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京津冀中秋餐桌的“德州味道”

2016-09-17 11:10:4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走上京津冀中秋餐桌的“德州味道”---。

    新華社濟南9月16日電題:走上京津冀中秋餐桌的“德州味道”

    新華社記者葉婧

    自從日曆翻到了九月,在山東德州鄉村廚房地方特産銷售中心的“85後”姑娘王敏就開始格外忙碌。打開她的微信朋友圈,裏面幾乎全是她起早貪黑為中秋節備貨、發貨的照片和小視頻。

    “為了送貨,小車被我用出了拖拉機的感覺。”王敏在朋友圈裏寫道,配圖是一輛後備箱、後排座椅甚至副駕駛都塞滿了德州扒雞、保店驢肉、樂陵小棗等各式各樣德州特産的小轎車。

    事實上,從進入7月份開始,王敏就已經為中秋節忙活開了。“咱德州的特産價廉物美,平均一件的價格一二百元,特別受各地客戶尤其是京津冀地區客戶的追捧。”王敏説。

    德州自古就有“九達天衢、神京門戶”之稱。根據2015年印發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德州被列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城市,也是山東唯一納入規劃的城市。

    王敏告訴記者,過去,在她手裏買德州特産過中秋的京津冀客戶,多是在外工作的德州老鄉;如今,越來越多素不相識的京津冀消費者,愛上了地地道道的“德州味道”。

    “之前我都是按朋友要求備好貨,等著他們開車來拉走,可現在很多不認識的客戶,通過線上支付、快遞到家的方式購物,平均一天就有100多件貨賣到京津冀地區。”王敏説。

    春江水暖鴨先知。作為山東省樂陵市朱集鎮李虎馬村的一名普通棗農,宋偉最能夠體會樂陵小棗走上京津冀消費者餐桌帶來的好處。

    樂陵是著名的金絲小棗之鄉。宋偉家有400多棵棗樹,今年産量為每棵15公斤-20公斤。

    “因為我賣的都是鮮棗,過去幾乎沒向京津冀地區供過貨,今年可大不一樣了,有30%以上的棗通過快遞賣到了北京、天津。”宋偉説,受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電商、物流發展的影響,前幾年曾一度面臨“價低賣難”困擾的鮮棗,今年不僅銷售量比去年提升了六七成,每公斤還能多掙一兩元。

    記者從樂陵市有關部門了解到,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樂陵金絲小棗直接對接了北京、天津等地20多家超市,並與北京新發地等大型農産品專業批發市場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在京津冀地區的市場銷量增加了20%。

    在德州,從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受益的不只是棗農。作為農業大市,德州素有“山東北菜園,京津南菜園”的美稱,德州扒雞更是當地的一張名片。山東德州扒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崔貴海告訴記者,目前,僅北京地區,就已有80余家加盟店,大型賣場、餐飲酒店、便民超市也全線鋪開,年銷售額4000多萬。

    “今年中秋銷售季,北京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了29%,河北、天津新開發市場同比增長了48%。”崔貴海説。

    崔貴海、王敏、宋偉等人的忙碌,換來了大量“德州味道”走上京津冀消費者的中秋餐桌,在天津做木材生意的譚睿就是其中之一。今年中秋,他從王敏那兒訂購了近130件德州扒雞和樂陵小棗,打算和月餅搭配在一起作為中秋節禮物分發給公司員工。

    “不能每年都只發月餅吧?現在京津冀都是一家人,我請員工們嘗嘗老家特産也是一點心意。”譚睿説。(完)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