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北京將邁入延遲退休時代。昨日,首都之窗公佈了《北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十三五”規劃》。依據規劃,“十三五”時期,北京將深化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落實國家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和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業內表示,北京大致確定了新退休方案的推行時間表,隨著地方實施細則落地,養老金支出壓力將被進一步緩解,商業養老保險的角色將被強化。
定調小步慢走
自從去年3月全國人大的記者會上,人社部部長尹蔚民首次代表政府提出延遲退休的設想後,“漸進式”、“小步慢走”等關鍵詞始終伴隨左右。
而在業內看來,北京在“十三五”期間即將推行的延遲退休政策,也將遵循這一原則,將延遲時限“切碎”。此前,尹蔚民曾將“小步徐趨、漸進到位”的延遲退休政策解釋為:每年只延長幾個月的退休時間,經過相當長的時間再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具體來説,由於現行的女性退休年齡相對男性偏低,因此,業界普遍建議政策調整的大方向應是力促男女退休年齡一致,即先從女性入手改革,比如: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等多位專家都公開提出從女性幹部開始試行漸進式退休的想法;另一方面,清華大學還提出方案建議從今年開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職工和居民應當推遲一年領取養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遲兩年,以此類推,到2030年實現女性65歲領取養老金,此後,從2020年開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職工和居民推遲6個月領取養老金,以此類推,到2030年實現男性職工和居民65歲領取養老金。
養老金支出 “未雨綢繆”
歸根結底,不論是中央還是地方,之所以在面臨較大爭議的情況下依然堅持推進延遲退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養老金支出壓力較大。此前有專家曾預測,2023年我國城鎮企業職工(含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將出現收不抵支,2029年累計結余將耗盡。
作為我國老齡化趨勢相對嚴重的城市之一,北京目前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300萬人,而且每天還在以400人的速度增加。此前,市老齡辦相關負責人曾透露,2010-2014年,北京每年老年人口增量都超過了10萬人,2014年增幅甚至高達18萬人,預計“十三五”末期即2020年,全市老齡人口將達到400萬人。
雖然根據《2015年度北京市社會保險事業發展報告》顯示,去年全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587.2億元,支出965.5億元,當年結余621.7億元,但也有專家表示,由於北京老年人口基數龐大,老齡化程度也相對較高,加之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可能會進一步下調,未來北京養老金池子潛在的支出平衡挑戰必須儘早開始“未雨綢繆”。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研究員單菁菁更直言,通過延遲退休來讓每個人為基金池子多做幾年貢獻,延長繳存時間、縮短領取時間確實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措施。
商業養老保險將迎新風口
隨著延遲退休漸行漸近,近期還是有養老企業負責人擔憂地提出,人們推遲退休時間後,養老服務需求是否會因此減少,從而影響尚處起步階段的養老服務業發展?對此,大多數專家都持樂觀態度,甚至有業內人士表示,以北京為例,目前本市老年人基數如此龐大,就連這部分市場,養老企業還未充分挖掘,再加上每年規模可觀的增量,養老服務業受延遲退休影響預計十分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保險業內分析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延遲退休一旦在京實施,就意味著將有不少市民領取退休金的時間也將順延,而這將為養老商業保險提供一個快速發展的機遇,“大多數人的職場生涯主要集中在55歲前,退休前幾年的薪酬待遇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延遲退休之後,這一階段將被拉長,為了使自己的生活水準盡可能保持穩定,商業養老保險的補充作用將被更充分地重視起來”。
不過,願景是美好的,現實卻十分殘酷。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此前曾在報告中用“差距懸殊”來形容商業養老保險與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髮展現狀的差異。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建議,作為一個新業態,保險業應積極研發産品,建立“保險産品超市”,為商業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持有人逐步提供基於傳統險、分紅險、萬能險等種類的系列産品,滿足不同風險偏好賬戶消費者的需求。北京商報記者 蔣夢惟
延遲退休各研究機構版本
2020年開始每年延長一定月數,女快男慢,2040年男女統一為65歲。
——中國人民大學課題組
每年上調6個月,男女退休年齡均逐步延長到65歲,女性用時更久。
——世界銀行
2015-2017年規範退休制度,2018年開始每年延遲3個月直到65歲。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