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淩:被嬌縱的“小霸王”

2016-12-13 13:51:04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曹東勃 責任編輯:王雪 字號:T|T
摘要】當我們在家中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經常説“都是你的”“寶寶就是對的”,遂其心願、妥協讓步時,我們必須料到有朝一日,自己的孩子可能在校園霸淩事件中扮演邪惡的角色。

  當我們在家中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經常説“都是你的”“寶寶就是對的”,遂其心願、妥協讓步時,我們必須料到有朝一日,自己的孩子可能在校園霸淩事件中扮演邪惡的角色。

  在大學任教六年以來,每年都給大一新生上課。第一堂課,總免不了講些題外話,説説應當注意的入學適應問題。我通常是拿中小學作為對比的。

  從小學到大學,哪一個階段發生的打架鬥毆事件最多?肯定不是大學。但是,面和心不和的情況,在大學生的人際交往中客觀存在。因而,室友之間可能發生錘擊、鴆殺的犯罪行為,閨蜜之間會因為爭名奪利而“暗黑破壞”。相比之下,小學生的打架鬥毆只能算是“打鬧”。

  不過,最近一些地方發生的中小學生霸淩事件,讓我對自己每年都跟學生嘮叨的碎語,有了一點新的反思:它們真的只是“過分的玩笑”嗎?

  人們的習慣性思維時刻助長著這種惡劣局面:要麼篤定地以“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來否定小孩子純正向善之言行,甚至暗笑他們的“迂”;要麼就是一廂情願地以“浪子回頭金不換”“周處除三害”的掌故來為“小霸王”們開脫,甚至為其某些蔑視公序良俗的舉動站臺、張目。

  現代化歷史進程同步開啟了人類心態的年輕化。人們告別尚古非今的前喻文化傳統,滿臉皺紋不再等同於有智慧的人生經驗,知識和技能的傳播也不再只能口耳相傳。活力來自於青年,因而社會推崇青年、禮讚青年;青年又出自於童年,所以我們萌化童年、神化童年。“年輕人犯錯誤,上帝都會原諒”,小孩子犯錯誤自然更不必挂懷了,反而是老年人動輒得咎,承受“老而不死是為賊”的咒罵。

  權利的優先序向孩子傾斜,兒童逐步被特殊化以至於神聖化,成為一個備受推崇的群體,這一過程究竟是如何發生的?法國歷史學家阿利埃斯在其代表作《兒童的世紀》中有明確的結論。他認為,在前工業社會,孩子的成長環境其實與大人別無二致,他們不被認為是“珍稀物種”或特別值得呵護。人們對兒童也只懷有一種非常淺薄的情感,或可稱之為“溺愛”。兒童被認為是好玩的小東西,人們與兒童玩耍,就像與動物、寵物玩耍一樣。17世紀末開始,學校成為教育的普遍方式。這意味著兒童不再通過直接接觸和模倣成年人來學會生活,而與成人世界相隔離,開始與同齡人一起,接受專門的規訓。這種規訓,固然有對童年天真爛漫的破壞的一面,卻也是一個人完成社會化的必要過程。

  17世紀的洛克與18世紀的盧梭,在教育問題上就明顯提出了兩種截然相反的主張。《教育漫話》和《愛彌兒》,一個要通過系統訓練來培養紳士,一個要通過順其自然來呵護天性。但兩者的共識是,孩子需要被重視,孩子與我們不同。

  工業化生産、科技昌盛和醫學進步,既提高了人的經濟收入,也延長了人的平均壽命,並改善了人的生命品質。孩子不再被視為“家庭生産函數”的投入變數,而被賦予無可替代的自足性價值。家庭的重心逐步下移,一切圍繞著孩子來組織。這使得“溺愛”的量級,較之前工業社會有了明顯放大。

  人是社會動物,社會性是人的根本屬性。人成長成熟的過程,也是其社會化的過程,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對此過程共同負有責任。家庭是第一課堂,父母是第一教師。所謂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很多校園霸淩事件中的問題少年,往往在其家庭教育環節就缺乏必要引導,致使形成狹隘的自我中心主義。

  自我意識是人對自己身心活動的覺知,也是區分主體與客體、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自我與外物的重要標誌。只有當小孩子明確地説出“我”這個詞後,才表明瞭他不僅感覺到自身,更思維到自身,能夠將自身與外物區分開來,他才正式步入一個“我思故我在”的人的軌道。哲學家康得對這一標誌性事件的意義早有洞見,他説:

  “人從開始用‘我’來説話的那一天起,只要有可能,他就表現出他心愛的自我,並且毫無止境地推行個人主義,即使不是公開的(因為那會與別人的個人主義相衝突),也是隱蔽的,要用表面的自我否定和假謙虛在別人眼裏更可靠地為自己産生一種優越的價值。”

  正如康得所説,因為個人權利觀念作為一項重要的現代性價值被承認,那麼,自我的外在無限擴張必然可能導致加諸於人、劍拔弩張的後果——“與別人的個人主義相衝突”,因而需要社會化過程塑造其社會認知,形成尊重他人的基本觀念和平等待人的交往方式。

  當我們在家中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經常説“都是你的”“寶寶就是對的”,遂其心願、妥協讓步時,我們必須料到,有朝一日,自己的孩子可能在校園霸淩事件中扮演邪惡的角色。但是,縱使按照叢林法則,他也不會在社會化進程中永遠“旗開得勝”。

  説到底,頻發的校園霸淩事件顯示了兒童社會化進程中某一環節的破缺,父母難辭其咎。他們一方面熱衷於發嗲、裝嫩,拒絕讓孩子成長、斷奶,另一方面又篤信圓滑市儈、強權即公理、擺平即水準。他們從小就對孩子誘之以利,而不是曉之以理,道破利害而不是申明原則。他們追求華而不實的表像,早早地把孩子訓練出流利的成人腔,卻絲毫不懂得尊重他人。這種看似離譜的錯亂無時無刻地發生。因為家庭教育失敗導致的校園霸淩事件,很多最終只能以“力爭達到多方認可的結果”不了了之。

  一個大學生,其人格的養成和性情的型塑差不多已完成。大學的思想工作做得再好,也替代不了中小學在未成年人品德培育方面潛移默化的影響,那是從源頭的疏浚與治理,也涉及更多教育主體的協同。從這個意義上説,中小學的學生德育和心理疏導工作,應當得到全社會更多的關注和支援。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