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室裏的電子和反電子徑跡
大爆炸之後的138億年,宇宙仍然充滿各種天體,所有這些天體都是由物質組成的。既然物質都還在,那麼反物質都去哪了?
在近日于美國芝加哥舉辦的第38屆高能物理國際會議上,日本科學家對於為什麼現在的宇宙間充滿了正物質而非反物質,給出了一個解釋:中微子這種亞原子粒子在物質形態和反物質形態的表現不同。不過,他們也表示,還需要收集更多數據才能對此解釋進行確認。
為什麼宇宙中有物質?這是物理學中最大的謎團之一。恒星、行星、星系和星系團都是由物質構成的,植物和動物也是由物質構成的。本來這是極為自然的事情,但是另一種奇怪的東西出現後,我們就陷入了理解的困境,這種東西就是反物質。
根據我們對宇宙起源和反物質的了解,物質和反物質都應該是不存在的。因為,反物質具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當它和物質結合時,會相互湮滅抵消,並産生巨大能量(光子)。另一方面,物理定律表明,宇宙大爆炸産生的巨大能量應該創造了等量的物質和反物質。而問題就出現在這裡——按理説,等量的物質和反物質相遇,就會“同歸於盡”。可是大爆炸之後的138億年,宇宙仍然充滿各種天體,所有這些天體都是由物質組成的。既然物質都還在,那麼反物質都去哪了?
反物質是如何被發現的?
我們先從反物質的物理淵源説起。故事開始於1928年左右。當時,物理學正處於重大改變期。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闡述了引力的本質,以及當物體以接近光速運動時會發生什麼情況。而另一群物理學家正在發展量子力學,來描述粒子的行為。與此同時,英國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試圖將這兩者聯繫起來。
狄拉克提出了一個描述電子運動的數學方程式,即狄拉克方程。這是一個既具有量子力學特徵,又滿足狹義相對論要求的方程。在方程中,和電子共同存在的還有另一種粒子。它並不是傳統帶負電荷的電子,而是奇怪的帶著正電荷的電子——也就是電子的反粒子。
1931年,狄拉克預言了電子的反粒子即“反電子”的存在,他還進一步提出質子及其他粒子也應該有相應的反粒子。如果所有粒子都有反粒子,那麼就有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組成的物質,這種物質就是反物質。這是人類第一次意識到可能存在反物質。
其實早在狄拉克提出反粒子概念之前,反粒子就已經在實驗室裏留下了蹤跡,但被實驗物理學家忽略了。那時實驗室內探測帶電粒子徑跡的主要工具是“雲室”,雲室中高能粒子經過的路徑上會出現一條白色的霧,也就是粒子運動的徑跡。
在雲室內施加磁場後,帶電粒子會發生偏轉,産生彎曲的徑跡。一些科學家注意到,磁場中有一半電子向一個方向偏轉,另一半向相反方向偏轉。然而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電子只有一種,因此他們未曾想到那些反常的徑跡是反粒子造成的。
在狄拉克預言“反電子”之後,美國物理學家卡爾·安德森懷疑雲室中另一半的電子就是“反電子”,於是他開始做實驗來證明。1932年8月,他收集到了足夠的數據,正式確認“反電子”的存在,並將它們命名為“正電子”。
至此之後,反物質成為了物理學以及科幻小説的一部分。
如何找到宇宙中的反物質?
根據狄拉克方程,反物質會和普通物質遵守一樣的自然規律。在這種情況下,宇宙中的物質與反物質的含量必須相等,所以有可能存在“反物質星球”和“反物質星系”,但是我們如何找到宇宙中的反物質呢?
為了尋找反物質,天文學家將目標放在每時每刻轟擊地球大氣層的宇宙射線上。果不其然,1936年,科學家在宇宙射線中看到了正電子的身影。
2008年,科學家在銀河系中發現了一朵龐大但稀薄的反物質雲。它圍繞在銀河系中心附近,併發出伽馬射線。歐洲航太局的射線衛星觀測表明,這朵雲並不在銀河系的正中間,似乎是尾隨著某顆散發X射線的恒星。這裡的反物質可能不是宇宙誕生時遺留下來的,它們更有可能起源於恒星。這顆恒星周圍有一個黑洞,當恒星周圍的氣體脫離恒星,就會被黑洞“吃掉”,這個高能的過程將産生反物質。
不過,能釋放反物質的不只有恒星。平均而言,每一小時左右,香蕉會吐出一個正電子。這是因為香蕉中含有天然放射性同位素鉀-40。當它衰變時偶爾會釋放出一個正電子,而當正電子遇上第一個電子時,也會湮滅釋放能量,不過所釋放的能量是微不足道的。而事實上,我們的身體裏也有鉀-40,也會發生這一過程。但它們不能完全代表原始反物質,我們需要尋找的是更重的原始反物質粒子,比如反氦核。
可是自然界中沒有足夠的力量來産生一個反氦核,只有宇宙大爆炸才能做到。所以,如果我們發現像反氦核這樣的粒子,那麼接下來可能會找到更多的原始反物質,甚至是擁有很多反物質的宇宙區域。如果檢測到反碳核,那麼意義就更加重大了。碳只能在恒星的“核熔爐”裏形成,反碳核的現身,意味著太空中的某處存在“反物質星球”,這將是天文學一次偉大的突破。
反物質和物質是對稱存在的嗎?
2011年,阿爾法磁譜儀探測器被送到國際空間站,它是專門用來測量宇宙射線中反物質的數量和類型的。至2013年,阿爾法磁譜儀已經看到過40萬個正電子,但沒有發現其他種類的反物質。到目前為止,仍沒有證據表明原始反物質潛伏在太空某處。
所以只剩下一種可能:反物質和物質雖然是對稱的,但“性格”卻不一樣。
幾十年來,粒子物理實驗已經多次看到粒子與反粒子有不同的行為反應。這要從所謂的“弱核力”説起,弱核力是自然界的四大基本力之一,亞原子放射性衰變就是由它引起的。弱核力,加上引力、電磁力,它們共同控制著規模巨大的宇宙。剩下的一種是強核力。強核力的作用範圍很小,大約只有原子核般的大小。
1964年物理學家在研究K介子衰變時,發現K介子能自然衰變成反K介子,反K介子也可以衰變為K介子,但是這兩個過程發生的頻率卻不一樣。因此,一些科學家推測,宇宙在弱核力的作用下,也可能發生類似的情況——由於宇宙大爆炸時存在某些過程,更有利於物質的産生,或者説物質的産生頻率更快。導致反物質的量不足,物質的量過剩,而剩餘的物質組成了今天的宇宙。科學家給出的估計是每形成10億個反物質,可能就會産生十億零一個物質。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中進行的實驗加強了這個猜測,在面對弱核力時,物質和反物質確實有不一樣的反應。
科學家參考了對撞機的數據,估測宇宙早期可以産生多少反物質,可惜答案並不是科學家們所期望看到的。之前給出的估計是每形成10億個反物質的同時就産生十億零一個物質,這意味著宇宙剛誕生時差不多有一半仍舊是反物質。然而,根據實驗結果,宇宙剛誕生時的反物質品質只相當於一個普通的星系。顯然,這和科學家估計的情況有非常大的差異,説明反物質的研究任務還很艱巨。
宇宙到底有沒有另一半?有的話,它會在哪?反物質和物質為什麼會有不同的行為?宇宙誕生之初究竟發生了什麼?這些問題仍尚待解決。可見浩瀚宇宙對於人類來説,依舊深不可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