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南韓城”謀變 明年五一起變身進口韓貨商場

2016-10-16 09:40:00 來源:大眾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在網購衝擊下,主營服裝銷售的南韓城出現商鋪空置的局面。據介紹,頂峰時期南韓城擁有270余家商戶,全部都是零售;現在實體商業整體入困,一些商戶撤出,目前只剩下240多家。故技重施堅持16年前的經驗 有特色的貨源很重要  姜代波説,過去5年的事實證明,從南韓進貨的業戶都做起來了。

濟南“南韓城”謀變 明年五一起變身進口韓貨商場

  在網購衝擊下,主營服裝銷售的南韓城出現商鋪空置的局面。目前,經營方轉型求變,引進韓日餐飲,打造以銷售南韓進口商品為主的商城。 記者王鋒 攝

濟南“南韓城”謀變 明年五一起變身進口韓貨商場

  南韓城客流量減少,部分店舖空蕩蕩。本版照片均由記者王鋒

濟南“南韓城”謀變 明年五一起變身進口韓貨商場

  15日,南韓城門口正在裝修改造。

  到南門大街的南韓城看美女,曾被稱為濟南年輕人過週末的休閒方式,因為這裡的服裝雖然不是什麼大牌,卻代表著濟南時尚潮流前沿,吸引眾多美女前來“淘寶”。然而,這裡也不能逃脫網購的衝擊——商戶撤出、商鋪空置……

  不過,南韓城的應對方式似乎有些另類:普通商場都是降房租、加緊招商,它不但不降,還準備在高檔商場林立的泉城廣場周邊再提高檔次,商品價格提高三到五成……看似“自裁”的應對之路背後,有著怎樣的商業邏輯,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採訪。

  現場探訪繁華地段也有空鋪 將升級引進韓日餐飲

  地處繁華地段的南韓城,因服裝價格相對較低又不缺時尚感,成為很多務實潮流人群的首選之地。

  然而最近,南韓城也出現了空鋪現象。15日上午,記者從南門大街與濼源大街交叉口附近的地下人防通道進入南韓城,過道處便有一些店舖大門緊閉,上面貼著吉房出租的告示。再往前走,南韓城的地下小廣場正在裝修之中。

  據介紹,頂峰時期南韓城擁有270余家商戶,全部都是零售;現在實體商業整體入困,一些商戶撤出,目前只剩下240多家。“整體來看,業戶減少不到10%。”仍在南韓城經營的張先生説,這與其他同類商場相比雖不多,但這裡可是濟南客流最密集的泉城廣場周邊啊。

  “過道處商鋪閒置,是因為房租就要到期了,我們將統一收回來裝修升級。”南韓城總經理姜代波説,現在網購衝擊這麼厲害,實體零售商場要轉型、調整經營業態,南韓城也免不了俗,必須辟出一塊空間來做體驗,餐飲當然是不二之選。“零售與餐飲混搭,目前是實體商業最適合的搭配模式。”姜代波説,自己要招商的餐飲不是國內特色餐飲,而是全部從南韓、日本引進,“必須有特色,人家才會記住你,才會來這裡。”據透露,南韓城目前總經營面積5000平方米,這次調整將辟出六七百平方米做餐飲,知名韓餐品牌韓春已確定入駐。

  將放大招包吃包住還包機票 鼓勵商戶到南韓進貨

  “做餐飲目的還是吸引客流,真正的盈利還得靠零售。”在南韓城經營一家南韓用品超市的李先生説,未來南韓城的零售將不會再以國貨為主,而主要以原汁原味從南韓進口的服裝為主,做名副其實的南韓城。

  這一點,也得到姜代波的確認:“我們雖然叫南韓城,但一直是‘挂羊頭賣狗肉’,絕大多數商戶經營的商品都是國産貨,近幾年雖在調整,但到現在也只有40%的服裝是南韓貨。2009年前後,我們鼓勵商戶到南韓進貨,憑進貨單就能報銷一半機票錢。”姜代波説,當時網際網路的威力未充分顯現,這些政策並沒有吸引力,南韓城仍然只有少部分是南韓貨,大部分是從北京、上海等地進貨。目前,姜代波已向工作人員下達指標,必須努力勸説商戶從南韓進貨,力爭到年底前70%商戶達到這一要求,到明年五一重裝開業前,100%商戶都從南韓進貨。

