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空調屋吃葷菜待遇不比人差 一隻蛐蛐可賣4.5萬

2016-08-18 18:03:25 來源:大眾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夜間的姚村燈光市場,村民和收購商正在交易。周傳喜坦言,蛐蛐參鬥之前,首先要改善伙食,“要改吃葷料,主要是風乾的蝦蟹肉和雜糧一起打碎。

  在燈光下辨別蛐蛐的品質優劣。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曉科 攝

  夜間的姚村燈光市場,村民和收購商正在交易。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曉科 攝

  每年進入8月,位於曲阜西北部的姚村鎮便迎來一年中最熱鬧的時節。作為蛐蛐主産地,姚村的燈光市場聞名全國,每年都有數百計的收購商會集於此。據初步統計,不足兩個月的時間內,在此交易蛐蛐的金額高達千萬元。蛐蛐帶來的豐厚利潤,讓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到捉蛐蛐的大軍之中,也催生了蛐蛐經紀人這一新興職業。

  千米燈光市場交易熱鬧如廟會

  16日晚上9點,一場急雨過後,位於曲阜西北部姚村府前大街的千米路面上燈光閃爍,一張張方桌整齊地分佈在道路兩側,好似要開始一場隆重的演出。伴隨著一陣陣的發動機聲,懸挂著各地牌照的轎車陸續駛來,操著不同方言的人們從車內走下。

  50歲的天津人劉建剛在一張長條桌前坐定,不慌不忙地把一個安裝了三腳架的探照燈固定在桌面上,之後一支細長的竹籤銜在嘴上,悠閒地玩起手機。

  在村民們口中,劉建剛這些外地人被稱為“蟲老闆”,每年進入八月份後,他們從四面八方趕到這個偏遠小鎮,多達數百人。“20年了,每年入秋前後都會到這裡住上一個多月。”多年在蛐蛐行當闖蕩的劉建剛認為,姚村蛐蛐皮厚、好鬥、耐力強,在全國品質上佳,“説起姚村的燈光市場,玩蛐蛐的人哪有不知道的?”

  一個普通的小鎮如何成了蛐蛐的交易“聖地”?多年從事蛐蛐交易的姚村人李之湖認為,這都是姚村特有的水土造就的,“姚村地勢平坦多良田,雨水適中,自古以來村民有麥收後種玉米的習慣,這為蛐蛐提供了絕佳的生長環境。”

  晚上10點半,燈光市場千余張方桌上,早已坐滿了蛐蛐收購商,大量頭戴探照燈、身穿長褲長褂,手提方形竹籃的村民不斷向此會聚,燈光市場真正忙碌起來。身穿一件紅色外套的孔德貴背著一個單肩包,笑瞇瞇地走到一張方桌前,“正宗的大白牙,出個價?”説話間,孔德貴將一個圓形白色瓷罐遞上去。“2000塊。”操著東北口音的收購商打開瓷罐上方的鐵蓋看了一眼,眼睛頓時亮了起來。老孔點過頭後,20張嶄新的百元大鈔遞到他面前。

  晚上11點,燈光市場仍是一片熙熙攘攘的熱鬧景象,近10米寬的路面變得有些擁擠。交易之餘,一些讓人心動的消息也在人們口中傳播開來。“前兩天,一隻‘青翅’賣出了3萬的高價。”一位頭髮花白的村民被五六個人圍在中間,人群中不斷發出感嘆聲。

  捉蟲練絕技,聞聲30米定方位

  “蛐蛐又叫百日蟲,普通蟲能活八九十天,但咱的蛐蛐能活過110天。”生長週期和壽命決定了蛐蛐的品質,這也是為何姚村蛐蛐聞名全國的原因。如何辨別一隻蛐蛐的品質優劣呢?具有多年經驗的村民賈海龍説,首先要選擇兩條尾巴的,“兩條尾巴的是公的,三條尾巴的是雌的,公蛐蛐好鬥。”根據身體顏色,蛐蛐又被分成紫、黃、青三大類,據此又被細分為紫黃、淡紫等多個小類。除顏色外,蛐蛐的體形和獠牙也是兩大辨別標準,“頭大、獠牙寬大,身形和大腿粗壯的一般為上品。”

