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午,紀念首個“中國航太日”座談會召開。中國青年網記者 開可 攝
4月22日上午,在首個“中國航太日”到來之際,一場以航太老專家追憶中國第一枚運載火箭研製始末的座談會在中國航太事業發祥地——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簡稱火箭院)舉行。
今年的4月24日是首個“中國航太日”。這一日期源於我國首枚運載火箭長征一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的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國首枚運載火箭長征一號將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今年3月,國務院批復同意自2016年起,將每年的這一天設立為“中國航太日”。
“4月24日是個陰天,陰得挺厲害。到了晚上九點半左右,天上的濃雲突然就放開一條縫。那條縫不寬,但是能看見星星。這時候,發射指令就下來了。火箭從那雲逢中間穿了過去。”劉振財回憶1970年發射“長征一號”時的情景説。1970年,劉振財是七車間的總裝工人,曾乘專機押運第三級火箭到基地。
長征一號火箭總體設計室總體設計組設計員韓厚健、長征一號總體設計部火箭控制組設計員虞利章,百噸級(液體)火箭發動機主任設計師馬作新,長征一號副總工程師黃立德都在座談會現場追憶了長征一號的研發始末。
虞利章作為研製人員代表之一,曾在天安門廣場受到毛澤東接見。“今天航太人以70年代的良好開端為基礎,在航太征程上屢建奇功,明天我們將迎接新的挑戰,為航太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虞利章説。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載人航太工程首任總設計師王永志,中國科學院院士、火箭總體設計專家劉寶鏞,中國科學院院士、火箭彈道設計專家余夢倫分別回憶了以錢學森為代表的老一輩航太人為“長征一號”火箭研製無私奉獻、攻堅克難的故事。
座談會上還發佈了《啟航—我國第一枚運載火箭長征一號研製紀實》。該文集整理了29篇回憶文章,均為曾參與長征一號火箭研發的老同志親自撰寫或口述。
此外,在座談會上,火箭院“青年創新基金”同時發佈。記者了解到,“創新基金”定位於項目孵化基金,是用於資助一院青年員工圍繞國防科技、航太前沿技術等領域開展的具有前瞻性的課題研究的專項基金。(記者 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