見,進行全面梳理、逐條研究,儘量採納。對聽證會參加人意見不能採納的,也將説明理由,並向社會公開,接受監督。最終方案爭取在5月底前出臺。
廣東省發改委成本調查隊隊長戴勇明針對教學成本回應稱,目前省內高校的科研經費只有30%計入本科生培養成本,並不是所有科研成本都由本科生承擔。(記者 唐珩)
扶持貧困生
繼續嚴格執行
勤工助學標準擬提高
廣東省發改委表示,本次學費標準調整後,為了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讀得起書,有關部門和學校要繼續嚴格執行國家和省高等學校學生資助的各項政策,重點落實好以下資助政策:
一是精準資助“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大學生,給予學費和生活費專項補助,具體按廣東的“精準扶貧”政策執行。
二是繼續資助廣東省家庭經濟困難大學新生,對廣東省考入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家庭經濟困難大學新生,入學當年給予最高不超過6000元的學費補助,2016年預計資助金額670萬元左右。
三是精準資助少數民族大學生,對戶籍在廣東的少數民族聚居區少數民族大學生就讀本專科期間,按每生每年發放1萬元學費和生活費補助,預計2016年資助金額為4300萬元。
四是實施南粵扶殘助學工程,對廣東戶籍新入學殘疾人大學生,給予專科生每人一次性資助1萬元,本科生每人一次性資助1.5萬元。預計2016年資助金額為550萬元。
五是落實高校層面的各項資助措施。包括校內獎助學金、勤工助學、臨時困難補助、無息借款補助、其他資助等。2016年適當提高勤工助學的勞動報酬標準。
與此同時,各有關部門將進一步加強對高校學費使用監管,建立健全高等學校經費投入與使用的監督制度,確保學費優先用於人才培養和內涵提升。各級財政還將繼續加大對高等教育的支援力度,確保高校發展的合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