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時隔四年年中重啟28天期逆回購 你讀懂了嗎?

2016-09-15 08:44:59 來源:新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週二,央行進行了700億7天期、300億14天期和600億28天期逆回購,其中28天期為2月5日以來首次操作。

圖説:資料顯示,2013年以來,28天期逆回購一般都在臨近春節期間發行,用於平緩跨節資金波動。CFP

  時隔四年,央行首次在年中重啟28天期逆回購操作。央行28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2.55%,上一次(2月5日)28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60%。

  資料顯示,2013年以來,28天期逆回購一般都在臨近春節期間發行,用於平緩跨節資金波動。因此,在現在這個時點重啟28天期逆回購,市場上少不了各種解讀。

  比較主流的觀點認為,央行這是繼續“鎖短放長”降杠桿。市場人士分析,重啟28天期逆回購,體現了央行以長換短,綜合抬高市場杠桿成本,倒逼機構主動去杠桿的指導意圖。近期,央行在公開市場的組合操作,以及“三會”在産品端的監管新政,都傳遞著明確的去杠桿意圖,這有可能導致未來資金面的波動加劇。

  這已是央行近期第二次重啟相關逆回購操作。8月24日,央行在公開市場重啟14天期逆回購,此前,14天期逆回購已“缺席”逾半年時間。作為比7天期逆回購期限更長的流動性管理工具,14天逆回購的重啟就被認為是央行有意拉長流動性調控期限,雙管齊下穩定資金面。

  對於市場的解讀,央行副行長易綱8月26日正面回應,稱14天期逆回購只是多了一個選擇,它的推出會更有利於市場的發展和流動性的充足。他同時強調,現在整個市場的流動性是充足的,央行會繼續採用公開市場操作等一系列措施保證市場流動性的充裕和平穩。

  也有觀點認為,加大逆回購的投放是央行溫和去杠桿的手段,在保證資金面整體充裕的情況下抬高資金成本,以達到引導機構去杠桿的同時不引起資金面大幅波動的目的。或正是因為14天期逆回購等加大逆回購的措施並未達到預期效果,央行才會在中秋節前重啟28天期逆回購,這明確提示,不可對後期資金面過於樂觀。

  事實上,對於不必期待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這一資訊,市場在14天期逆回購重啟時應該已經接收得比較清晰了。國泰君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林採宜當時分析,央行的動作可能希望達成三方面的目標。

  其一, 提高市場的資金成本,適當降低債券市場的流動性,也就是學界所稱的“債市去杠杠”。最近半年以來,由於宏觀經濟預期悲觀,市場風險偏好下降,理財市場再次出現資産荒,利率債成為市場資金追捧的投資品種,越來越多的資金流入債市,債券市場活躍度空前,杠桿率在不斷提高;數據表明,目前隔夜拆借的交易佔比已經超過90%,過度的流動性導致央行擔心債市泡沫。

  其二, 穩定市場的利率預期。今年以來,市場利率逐漸下行,目前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降至2.73%,1個月同業存單收益率已經跌破2.5%(8月24日為2.43%),而且利率下行的預期仍然市場蔓延,這種預期部分導致了人民幣資本外流的壓力增大,自從去年811匯改至今,人民幣兌美元已經貶值9%,人民幣兌一籃子匯率走勢的CFETS指數,也由年初的100左右降至目前的94附近,貶值近6%。目前,人民幣匯率波動中樞仍然存在下行壓力,美元加息預期強化的國際金融環境下,為了緩解國內資本外流的壓力,必須在國內金融市場上穩住人民幣利率水準,目前,逆回購利率已經是貨幣市場的利率風向標。

  其三, 化解下半年人民幣準備金率下降、流動性進一步寬鬆的預期。從2015年2月以來,我國大型商業銀行和中小型的存款準備率分別下降了13%和23%,目前處於17%和15%的水準,仍然遠高於國際銀行業的平均水準,在宏觀經濟增長乏力的環境下,市場對央行進一步降準的政策舉措存在比較強烈的預期。這時候,推出較長期限的逆回購,將從某種程度上淡化央行下半年繼續降準的預期。通常而言,逆回購在釋放流動性方面的功能類似于降低準備金率,只是整體規模較小,而且,通過各種期限逆回購的交替使用,還可以令資金的投放更加靈活、週期調節的節奏更加精準,比起降準這種剛性的寬鬆貨幣政策,逆回購的政策較為柔性。(據上海觀察)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