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砂川玄志郎研究員的研究小組通過小鼠實驗,開發出了一種主動性低代謝“休眠”誘導法。
松鼠和熊等冬眠動物進入冬眠低代謝狀態後,基礎代謝會下降到平時的1%至25%左右,通過減少能量消耗來熬過冬天的饑餓期。通常情況下,它們一旦從冬眠中甦醒即可開始正常活動。如果在人或人體器官能夠“冬眠”,就有可能解決目前難以做到的再生臟器長期保存以及重症患者的搬運問題。雖然已有證據表明,靈長類也能夠冬眠,但科學家們目前並不了解冬眠的機理。
在新的研究中,科學家發現休眠機理與冬眠代謝控制機理相同。他們研發出一種穩定的休眠誘導法。誘導小鼠休眠最大的問題是個體間的休眠表現各不相同,難以給出休眠的定義。研究小組測定每只小鼠的氧消耗量和體溫的變化,據此製作數理模型,並通過控制溫度和限制喂食的方法誘導休眠。結果發現可以在12攝氏度至24攝氏度範圍內以100%幾率誘導休眠。
研究表明,休眠小鼠在設定溫度不變情況下,實際體溫與冬眠動物類似,代謝也隨之下降。主動性低代謝是哺乳類動物長期進化所獲得生存技能。相關研究對再生醫療和急救醫療具有重要意義。(記者陳超)
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