  9月21日至25日,南韓城升級組織了首個南韓進貨團。姜代波説,商場為30多位新老業戶包吃包住包機票一起去南韓進貨。姜代波計劃這樣的進貨團將持續3年,每半月一次。“240多戶業戶,3年預計要投入300萬元。”姜代波説。

  迫不得已不換思路就換人 像過去那樣是死路一條

  嚴控國貨引來商戶孫女士不理解:“從南韓進貨成本要提高很多。首先,同樣的東西,南韓物價就比國內高;再加上運費,産品價格至少要比從國內進貨高三到五成,市場競爭這麼激烈還讓人活嗎?”記者走訪發現,與孫女士有著同樣擔憂的業戶還有好幾個。不過,姜代波態度堅決:“不換思路就換人,南韓城寧缺毋濫。我這麼做也是迫不得已,如果再像過去那樣,可能只有死路一條。”

  2009年,南韓城消防改造歇業一年,而就在這一年,姜代波感覺大事不妙。當時,人們逐漸流行在淘寶上買衣服。

  果不其然。2011年左右,南韓城生意就大受影響。“2007年左右經營最好的時候,一天銷售額破萬很正常。”賣服裝的商戶蘇女士説,2011年能到六七千就不錯了,現在能到兩三千就很好了,上七八千那是不敢想像的。

  窮則思變。南韓城做不了網購平臺,就只能在貨源上下工夫。“2011年,商場組織的第一批南韓進貨團我也去了。”商戶馮女士説,當時韓貨比國貨貴兩三成,運費更是貴幾十倍,但是韓貨論品質和款式的確要比國貨強很多。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馮女士進了一批貨,結果回來很快就賣完了,更堅定了她賣韓貨的信心,也強化了姜代波要做名副其實南韓城的想法。故技重施堅持16年前的經驗 有特色的貨源很重要

  姜代波説,過去5年的事實證明,從南韓進貨的業戶都做起來了。

  在姜代波看來,儘管有網購衝擊、經濟下行壓力,但人們對美的追求不變,願意花更多錢買時尚潮流的衣服。當然,國內也有很多時尚服裝,但生産量巨大,一個爆款甚至産上百萬件,很快大街小巷都會出現。

  南韓則不同,款式翻新比較快,而且由於國家人口較少,一款衣服生産上萬件就算多的了。“如果弄到國內來銷售,購買後就基本不用擔心撞衫的問題。”馮女士説,這也符合人們追求個性、與眾不同的潮流。

  在很多電商看來,南韓城的做法有些老土、有些笨。他們覺得,賣南韓服裝不一定非得從南韓進貨,完全可以拷貝南韓的服裝款式、國內生産銷售,比如濟南的韓都衣舍。對此,姜代波卻不以為然。“做實體商業,弄到好的、有特色的甚至獨有的貨源很重要。”姜代波説,這是他從商16年來的經驗,絕不會丟棄。

  背後故事

  南韓城16年發展變遷

  2000年,姜代波從歷下區人防辦拿到地下過街人防工程開始做南韓城:“當時取這個名字,主要是韓流盛行,代表著時尚潮流,根本沒想從南韓進貨,但我也知道弄到獨特貨源至關重要。”

  於是,南韓城從一開始招商,就要求商戶不能從濟南進貨並寫進合同,北京也儘量少進,而主要從廣州、杭州進,距離遠一些,弄到與競爭對手同樣貨源的幾率就會小些。本著這樣的理念,南韓城越做越大,直到現在的5000平方米。

  “由於南韓城的服裝引領濟南時尚潮流,逐漸名氣就大了。”馮女士説,現在網購衝擊的確不小,但他們也經歷過2003年非典一件都賣不了的困難,但相信總有一天能挺過來。

  儘管沒有充足的理由,但姜代波依舊感覺,實體店再堅持兩三年春天就會來臨。一個明顯的前兆是,網購增速在下滑。

  事實上在全國多地,以南韓進口商品銷售為主體的實體南韓城正密集出現……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