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之爭陷入惡鬥恐迎多輸之局

2016-06-29 15:20:2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萬科之爭陷入惡鬥恐迎多輸之局---萬科的股權爭奪大戲在外人看來亂似一鍋粥。也正因為骨子裏的“老闆思維”,才使得王敢於對股權收購者説不,敢於越過第一大股東引入新盟主。王石“不做資本奴隸”的情懷固顯浪漫與幼稚,但資本的蠻橫與霸道同樣也常鑄大錯。

    萬科的股權爭奪大戲在外人看來亂似一鍋粥。繼寶能和華潤聯手反對萬科董事會引入深圳地鐵的重組預案後,寶能係更發起罷免全體管理層的動議。而在前日舉行的萬科股東大會上,董事會和監事會報告均遭否決,這預示著,公司大股東已有足夠實力實施“驅逐行動”。

    圍繞著萬科控制權之爭,各種消息滿天飛,在一片“倒王(石)”聲中,有企業大腕站出來為王鳴不平,一些專家學者也力挺萬科管理層,但挺大股東華潤和寶能者也不乏其人。圍繞萬科事件呈現出的輿論多元化,無疑令其披上紛亂駁雜的色彩。

    如今,萬科之爭已成為中國最具轟動效應的財經事件,連國外著名的《金融時報》也關注起此事,報道標題更有點嚇人——中國萬科董事會爭端失去控制。“失去控制”之説顯然言過其實,但爭戰的白熱化之下,確實已顯露惡鬥端倪。

    無論結局如何,萬科之爭必將成為載入史冊的資本事件。而眼下要判定爭戰三方的是非界線卻未必能一目了然。但在這場前所未有的股權爭奪大戲中,出場的幾位“主角”皆有瑕疵與疏漏。

    核心主角、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自不必説。他是萬科的創始人和精神領袖。然而,伴隨企業做大,王對自己的角色定位卻漸漸迷失和錯位。他口口聲稱是“職業經理人”,但內心裏卻以“老闆”自居——世上有哪位職業經理人拿著高薪卻放下企業去長年遊學、登山?因此,寶能質疑王拿高薪卻長期脫崗的説法並非吹毛求疵。

    也正因為骨子裏的“老闆思維”,才使得王敢於對股權收購者説不,敢於越過第一大股東引入新盟主。作為打工仔的職業經理人,王和萬科管理層的強引“外援”顯然是越權越位之舉,不僅得罪兩大股東,而且將自己逼入難以迴旋的死角。

    寶能是萬科戰事的挑起者。不論寶能前世如何,其收購萬科的行為都屬正當,即使有人質疑其資金的高杠桿來源,但只要法律未禁止,便不能説違規。只是,當寶能提出罷免萬科全體管理層時,其非理性的意味已顯露無遺。這是因為,萬科的品牌美譽與管理層息息相關。趕走核心管理團隊,萬科還剩什麼?因此,此舉受到交易所“問詢”也就一點不奇怪了。

    華潤是被稱為“最理性”的一方。然而,萬科今次的股權之爭,卻不能説與華潤毫無干係。華潤坐擁萬科第一大股東長達16年,卻始終對其股權治理無所作為,自身佔股僅一成多,從而為今天的股權大戰埋下禍根。當寶能係強勢闖入時,華潤不僅處處被動,居然還與利益爭奪方上了同一條船,其背後有何交易?是否一致行動人?同樣令各方質疑。

    爭戰至此,王石及萬科管理層可謂已先失一局,但若萬科輸了,華潤與寶能就一定會贏嗎?這確實是個令人擔憂的問題。網上流傳著角逐各方在暗中較勁的招數。從競爭的角度這亦屬正常,資本爭奪向來殘酷無情,但請切記,資本市場既競爭更要講規則,而且必須利他。利己要建立在利他的基礎上,否則,損人的結果很可能是“一損俱損”。

    王石“不做資本奴隸”的情懷固顯浪漫與幼稚,但資本的蠻橫與霸道同樣也常鑄大錯。資本市場的利益要靠規則保證。企業家精神與資本意志都需不忘規則,否則,一味意氣用事或不顧一切的惡鬥,最終很可能是沒有一個贏家。(首席評論員)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