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中韓綜藝編劇論壇在北京舉行,中韓綜藝節目編劇和製作人共聚一堂。綜藝節目是否要有編劇?對此,有業內人士在論壇上指出,在中國綜藝節目越來越市場化的情況下,編劇方面人才或將有大量需求。
近年來,《爸爸去哪兒》、《我是歌手》、《兩天一夜》、《奔跑吧兄弟》等南韓綜藝節目開始進入中國。
在南韓,要想將此類要節目呈現出精彩的故事性和內容性,編劇的作用不容忽視。
現場圖。
以南韓的《蒙面歌王》為例,其總編劇樸洹瀀在論壇中表示,編劇幾乎需要負責一個節目中的全部內容,“包括攝影棚也是由我負責的,包括我們的草案,這個節目將來會怎樣的方式來播出,整個的草案我們對於進展的預想我們也都是之前來構思。簡單來説,就是我們(指編劇)什麼都需要負責”。
當然,一檔南韓綜藝節目中的編劇並不是一個人。在一檔綜藝節目中,由數人乃至十數人組成的編劇團隊負責設計整個真人秀節目的臺本,大到節目流程、框架設計,小到遊戲規則,臺詞噱頭都經過反覆的推演和計算。
《無限挑戰》總編劇文恩愛説,在他負責的時候,該節目有十幾人的編劇團隊,而這還僅僅是文恩愛之下兩個層級的編劇人數。“我下面有七個編劇,他們再下面還有六七個人。”
談及他們的工作狀態,文恩愛稱,一部分主要編劇先把劇本寫出來,然後以此為根據開會討論。“開會時,我們會提出細節問題。我們最主要的編劇下面還有次要的編劇,一層一層。即使最小的編劇沒做好準備工作的話,這個節目就可能失敗。”
而在中國,一檔真人秀是否需要編劇團隊還曾是一個問題。燦星製作副總裁陳滌坦言,燦星以前做的室內真人秀比較多,節目中有導演、編導、助理導演、撰稿,但是沒有編劇。“最早聽到‘真人秀編劇’的時候我們很奇怪,有時候還嘲笑,我們説,好好的真人秀還是編劇,那還真人秀什麼呢?這是我最早的感覺。”
華策集團副總裁杜昉認為,雖然中國的本土綜藝節目中並沒有如此龐大的編劇團隊,但是這些工作也有人在做。
他説:“萬變不離其宗。重要的是我們通過事先的設定,能夠讓整個的節目變得有看點,有笑點,有淚點,這是我們非常要學習的地方。”
不過,杜昉也説:“現在很好的是我們整個的綜藝市場越來越市場化,也就提供了我們可以進行專業化細分的時機來臨了。作為南韓綜藝當道的中國市場,我覺得精細化到了,編導裏偏編劇這方面的人才可能會有大量的需求。”(記者 宋宇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