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陪購師靠陪購吃不飽飯 工作強度大逼退一批從業者

2016-09-13 10:31:38 來源:大眾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近日,“陪購師”這三個字又見諸報端:在太原,商場內出現了一群30多歲的女性,以“陪人逛街”為職業。對於專業的陪購師,比如王真這樣的資深色彩顧問,在陪購中也會遇到問題:體力需求大,産生逛街疲勞和審美疲勞等等。

  近日,“陪購師”這三個字又見諸報端:在太原,商場內出現了一群30多歲的女性,以“陪人逛街”為職業。在濟南,陪購師卻並不是新字眼,也並不是新職業。在2000年左右,濟南就出現了第一批陪購師,只不過,用從業者的話來説,這個行業在濟南一直沒有火過。現在這個職業仍然存在,但靠它吃飯,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職業:濟南陪購師走在全國前端

  打開濟南的各大分類資訊網站,輸入“陪購師”的關鍵詞,跳出來的結果寥寥幾條,沒有像北上廣等城市那樣的“專業陪購”、“個人陪購”的結果,搜到的只是“色彩顧問”的新名詞。

  “買買買”對有些女性來説是樂趣,她們有那種天賦,如同眼睛中裝了雷達和定位系統,會在眾多的品牌中迅速找出適合自己的那套。對有些女性來説,這不是樂趣,而是恐懼。這些女性也愛逛街,也希望打扮時尚靚麗,卻並不清楚自己的風格,也不知道哪個牌子適合自己,這個族群絕非少數。

  如果有人能幫著找找自己的風格,幫忙在商場裏把“寫著自己名字”的衣服帶回家,那豈不是太棒了?這就是陪購師興起的背景。2000年左右,北京出現了第一批“陪購師”,他們的職責就是陪人逛街,通過為顧客推薦衣服、化粧品、配飾等,幫助顧客改善外在形象。

  在2002年、2003年左右,陪購師在北京一度火爆;在2005年、2006年左右,陪購師又在廣州、深圳等城市火了起來。

  在這股風潮中,濟南雖是個不時尚的城市,卻走在很前面:2000年左右,一批從北京學成的陪購師回到濟南,也把這個時髦的行業帶回濟南。

  困境:專職陪購師養不活自己

  高級形象設計師王真,就是濟南的第一批陪購師。包括她在內,濟南的第一批陪購師大約有10人左右,他們出現在當時濟南最時髦的商場貴和、銀座,開始為這個新行業開疆僻壤。

  “當時,我們甚至比各個牌子的導購還熟悉他們的牌子。”王真説,銀座、貴和有哪些牌子、風格是什麼,什麼時候上新,她都了然於心。因為這是一個陪購師的基本職業素養,“陪購師就應該是如同長在商場裏一樣。”

  “陪購師這個行業,在濟南就一直沒有火起來過。”曾是濟南早期的陪購師之一,現在早已轉行的方女士説。

  讓做過陪購師的人分析這個行業在濟南火不起來的原因,答案很一致:如果以“陪購師”為職業,專職幹這個,根本就養活不了自己。於是,這個行業裏也産生了這樣一種反思性問題:什麼樣的人能做陪購師?答案是沒有經濟壓力,以此為興趣,幹著玩兒,還能繼續下去。

  當時陪購師的費用已經不低,每小時在200元左右,但客戶卻很少。“真的有需求者,有希望你能幫她逛街,幫她買東西者,但量太少,換句話説,讓人陪購,沒有在濟南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和習慣。”王真説。

  比如在北京、廣州、深圳等陪購師曾經火起來的城市,有被陪購習慣的女性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且認為購買這種服務是值得的。有需求、有市場,這才會成為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行業。

  方女士有朋友在廣州就是陪購師,現在仍在從事這一行業。方女士説,她的朋友都不用開工作室,每天陪購行程安排的滿滿的,朋友本人,也如同長在商場中一般,按一小時500元計算,一月收入3—5萬元不在話下。

  萎縮:工作強度大逼退一批從業者

  在濟南,陪購師的族群在漸漸縮小。市場動力不足之外,還因為陪購師屬於工作強度很大的一項工作。

  “就如同導遊一樣,聽起來似乎很美,一邊陪別人逛街,一邊也自己順便看看衣服。”濟南白領李瑤曾做過兼職的陪購師,沒堅持多長時間,她就退出了。

  李瑤告訴女報記者,當初剛剛聽朋友提起這個職業時,覺得特別美好:本身她自己非常愛逛街,對濟南商場的各大品牌也了然于胸,如果能以此為職業,賺點零花錢,有一種把興趣當做職業的感覺。

  現實總是骨感。第一個客戶就讓李瑤吃不消了。李瑤的第一個客戶是位40歲的女性,她希望能買到一套相對得體,又有點小時髦的衣服。

  帶這位客戶在一家商場幾乎逛遍了之後,仍然沒有買到合適的:“真正從業了,你才發現,你所謂的時尚,可能只是適合你自己,別人未必認同。”李瑤説,除了時尚價值觀的不一致,真正實現購買,還有價格的因素、對方身材的因素,它不是你想像的一樣,把衣服搭配好看了對方就會買賬。

  這一次的經歷,最後都讓李瑤産生了這種感覺:不收客戶錢,趕緊結束這次陪購。

  對於專業的陪購師,比如王真這樣的資深色彩顧問,在陪購中也會遇到問題:體力需求大,産生逛街疲勞和審美疲勞等等。

  現狀:靠口碑推薦的“熟人經濟”

  目前,濟南也有兼職陪購師,但並不佔多數。更多的專業陪購師都已經轉型:向色彩顧問轉變。開設工作室,主要幫助客戶認識自身形象,從而學會穿衣打扮,陪購,只是服務的一部分。

  有很多色彩形象工作室,甚至會將陪購作為一種對客戶的回饋,贈送給一些VIP客戶。

  目前,想在濟南成為陪購師,也並不需要“持證上崗”,在上崗時,用戶也不會考察你是否是有證,當然,記者也了解到,目前並沒有專門的“陪購師證”。

  所以,在業界,成為陪購師還是靠的口碑,也就是口口相傳的推薦。“在濟南,不僅是陪購師、形象設計師、包括化粧師在內,靠的都是實力和口碑。”王真説。

  記者也了解到,濟南人在選擇“陪購師”上還是相對謹慎的。他們不會隨便在網上就找到一個陪購師來陪購,而是會從熟悉的色彩形象設計工作室中,找熟悉的人陪購。即使不認識這種專業人士,也會找人幫忙推薦,在熟人圈子裏找到合適的陪購師。

  “濟南的圈子相對小一些,真正有陪購需求的還屬於小眾,他們以女性為主,年齡在35歲—45歲左右,有購買力,所以,這種非大眾消費推動的還是熟人經濟。”濟南色彩從業者章女士説。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