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93.8萬貧困人口家門前建車間 掙錢顧家兩不誤

2016-09-26 10:30:52 來源:大眾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在鄄城縣陳王街道西曹村的發製品就業扶貧車間,村民們正在整理頭髮。據了解,扶貧就業車間解決了企業用工貴的問題,能降低企業近40%的用工成本,同時也使勞動密集型産業得以發展壯大。在彭樓鎮的鑫冠帽業有限公司扶貧就業車間,繡花、縫帽頂、剪線頭,不同的工序由不同的人負責。

 

 

  在鄄城縣陳王街道西曹村的發製品就業扶貧車間,村民們正在整理頭髮。

  9月,菏澤市鄄城縣代堂行政村田地裏一片農忙的景象,然而這與村民張俊英關係並不大,早上8點半,這位老人像往常一樣穿過一條小村路,到隔壁的精準扶貧就業車間,給發製品廠製作假發,一天下來,能賺20多塊。張俊英是菏澤市93.8萬貧困人口中的一員。作為山東扶貧任務最重的地市之一,菏澤市以“一戶一案”精準扶貧為基礎,以“一村一品”産業扶貧為根本,以“一人一崗”就業扶貧為關鍵推進扶貧工作,2014年、2015年兩年實現減貧43萬人,確保2018年底,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當計件工月賺600元

  敢買雞蛋吃了

  代堂村村民張俊英把已經燙好的假發從木棍上取下來,湊夠了12條將它們用皮筋穿在一起,她就賺到了0.24元錢。在她旁邊稍微年輕一些的婦女,則是把一條一條假發編成小辮。“我手慢,不跟年輕人一樣,一天差不多領上20來塊錢。”張俊英每天都來上工,算計著一個月下來能賺600塊左右的收入,她咧著嘴笑起來。

  對張俊英來説,車間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她的生活。張俊英和老伴一直生活在黃河灘區,這裡一向被認為是貧困戶的“窮根”,雖然加固的大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水患,可地形限制帶來的交通不便,使産業難以進駐,跟大多數黃河灘區的村民一樣,張俊英一家四口只能依靠種地和打零工為生。灘區多沙質土壤,一年下來,純收入只有6000塊左右。但對於像張俊英一家一樣的世代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來説,種地仍然是無法放棄的生活來源。

  可這勉強維持的溫飽,被老伴突然的癱瘓打破了。2010年,異地搬遷到代堂行政村之後,他們把地給了兒子分了家。張俊英曾經嘗試養羊,可有一天放羊,張俊英被羊拉倒摔了個跟頭之後,就放棄了。2014年後,張俊英和老伴就靠著低保和每月的老年人補貼生活,兩個人加起來,每年只有4000多塊。為了省錢,她和老伴就在門前種菜吃,兒子和女兒給她送錢,她很少留下,“他們有孩子要養,不富裕。”

  可張俊英沒想到,目不識丁的她,還會獲得工作的機會。2015年,經過摸底排查和村內公示,張俊英和老伴被確定為貧困戶,與此同時,張俊英家旁邊閒置的村地上,蓋起的廠房招計件工。村幹部介紹張俊英過去,考慮到張俊英的接受能力,給她安排了最簡單的拆裝工序。張俊英學了兩個多月,領到了第一份薪水。每月有了600塊左右的收入後,張俊英開始在市場買雞蛋吃,離家十幾米的路程,也能顧得上照顧老伴。

  一人一崗

  送崗到府

  張俊英是菏澤市扶貧工作的縮影。

  菏澤在精準識別中發現,全市55%以上的貧困人口具備勞動能力或部分勞動能力,但有的文化程度低,有的超過法定勞動年齡,有的因病因殘不宜外出打工,有的因照顧老人、孩子不能外出打工。為讓這部分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實現“掙錢顧家兩不誤”,菏澤實施“一人一崗、送崗到府”服務,增加他們的收入,減輕政府兜底壓力。

  鄄城縣地處黃河灘區,曾經是國家貧困縣,貧困人口分佈廣,迫切需要一條覆蓋面廣的脫貧路子。經過調查論證,張俊英所在的代堂行政村“扶貧就業車間”扶貧模式逐漸擴展到全縣,積極引導發製品、戶外傢具加工企業,利用村小學舊址、原村級活動場所和閒置民宅等,在村裏設置外協加工點,吸納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就業。入選的企業,也要滿足就業門檻低、老人婦女容易上手,並且保證就業人員每天至少有20元左右的收入,一般在60元左右,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據統計,僅鄄城縣扶貧就業車間直接安置和輻射帶動67603人,其中貧困人口27039人。

