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個人資訊被數據販子倒賣 詐騙愈發“精準"

2016-08-26 14:33:20 來源:大眾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酷我資料網站上也有部分不法分子兜售個人資訊。隨著科技社會的快速發展,個人資訊洩露現象越發嚴重,除了線下的交易,貼吧、資訊平臺都存在資訊倒賣的情況,而資訊洩露不僅侵犯了個人隱私,甚至威脅到臨沂市民的人身財産安全。


網站上按照行業類別進行兜售個人資訊。


酷我資料網站上也有部分不法分子兜售個人資訊。

  隨著科技社會的快速發展,個人資訊洩露現象越發嚴重,除了線下的交易,貼吧、資訊平臺都存在資訊倒賣的情況,而資訊洩露不僅侵犯了個人隱私,甚至威脅到臨沂市民的人身財産安全。

  現象 業主、學生等個人資訊網上均有售

  25日,記者找查後發現,網路成為個人資訊洩露的重災區,貼吧、資訊平臺都存在資訊倒賣的情況。在趕集網和58同城,只要輸入“手機號”便會出現一系列相關資訊,而資訊倒賣便“藏匿”其中。不法分子多數只有“可用電話資訊”寥寥幾個字,然後便是聯繫方式。

  除了趕集網、58同城資訊平臺外,還有不少是“隱匿”在貼吧中的資訊倒賣行為。經多方搜尋,記者找到一個名叫“酷我資料網”,該貼吧以行業、省市、教育等通訊錄資料交流為名,行資訊倒賣之實。記者瀏覽發現,貼吧內出售的資訊也包羅萬象,除了各行業企業聯繫方式外,中小學生及學校電話、車主數據、保險公司客戶電話,甚至連理財公司vip電話也有。

  另一家名為“客戶資訊網”的平台資料更是豐富,該網站主要分為工商、車主、行業、名片、業主和特種資料。其中,工商資料300元起,車主資料通常200元起,行業資料300元起,名片資料100元起,業主資料需要面議。每個版塊都按照地域不同整理成不同的表格,頁面上也會上傳一部分聯繫方式,如果想獲取全部的聯繫方式則需要聯繫預留的電話或者QQ號。

  暗訪 臨沂小區個人資訊大部分可以買到

  購買的資訊真實嗎?每條資訊的價格又是多少?25日,記者聯繫到了一名銷售臨沂小區業主名單的資訊仲介。該資訊仲介偽裝在一農産品批發平臺,網頁刊登了一篇體育新聞,只在網頁正中間留出空白,詳細寫了聯繫電話、QQ與微信號碼。

  記者撥打該號碼時發現該號碼顯示歸屬地為廣東省廣州市,多次撥打接聽後,記者表示想購買臨沂小區業主的資訊,對方很是謹慎,稱業主、學生等號碼均有,不過需要加微信或者QQ詳談。

  記者加上了這名仲介的QQ。“找我買資訊的人太多,網頁上刊登的微信和QQ號已經加滿人了,臨沂大部分小區的資訊我們都有,不過可能不是那麼全。”該工作人員説。

  記者以中丘路與平安路交會處附近一小區為例,該工作人員稱該小區登記比較全面,隨後發了份該小區業主表格資訊截圖過來。這個表格裏詳細登記了該小區內業主的姓名、性別、電話、身份證號,甚至連居住的樓號也有詳細標注。記者隨意選了一個電話撥打過去,發現該電話業主確實是住在該小區就連身份證號碼也是對的。

  “業主資訊稍微貴些,2個樓盤1000人的500元起售,如果買的多,5個樓盤5000人的1000元,需要更多價格還可以再商量,另外,也可以指定樓盤。”該工作人員説。

  當記者詢問這些資訊如何收集時,該工作人員並未回復,只是表示“每個小區的資訊我們都定時更新,保證真實有效。”

  除了業主資訊,學生的資訊也可以購買到。記者聯繫了另一家銷售學生資訊的資訊仲介,該仲介表示3萬高中學生名單只需要300元,平均一條資訊才1分錢。

  內幕 業主資訊被多次販賣,最貴10元一條

  究竟是誰洩露了業主的個人資訊?是怎麼洩露出去的?近日,記者找到了一名裝修公司的老闆張先生,聽他講述其中的內情。

  張先生説,裝修公司一般通過售樓部和小區物業購買業主的資訊資料,第一手資料在售樓部,被賣得最貴,最開始10元錢一條,或者5元錢一條,隨著資料逐漸被賣給多家裝修公司,就越來越便宜了,降到1元一條,或者幾百元一份,一份資料裏面有成千個業主的資訊。最便宜的是物業這個環節,此時業主資訊該賣的已經都被賣掉了,只有0.5元或者0.2元一條,別墅貴點能賣到2元錢一條,不過物業手上的資料最齊全,還是有裝修公司的需要。

