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909家上市公司高管辭職 重組及套現成主因

2016-07-27 19:51:55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隨著2016年中報的陸續發佈,上市公司高管的辭職公告也逐漸增多。一般來説,上市公司如果涉及“借殼上市”等重大事項的話,上市公司的原班人馬自然要給“新主”讓路,高管的集體辭職也就順理成章了。

  909家出現高管辭職的上市公司中,15家公司高管集體出走

  隨著2016年中報的陸續發佈,上市公司高管的辭職公告也逐漸增多。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僅7月26日一天,就有量子高科、掌趣科技、樂通股份、達意隆、上海綠新、湖北廣電、天通股份7家上市公司發佈高管辭職公告。

  另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涉及高層人事變更的公司約有909家,合計發佈2052條辭職公告。

  按照一般情況,上市公司高管變動對公司來説大多屬於負面消息。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7月份,有部分上市公司在披露高管辭職公告後,公司股價反而出現大幅上漲,成為“妖股”的一員。

  對此,有分析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由於有部分上市公司高管集體辭職後,往往會伴隨著如重組等重大事項的公告披露,因此,才會出現公司高管辭職後公司股價反而上漲的情況。

  多公司現集體辭職潮

  雖然説上市公司高管辭職已經不是新鮮事,但如今的“辭職潮”與以往略有不同的則是“高管集體辭職”的上市公司數量逐漸增多。

  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7月26日,年內包括全聚德、科融環境、中毅達、中鎢高新、寶塔實業、深信泰豐、華新國際、九芝堂等15家上市公司出現高管集體辭職的情況。

  在上述公司高管集體辭職給出的原因中,多數為“個人原因”或“工作原因”。如全聚德對於董事長王志強、總經理邢穎、董事會秘書施炳豐、董事張冬梅辭職的原因,給出的就是“工作變動”原因。

  同在7月份,科融環境出現7位高管集體離職,公司披露的辭職原因大多是“個人工作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上市公司辭職的高管數量高達10余位,另有上市公司管理層則陷入“寥寥無幾”的窘境。

  有分析人士指出,核心高管突然離職有可能會給公司帶來短時間內的不穩定,會對上市公司的日常經營造成負面影響。

  以今年6月份出現的高管集體辭職上市公司為例。6月2日,被市場戲稱為“超級妖股”的中毅達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馬慶銀、陳兩武、武舸、獨立董事徐清波、陳國坤、陳亞莉、趙海燕等11名董監高人員,已經向該公司提出辭職。

  早在5月24日,中毅達就發佈公告稱,董事長、總經理劉效軍以及公司副總經理、董秘、財務總監林旭楠申請辭職,不再擔任任何職務。至此,10天裏該公司16名董監高人員中,已有13名人辭職。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雖然公司的新任董秘已經上任,但是,公司證代並未詳細向記者説明公司大批更換高管的原因。

  此後,在6月22日晚間,深圳惠程也發佈公告稱,包括董事長紀曉文、副總裁王東、財務總監田青、監事會主席謝戰軍在內的10余位高管集體辭職。

  高管辭職引市場瞎想

  眾多週知,上市公司高管集體辭職對於一家公司來説,無疑是一場人事地震,而地震之後對公司的影響也無疑是巨大的。但讓人不解的是,為何上市公司在披露如此重大事項的時候卻偏偏以“輕鬆”的態度表達,然後再由市場各路人士自行進行猜測。

  以全聚德為例,在公司給出“工作變動”原因之後,市場中包括分析師、各路媒體、投資者等等各方面的反映均是公司將有不為人知的重大事項。

  據悉,全聚德出現高管集體辭職之後,業界猜測這或許與競購麥當勞和開啟重組計劃有關。不過,在全聚德聲明否認後,輿論開始轉向認為高管集體辭職是業績壓力所致,某種程度上,全聚德引發的高關注度表明瞭輿論對老字號企業改革重組的期待。

  那麼,為何市場會對高管集體辭職産生各種猜想呢?

  以深信泰豐為例,公司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先後收到公司董事魯功亮、董事陳冬元、董事長晏群、獨立董事王能光提交的書面辭職信。公司給出的辭職原因則是“工作變動”。

  對於深信泰豐的高管集體辭職,市場並未給出太多猜測,其原因是在高管辭職之前,公司便發佈了關於重大資産重組的相關公告,而市場也普遍了解到公司高管集體辭職是為重組後神州數位團隊入駐讓位。

  無獨有偶,酒鬼酒此前高管團隊集體辭職,直接原因則是重組後將由中糧係人馬出手接管。

  一般來説,上市公司如果涉及“借殼上市”等重大事項的話,上市公司的原班人馬自然要給“新主”讓路,高管的集體辭職也就順理成章了。

  但是,並不是所有上市公司都如同深信泰豐一樣在公佈重大重組事項之後才公佈高管辭職的公告。有的上市公司往往在公佈高管集體辭職之後,才會公佈重大事項。此外,並不是所有高管集體辭職的上市公司都存在如“借殼上市”這樣的重大事項。

  對此,有市場人士分析,公司披露的高管辭職理由只是簡單地提及了高管辭職是因為“工作變動”或“個人原因”,具體的原因敘述語焉不詳,這種公告實際上是不完整的。

  “這種不詳細的公告會對公司産生負面影響,同時引發市場中各種各樣的猜測,也會對中小股東産生誤導。從而導致二級市場股價異常波動和不穩定。”上述人士稱,

  從市場表現來看,繼高管辭職公告發佈後,7月份出現了浙江東方和*ST黑化這類漲幅巨大(截至7月21日漲幅分別為92.35%和32.33%)的妖股。6月份,高管辭職的上市公司股價波動不大:如中毅達11名高管辭職,次日公司股價下跌1.58%;中鎢高新6位董事集體辭職,次日(6月2日)公司股價上漲0.45%。

  事實上,高管集體辭職除了存在重組等重大事項的可能性外,還有可能是公司經營不善導致業績下降,大股東擬變更主營業務或是更換管理層的可能性。

  例如寶塔實業,公司董事會4名高管集體辭職,公司稱辭職原因係“工作原因”。對此,市場人士認為,高管辭職原因就是業績大幅下滑。據寶塔實業當時公佈的年報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62億元,同比下降41.2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37億元,同比下降766.65%。

  當然,近幾年之所以上市公司高管集體辭職現象增多,主要原因還是高管為縮短減持時間。

  據2016年最新版本的《公司法》一百四十一條規定: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向公司申報所持有的公司的股份及其變動情況,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25%;所持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上述人員離職後半年內,不得轉讓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事實上,為了能在辭職後半年後減持獲利,已經有不少上市公司失去了大量高管。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在大小非解禁中,有些高管會為了早套現而離職,甚至出現集體離職的情況,這將對公司經營和股價造成負面的衝擊和影響。”

  而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上述急於套現的高管給出的辭職原因多為“個人原因”。

  面對不同情況下出現的“個人原因”和“工作原因”,從公司之後披露的資訊來看,皆會被猜出一二,可是在公司後續公告出來前,市場卻是上演著“你猜我猜大家猜”的遊戲。

  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上市公司的公告還需要進一步披露相關詳細的資訊。甚至有專家指出,應該在監管政策上進行更詳細的規定,如加大辭職高管減持的限制等相關政策。(記者 矯 月)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