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自然-通訊》發佈一項研究結果,認為地幔中硫化礦物的氧化反應可能會誘發鑽石的形成。這項發現構成直接證據,證明鑽石可能是在地幔中硫化物之上成核而形成。
在各種地質構造中,鑽石通常是由地幔中流體和熔體形成的。鑽石中包裹的細小礦物和流體可以用於觀察地球內部深處發生的事情。硫化物在地幔中很稀少,但是在鑽石內含物中卻非常豐富。尤其是富含鐵和鎳的硫化礦物內含物(鐵鎳硫化物),比如磁黃鐵礦,常常能在鑽石的內含物中被發現,然而直到目前,沒有直接證據能解釋這一現象。
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的Dorrit Jacob 和他的同事使用“菊池傳輸衍射”技術,對從波札那來的一顆鑽石中的鐵鎳硫化物的微觀結構進行成像和測繪。使用這種技術,他們能分析出鑽石形成的歷史。他們發現位於地下320到330千米的上地幔處,從磁黃鐵礦到磁鐵礦的自然氧化過程能引發鑽石沉澱。隨著鑽石成核並圍繞內含物生長,它會將內含物包裹起來。研究者們指出,地幔中富含硫化物的局部位置會發生這種反應,並成為“鑽石工廠”。
在不同地質構造中鑽石有不同的形成方式,這項研究表明硫化物礦可能在鑽石形成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記者 佘惠敏)
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