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山東濱州8月17日訊 (初海平) 本網從濱州市人民政府網站獲悉,日前,專家組對“智慧陽信”雲中心、城市運作管理中心建設情況進行文檔現場驗收,匯總驗收意見小結並出具驗收報告。至此,“智慧陽信”雲中心和城市運作管理中心資訊工程項目通過驗收。截至目前,“智慧陽信”已完成投資1.1億元,綜合資訊處理中心、智慧國土、智慧城管、雲計算中心已建成使用。
“智慧陽信”是全國首例PPP模式智慧城市項目
“智慧陽信”是全國首例PPP模式智慧城市項目,山東省首批34個PPP示範推廣項目之一。項目于2014年10月正式啟動,計劃投資9.4億元,利用7—10年時間,以智慧陽信綜合資訊處理中心為核心,建設基礎資訊保障、智慧政務、智慧民生和智慧經濟四大體系,建成32個子項目。
2015年12月,陽信縣政府授權陽信縣智慧城市建設管理中心與山東易華錄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陽信智慧城市建設與運營有限責任公司(統稱“SPV公司”)。SPV公司負責智慧陽信PPP項目下屬所有項目的投資、建設、運營和管理,政府擁有監管權及否決權,對公司項目運作情況實施監督。2016年4月,陽信縣引入社會資本和山東智慧城市PPP發展基金7000萬人民幣,降低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提高公共財政使用效率,同時保障項目公益服務品質、降低項目總體風險,為項目建設打下堅實的資金保障。
該項目依託物聯網、雲計算、三網融合等新一代資訊技術,以智慧應用為重點,建立健全數據庫系統,集中打造城市管理、市民服務、産業經濟三大平臺,重點建設智慧城管、城市運作管理中心等智慧管理應用,民生服務平臺、居民一卡通等智慧民生應用,電商平臺、能源線上監測系統等智慧産業應用。通過項目實施,將全面提升政府管理、民生服務、産業經濟發展水準,打造具有陽信特色的新型發展模式。
整合大數據共用資訊資源
由於陽信縣在便民服務資訊化方面碎片化現象突出,各部門資訊共用存在障礙,部分服務設計脫離實際,資訊利用率不高,民生服務資訊化與群眾生活難以實現有效融合,在群眾使用過程中很難感受到資訊化帶來的便利性。例如公安、城管、市政等部門間監控視頻不能共用,存在重復投資建設。民生方面,居民繳納水、電和天然氣費存在價格不統一、渠道單一等問題。交費方式單一,居民無法自行選擇繳費渠道,大部分由物業、村委代收,不能使用微信、支付寶或銀行卡轉賬等現代手段支付,增加了居民生活成本。“智慧陽信”建設將通過政府資源整合,打破各部門掌握的資訊孤島,實現陽信縣大數據整合、資源共用,更大限度地、更廣範圍的實現陽信縣數字化、智慧化,為群眾提供更全面、權威的資訊服務,促進城市發展和民生服務水準的提升,實現“資訊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實現資訊整合逐步發揮作用
實現精準扶貧資訊整合。依託2016年年初陽信縣6000名幹部大走訪大調研活動,將陽信縣農村11萬餘戶家庭資訊建檔入庫,徹底摸清了陽信縣人口、收入、教育、養老、醫療、外出務工等結構體系,為縣委、縣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準確數據,推動了陽信縣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構建起精準扶貧電子地圖。通過社情民意大調研大走訪,完成了幫扶措施精準對接,繪製了精準扶貧電子地圖,實現了結對幫扶動態管理,每個貧困村、貧困戶幫扶進展情況一目了然。
實現民生服務平臺資訊共用。以“雲計算”為基礎支撐,以綜合資訊處理中心為平臺,將陽信縣治安、交通、市政、城管、國土等監控系統伺服器端口統一接入“智慧陽信”平臺伺服器,實現陽信縣民生服務監控資訊資源共用、互聯互通。
以綜合資訊處理中心為平臺,採用萬米單元網路管理法,建設環衛清掃車作業考評系統,實現了主動發現、綜合受理、協同處置市政設施、環境衛生、園林綠化、市容秩序等城市管理問題的新模式。
加快推進智慧社區、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資訊惠民工程建設,讓城市管理真正從“經驗治理”轉向“科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