  張先生稱,裝修公司有專門的業務員從售樓部、物業公司買資料,而且售樓部、物業公司對外極為謹慎,必須是要熟人推薦才會賣。

  另外,據張先生介紹,有時就算有熟人介紹,也不一定能拿到資料,裝修公司業務員首先得想辦法和售樓部的置業顧問或者物業工作人員拉關係,請吃飯,買兩包煙,只有讓他們放心了,才敢賣資料。

  個人資訊洩露後等著你的都是“套”

  剛買了房,就不斷有裝修公司打來電話;孩子剛出生,各種母嬰用品的推銷電話便不斷響起……這些市民也許都司空見慣了。採訪中,九成市民表示接到過各類推銷和詐騙電話,對方甚至能清楚地説出姓名、學歷、身份證號等。

  推銷:涉及房産、理財等

  市民李女士經常接到各類推銷電話,讓她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去年沂河路與沂州路交會處一新開發樓盤的商鋪推銷電話。李女士説,剛開始打第一個電話,她就拒絕了,但是推銷員很執著一個勁地打來電話,弄得她有些煩,直接把電話給挂了,隔了一天的時間,又有一個推銷員打來電話,第三天又有推銷員打來電話……

  網友“斷了線的風箏”説,他自從買了輛新車後,經常接到汽車保養的電話,此外還有理財、股票及裝修電話等。

  詐騙:冒充領導、公安等

  前段時間,經常有冒充領導的詐騙電話騷擾朱女士。朱女士接聽手機後,對方説:“小朱啊,你下午來趟我辦公室啊。”對方是南方口音,知道小朱的名字,小朱一聽就知道是騙子故意和對方打“太極”,對方發現小朱不上當,隨即把電話挂了。

  網友“小葉”前幾天接到自稱是“公安局”的電話,對方稱她的信用卡欠款好幾萬,如果不及時還款就要産生不良記錄了,對方核對了“小葉”的身份證號及家庭住址都正確無誤,“小葉”信以為真都準備好打款了,幸好姐姐發現戳穿騙局。

  現在網購火爆,詐騙集團也看中這點,經常會發短信稱:“有包裹未簽收,請儘快簽收”這類短信,如果包裹多的網友可能會被混淆。

  除此以外,還有冒充電視臺某綜藝節目發短信,或者積分中獎,或者是謊稱孩子被公安局抓了,要求父母儘快籌錢贖人,市民在接到這類短信後,不要輕易回復。

  奇葩詐騙手段:王寶強借錢

  騙子的詐騙手法也推陳出新,時常借助熱點新聞進行詐騙,比如最近王寶強離婚案受到廣泛關注,就有網友收到騙子的短信:“你好,我是演員王寶強,我最近離婚了,資産全部被轉移走了,身無分文,手機被我拿去賣了,現在只能找人借了個手機隨機發資訊給你,你能不能借我5000塊錢,打到支付寶,事後十倍奉還!”

  裏約奧運會還沒開始,就有詐騙短信稱是“裏約奧運官方指定投注網站”,而在女排奪冠後,又有網友收到詐騙短信。

  市民劉先生也爆出自己收到的奇葩詐騙短信,短信有劉先生的名字內容很簡單:“你老婆出軌,好好看看當時錄影吧。”後面附有一個網址,而點開網址後,想看視頻需要輸入銀行賬號,這樣一來,銀行卡裏的錢輕而易舉就被取走了。

  專家觀點

  經濟利益係資訊洩露助推力

  在當下,個人資訊洩露越演越烈,歸根結底是受利益的驅動。臨沂大學傳媒學院社會學教授王維義認為,經濟利益應該是資訊洩露的主要助推力。

  王維義説,經濟利益應該是它主要的助推力,當然其他層面還可以做深入的探討,比如説現在掌握資訊的一些機構管理上的措施不是很落實,網路上進行資訊公開叫賣的隱蔽性非常強,乃至我們無法追尋它的來源,再比如説商家有強烈對外進行低成本宣傳推廣的動力,所以就出現了資訊被泄漏的情況。但是經濟驅動一定是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才能遏制資訊的洩露?王維義認為,這個問題需要個人和各個能接觸到市民個人資訊的機構共同來遏制的。市民在填寫某些個人資訊的時候,某些可有可無的資訊完全可以不填寫,寫有詳細個人資訊的紙不能隨便扔掉,不要暴露在其他公眾地方。對於能掌握公民個人資訊的機構來説,管理制度要很有效,要有一定的保密措施,機構有保護個人資訊不被洩露的義務。記者 李暉 孫飛霞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