  “逮蛐蛐的學問大著呢,一聽二看三動手,都是學問。”李之湖告訴記者,玉米地是蛐蛐的集中地,捉蛐蛐的人必須要輕手輕腳,一般要先蹲在地頭聽。“耳力非常重要,能從十幾種叫聲中辨別出蛐蛐的優劣就算出師了。”李之湖神秘地説,“好蛐蛐不喜叫,一般一天就發幾聲。”經過多年的練習,李之湖能夠聽到30米,“30米內,蛐蛐叫一聲,我能把它圈定在一米之內。”面對記者的讚嘆,李之湖擺著手説,他這點本事不算啥,“高手能聽到一百米。”

  交易之前,蛐蛐多需要在村民家中短暫寄養,如何照料好它們也是大有學問。“我家裏專門騰出一個房間,空調始終保持在26℃—28℃之間。”多年經營蛐蛐的周傳喜告訴記者,蛐蛐的飲食大有講究,首先蛐蛐不能脫水,一定要保證足夠的飲水。“鮮玉米把皮剝開,留下小小的芯喂給它,現在有了用大豆等五穀雜糧做成的飼料粉,和成糊狀後再喂。”

  周傳喜坦言,蛐蛐參鬥之前,首先要改善伙食,“要改吃葷料,主要是風乾的蝦蟹肉和雜糧一起打碎。”為了激發蛐蛐的鬥志,有時甚至還要為它提供與雌蟲交配的機會。

  産業催生經紀人,戶均月入三五萬

  伴隨著蛐蛐市場的擴大,目前已在魯西南形成了以曲阜、兗州、寧陽為中心的交易地,蛐蛐經紀人這一新型職業也在交易中發揮著不小的作用。“目前,在姚村活躍著近50位經紀人。”周傳喜告訴記者,他們多奔走在村民和蛐蛐收購商之間。“村民們逮到成色好的蛐蛐後,一般會先聯繫熟識的經紀人”,由於經紀人多是常年收購蛐蛐的行家,從他們口中能夠得到更為專業的估價。商定價格後,蛐蛐轉手至經紀人手中,與收購商進行交易。“去年我1.3萬收了一隻黃大頭,最終賣出了4.5萬元的天價。”經紀人賈海龍説。

  近兩年,蛐蛐市場出現了不少“白蟲”,這是讓經紀人倍感頭疼的事情。“白蟲就是人工孵化、飼養的蛐蛐,從外表看很難與自然生長的蛐蛐區分。”周傳喜告訴記者,“白蟲”的長成週期不超過四個月,比野生蛐蛐短了整整8個月,皮薄是它們的最大弊病,“上了鬥臺,幾個回合下來,多被咬得身首異處。”採訪中,不少經紀人也呼籲,蛐蛐行業能夠形成規範機制,將不誠信經營的人錄入黑名單。

  看似不起眼的蛐蛐能夠帶來多大的經濟價值?“多了不敢説,一個蛐蛐季下來,村民們賣出一百萬不是問題。”約1600人的辛莊村,目前大多數村民都從事捉蛐蛐的行業,村幹部戴興水告訴記者,每年7月底,幾乎所有外出打工的年輕人都會雷打不動地回到村內。“一個多月忙下來,每戶平均收入都在三五萬之間,這也成了村民致富的一大途徑。”姚村蛐蛐協會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

  蛐蛐行業的興起,也帶動了小鎮其他産業的發展。“每年入秋後的一個多月是生意最紅火的時節。”在鎮上經營羊湯館的朱運河五年前發現商機,索性將家中的房子進行裝修後,開了一家小旅館,“現在,12個房間都已住滿,不少外地客商預交了一個月的房費。”34歲的王超是在燈光市場居住的村民,他在自家門前支起6張桌子,租給蛐蛐收購商使用,“每天租費100元,天天都滿員。”姚村鎮政府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通過初步統計,每年的蛐蛐收穫季,交易額多達上千萬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姬生輝 通訊員 劉中善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