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搭建公共服務平臺,到建設信用擔保體系,山東日前出臺33條措施,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市場主體,破解中小企業發展難題,推進民營經濟發展。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報道,濟寧利佳邦公司是一家裝飾材料生産企業,年銷售收入不足千萬元,但前不久,在濟寧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的推動下,這家企業不僅在上海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上市,還因此與行業知名企業合作,開發出國內領先的全自動石英石生産線。
山東利佳邦新型裝飾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薛善明告訴記者:“給我們進行了財務的規劃,財務的管理,企業團隊的建設,企業文化的建設等各方面,給與我們一整套的整合。”
和一般平臺不同,濟寧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採取實體平臺和網路平臺相結合的形式,線上線下互動,為企業提供創業輔導、管理升級、技術創新、融資徵信等多類型、多層次服務。目前引進的各類社會化服務機構就有150多家。
濟寧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心主任侯強表示:“與國家、省和縣市區的服務平臺互聯互通,資源共用,形成專家數據庫、服務機構數據庫,企業家數據庫,搭建起企業和政府溝通的橋梁。”
在山東,為民營企業提供各類服務的公共平臺,全省已經建成了1600多個。在這個基礎上,未來兩年,山東還將為20個行業和1000家企業建設PC和移動端的電商平臺及銷售旗艦網站。並在每個縣區都要建設一家過億元的財政出資或參股的擔保機構,來幫助企業融資。在融資擔保起步較早的臨沂市,由財政資金參與成立的4家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已經為4500多家中小企業進行了200多億元的信用擔保。
臨沂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有限公司項目經理石麗萍説,“在其他擔保公司擔保費率在3%收取的情況下,我們堅持按2.4%的費率收取,另外一項就是我們代企業交保證金,僅此一項就為企業減少支出1.6億元。”
在山東新出臺的扶持民營經濟發展33條新規中,除了搭建服務平臺、加強信用體系建設這些具體扶持辦法之外,服務理念的變化也格外引人注目。新辦法規定,各地對民營經濟的管控式服務要轉變為利用現代化手段主動服務,要從重點抓工業轉變為抓工業與其他産業並重。其中,在“一企一技術”、“專精特新”等項目評選中,首次把服務業企業納入其中。
“原來我們著點抓企業,現在我們變為著面抓經濟。目的是進一步推動我省民營經濟轉調,壯大民營經濟總量,實現有品質、有效益、有活力的增長。”山東省中小企業局政策調研處副處長劉會友這樣説。
上半年,山東新設立民營市場主體42.6萬戶,是去年同期增幅的7.3倍,佔新登記市場主體總量的99.1%;民營經濟發展速度和效率優於整體經濟,增加值增速比GDP增速高出0.8個百分點。(翁平亞 劉長雨 董振 祝同 雲鵬)
值班編輯:馮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