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科學家揭露新生恒星“暴食”成長秘密

2016-02-27 09:35:49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台灣“中研院”天文所副研究員高見道弘與呂浩宇博士發現了引發新生恒星劇烈生長的“關鍵結構”。這一研究成果2月5日發表在美國科學促進會的線上期刊《科學進展》上。

  台灣“中研院”天文所副研究員高見道弘與呂浩宇博士發現了引發新生恒星劇烈生長的“關鍵結構”。這一研究成果2月5日發表在美國科學促進會的線上期刊《科學進展》上。

  過去天文學家認為,恒星從氣體塵埃雲中形成的過程,應該是通過持續緩慢且平穩的“吸積”。但觀測發現,穩定而持續的吸積事實上只能解釋新生恒星最終獲取品質的1%至10%。

  天文學家一向好奇其他90%至99%恒星生長的品質如何形成,恒星形成過程的實際樣貌究竟是什麼。

  高見道弘與呂浩宇所共同主導的研究,借由設在Subaru望遠鏡上的“偏極化日冕造影儀”觀測取得新生恒星周圍物質複雜結構的影像,發現這些複雜結構是引發新生恒星劇烈生長的關鍵,同時可能與行星形成相關。

  高見道弘、呂浩宇團隊鎖定4個距離太陽系約1500-3500光年、正在經歷爆發的原恒星系統為觀測目標。所觀測到的影像看起來與以往觀測所見的其他新生恒星完全不同。四個裏面有三個長著奇怪的尾巴,其中一個帶有旋臂結構,可能跟恒星周圍的物質流向有關。另一個展示了許多“突刺”一樣的結構,這種結構或許是因爆發過程中吹出的恒星風改變了拱星物質中氣體與塵埃的分佈而形成的。

  高見道弘介紹説,團隊認比較合理的一種解釋是和氣體雲間的重力交互作用有關。(記者何自力 柳新勇)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