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新山東頻道12月15日訊(見習記者 李曉夢)記者從今天上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濟南計劃從2015年起全面啟動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體系建設,加快推進省會農村改革和現代農業發展,計劃到2016年底,6個農業縣(市)區全部建成縣級農村産權交易中心,90個涉農鄉鎮(街道)全部建成鄉交易所。
建設産權市場體系是中央為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作出的頂層設計。當前,濟南市農業發展進入重要轉折期,農業兼業化趨向明顯,同時受到規模不夠、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制約,“誰來種地、怎樣種地”問題更加突出。濟南市農業局新聞發言人劉連儒指出:“建設産權市場體系,就是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有效放活農村生産要素特別是土地經營權,培育和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一步提高農業經營效益效率。”
市委、市政府對建設産權市場體系提出了明確要求:全面把握好工作的系統性和關聯性,在抓好農村綜合性産權確權基礎上,既要以搭建有形的市場平臺為基礎,促進農村資源和生産要素優化配置;又要以産權流轉交易為紐帶,努力實現資源變資産、資産變資本。重點建設好政策性的農業融資擔保平臺,保住産權抵押貸款風險底線,打消銀行放貸“三農”顧慮,釋放土地經營權等農村産權抵押擔保貸款功能,在産權融資上取得真正突破,化解農業投入不足的問題。與此同時,還要利用現代資訊網路技術,構建農村産權對外開放、內部迴圈的資訊管理體系。
記者從發佈會上了解到,濟南市計劃從2015年起到2016年底,6個農業縣(市)區全部建成縣中心,全市90個涉農鄉鎮(街道)全部建成鄉交易所。此外,2015年起3年內,濟南市財政部門每年安排專項資金,以種養業和農産品加工業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重點服務對象,提供融資擔保、反擔保和“過橋還貸”支援,同時設立風險補償金,補償農擔資金擔保代償損失;建立市財政持續增資機制,鼓勵縣級財政注資,力爭農擔資金逐步擴大到3億元規模。
“今年,濟南市土地確權完成50%,明年將全部完成。”劉連儒表示,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體系的建設,將能夠有效破除城鄉産權制度壁壘,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同時有效的規範産權交易行為,保障農民獲得更過財産性收益,確保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引發農村産權資本化方式的創新和農業服務方式的改進,為現代農業發展帶來鉅額信貸增量,有效降低農業發展成本。加快啟動這項工作,已經成為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和促進農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和現實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