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減少準入壁壘,一方面加大支援力度,山東不斷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增加值在全省經濟中佔比過半,成為山東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力量。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報道,日照嵐橋港是一家民營港口,最近,一艘15萬噸貨輪成功靠泊。接卸這麼大噸位的貨輪,這在國內民營港口中還是第一家。
日照嵐橋港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賀照輝介紹:“日照口岸是江北最大的鐵礦石接轉口岸,嵐橋港15萬噸船的靠泊,標誌著嵐橋港真正加入了這個服務團隊。”
港口、鐵路、高速公路,這些領域過去一直是國有資本唱大戲,這幾年,山東接連出臺政策,鼓勵民間資本進入能源、交通等壟斷領域。
山東省工商聯巡視員欒文通表示:“平等準入、公平待遇,凡是國家法律、法規沒有明令禁止的行業和部門;凡是對外商開放的投資領域;凡是實行特殊優惠政策的領域,同樣適用於進入該領域的民間資本。”
在政策的鼓勵下,民營鐵路、民營港口、民營小額貸款公司等眾多“第一家”民營企業在交通、金融等行業破冰。目前,山東已經有7個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引進民營資本276億元,總里程超過600公里。成立小額貸款公司和民間資本管理公司近700家,為發展民營銀行打下基礎。
玻璃門打開的同時,山東還重啟一系列改革,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公平環境。行政審批改革,減少、下放審批許可權230多項,企業原來要幾個月辦的事,現在只需幾天。工商註冊改革,放寬企業名稱住所、註冊資本限制,為開企業提供最大便利。財稅改革,月銷售收入不足2萬元的企業,不再繳增值稅和營業稅,山東2/3的小微企業受益。金融改革,增加小微企業貸款投放,允許成立民間資本管理公司,為小微企業資金解渴。
山東省中小企業局的一位負責人説:“去年,山東小微企業增加了9萬戶,上半年又增加了3萬多戶,這是這幾年都很少見的一個增長。”
2013年,全省規模以上中小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量位居全國第一,連續兩年在全國領先。非公有制經濟佔全省GDP的比重超過了50%,民營經濟成為支撐山東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初審編輯 闞金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