  與此同時,對於勞動能力強的貧困戶,他們從事的又是另外一種項目。比如,與張俊英簡單的勞動不同,代堂行政村村民張巧有一定的文化水準和技能,她分到的工序,則是把理順的假發編成一個個髮辮,每個髮辮的樣式還不重樣。依靠著每月2000多塊的收入,張巧在去年就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鄆城縣張營鎮百蔬園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每年可向市場供應無公害蔬菜15000噸,首先錄用的就是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一共帶動貧困戶530戶,貧困勞動力每天工資在60-100元。貧困戶年均可增收2.5萬-3萬元,很多貧困戶,實現了當年脫貧。而在鄆城縣郭屯鎮魏張樓村設置的蔬菜産業項目,以較低的價格租給有技術、有能力的種菜戶和貧困戶,所收取租金還可用於幫扶有養殖傳統和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

  扶貧企業人力成本

  能減少三分之一

  今年過年,鑫冠帽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郭瑞霞從青島回鄄城彭樓鎮老家探親,聽説鎮上要建扶貧就業車間,廠房由扶貧幫扶單位出資建立,還通了水電,企業不僅能直接進駐,還能免一年的廠房租金。今年3月,郭瑞霞就把青島的車間轉移到了彭樓鎮的就業扶貧車間。

  對於創業者來説,扶貧也能給企業帶來不少利益。“青島人力成本高不説,而且根本沒有年輕人願意幹人工活,有一批貨甚至因為人手不夠,差點延期。”郭瑞霞介紹,他們第一個月就從彭樓鎮招收了七八十個女工,企業的人力成本也因此減少了三分之一。

  據了解,扶貧就業車間解決了企業用工貴的問題,能降低企業近40%的用工成本,同時也使勞動密集型産業得以發展壯大。今年上半年,鄄城發製品産業稅收增長了32.4%,戶外傢具增長了136%,實現了脫貧攻堅與産業發展的良性互動。

  “這個車間長期都在這兒吧?要是沒了,我收入不就突然斷了嗎?”鄄城縣代堂行政村村民劉秋紅表達了自己的擔憂。而這也正是扶貧的難題。

  根據多方調查,鄄城縣選擇了發製品、戶外傢具、服裝加工等産業進行重點培植。規劃建設了4個發製品産業園。目前,鄄城縣發製品企業達到216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06家,吸納就業7萬多人。規劃面積107萬平方米的戶外休閒用品産業園正在建設,已有32家企業簽約入園。鄆城縣則大力發展光伏、鄉村旅遊等産業精準扶貧,全縣發展露地菜面積22.3萬畝、蔬菜大棚3.2萬畝、食用菌大棚1120畝、果樹1.1萬畝。通過“一村一品”強化産業支撐,確保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人人有崗位、四季有活幹。

  不光收入增加

  觀念也發生了變化

  對於不少貧困戶來説,扶貧企業給他們帶來的,不光是經濟收入的提高,還有觀念上的變化。

  在彭樓鎮的鑫冠帽業有限公司扶貧就業車間,繡花、縫帽頂、剪線頭,不同的工序由不同的人負責。劉秋紅從計件人那裏領了一筐成品太陽帽,做剪線頭的工作。然而此前,卻沒有一家工廠肯收留她。由於腦血管破裂,劉秋紅左腿沒有知覺,加上先天身體矮小,行動和能力都有很大的局限,有的工廠負責人一看就堅決表示不接收。再加上要照顧婆婆和孩子,劉秋紅無法到很遠的工廠打工,家裏的重擔只依靠打零工的丈夫,有時一個月接不到活,家裏就沒了收入。

  而如今,每天8個小時靠在這裡幹活,按照計件工資,一天能賺60多塊,這讓她對生活充滿了希望。“你看我也能幹點活賺錢,是吧?”劉秋紅抬頭咧著嘴笑,又繼續工作。對劉秋紅來説,最重要的是她學到了一些手工技能,這讓她覺得,自己也有了些本事。而村民張巧也憑藉著制假發的手藝,當上了就業車間的負責人,培訓新來的村民做工。“扶貧就業車間,在增加了貧困群眾收入的同時,增強了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培養了一批經濟能人和技術能手,由‘輸血'變為‘造血’。”鄄城縣相關負責人説。

  郭瑞霞介紹,實際上,企業與村民的磨合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成本。郭瑞霞記得,最初招工時,雖然來的人多,但是隨意性特別大,有人幹了一會兒不請假就走了,有的婦女看到別人做得比她快,還會勸他們“慢一點”,甚至有的車間的村民,還很容易出現“抱團”和鬧矛盾的情況。“非常難管理,他們缺少技能,上手慢一些,品質也不好,讓他們返工,有的就發脾氣。”郭瑞霞説。

  後來郭瑞霞也制定了制度,並逐字逐句向他們解釋,比如有事不來做工要請假,品質不好要無償返工。“對長期在家的村民來説,需要有個過程適應企業的管理。”郭瑞霞説,現在來做工的村民多數已經向著自律、集體化的方向發展,甚至有的村民開始比誰做得又好又快。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瑋)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