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動東北全面振興的新機遇期,高品質人才成為東北核心競爭力—— 這些年輕人為何選擇回到東北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發展 -

在推動東北全面振興的新機遇期,高品質人才成為東北核心競爭力—— 這些年輕人為何選擇回到東北

2024-07-25 17:58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玉米産品體驗館

吉林大學人工智慧學院院長宋軒(右二)指導學生

吉林大學人工智慧學院院長宋軒(右二)指導學生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中提到,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養機制,加快建設國家高水準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臺。

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的新機遇期,高品質人才成為東北核心競爭力。如今,東北的人才回流趨勢越來越明顯。東北重新成為一些年輕人的選擇之地。在他們看來,這裡蘊藏著東北全面振興發展新風口,可以在尋找創新創業的人生新機遇中,一展身手。

90後河北姑娘郭丹丹是吉林大學人工智慧學院最年輕的準聘教授。從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博士後出站後,她看到吉林大學人工智慧學院在招聘,於是發了份簡歷。沒過多久,她收到了吉林大學誠意滿滿的答覆郵件。

2023年2月,郭丹丹入職吉林大學人工智慧學院。按照吉林大學“準聘-長聘”崗位聘用相關政策,郭丹丹申請到學校科研啟動經費,組建起科研團隊。一年內,她拿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獲評吉林省高層次E類人才。

如今,在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聚集了一大批像郭丹丹這樣,從一線城市或海外歸來的高精尖人才。近年來,東北三省進行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在新興製造業、科技創新、服務業等領域持續發力,隨著這些新領域的發展壯大,不斷釋放出人才需求、增加就業崗位。在一些選擇重回東北的年輕人看來,這裡蘊藏著東北全面振興發展新風口,他們可以在尋找創新創業的人生新機遇中,一展身手。

重回東北,扭轉人口凈流出局面

隨著産業升級迭代,東北三省人才政策不斷升級加碼。“長白英才計劃”“龍江人才振興60條”“百萬學子留遼來遼”……東北持續加大人才引進政策力度,用真金白銀和不斷完善的配套政策,傳遞對人才的渴求與誠意。

2023年,吉林、遼寧兩省實現人口凈流入。統計公報顯示,2023年,吉林省人口實現了由2022年凈流出18.07萬人到凈流入4.34萬人的轉變,2011年以來首現凈流入。2023年,遼寧省人口凈流入8.6萬人,扭轉了連續11年人口凈流出的局面。

國新辦舉行的“推動高品質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吉林省人才工作推進會的相關數據顯示,近兩年來,黑龍江省人才資源總量增加26萬多人,高校高級職稱人才由凈流出轉為凈流入。連續3年,吉林省高級職稱人才從凈流出轉向凈流入。2023年,遼寧省全職引進海內外博士和高級職稱人才4387人,同比增長77%。

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的新機遇期,這些高品質人才成為東北的核心競爭力。

決定重返家鄉時,宋軒已離開吉林20多年。其間,他在海外求學,在人工智慧領域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回國後,他進入南方一所高校任職。

2023年11月,宋軒作為優秀人才代表,參加了吉林省在深圳舉辦的當地知名企業家和吉林籍人才代表座談會。這成為他人生發展方向的轉捩點。

座談會後一個月,宋軒回到了母校吉林大學,受聘為人工智慧學院院長。在宋軒看來,當前正是家鄉迎來發展的大好時機,自己應該回來做些事。

在吉林大學,宋軒組建起科研團隊,用人工智慧賦能吉林傳統産業發展,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推動産學研用深度融合,同時與中國一汽等企業合作,建立實習實訓基地和校企合作平臺。

在東北一些城市,吸引人才回流的政策與行動高頻而密集,並不斷推陳出新。

  近幾年春節前後,吉林省都要舉辦“吉人回鄉”創業就業合作座談會。邀請眾多回鄉探親的創業就業人才齊聚一堂,請大家暢談機遇、事業與理想,分享如何讓個人發展與東北全面振興同頻共振。

2024年吉林省兩會新聞發佈會的數據顯示,2020年至今,通過“吉人回鄉”項目,已有58.2萬人回到吉林創新創業。

5月30日,6800多名博士奔赴遼寧省瀋陽市,參加2024“博士瀋陽行”活動。博士們乘坐“興沈英才”號列車抵達瀋陽,迎接他們的是鮮花和高規格的歡迎儀式。活動中,有497家單位提供了8000多個博士崗位。

除了崗位洽談,還有與院士面對面、參觀人才公寓、城市體驗等活動,讓來自全國各地的博士充分了解瀋陽的人才政策和城市文化。

興利除弊,優化營商環境

醫療健康人工智慧領域創業者張少典一直在尋找企業發展的新空間。最近他把創業坐標從上海市移至長春市。

如今,不少投資者和創業者將東北作為投資新熱土。2016年,畢業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資訊學專業的張少典回國創辦了上海森億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已經發展成為國內醫療健康人工智慧領域的龍頭企業。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普及和公司業務的擴張,張少典謀劃設立企業北方中心。當年回國創業時,張少典趕上了行業發展風口。如今他把吉林作為未來發展的新風口。

今年3月底,在位於長春的長新創谷人工智慧産業基地,森億智慧北方中心正式運營。從第一次與長春新區接觸,到企業完成上市前最後融資,張少典感受到政府部門的實幹與高效。

張少典創業團隊將北方中心作為企業發展的新發力點,負責開發和拓展北方省市的業務,他計劃將上海總部部分研發工作也遷入長春。

“當前南方地區競爭激烈,東北有很大的市場空間,潛力巨大,機會更多。”張少典説。

在今年4月舉辦的吉林省人才工作推進會上,張少典如此分享他選擇在吉林創業的原因:“優越的區位優勢、優良的營商環境、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即將騰飛的美好前景。”

在遼寧,政府部門開展“辦事不找關係”改革。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遼寧高品質發展的“一號工程”,讓不同經營主體感受到營商環境變化帶來的溫度與力度。

瀋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機器人技術和智慧製造解決方案為核心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企業擁有國家級研發創新團隊,創造了百餘項中國機器人行業首創。

遼寧是中國機器人産業的發源地,“新松機器人”深耕于遼沈大地。這家企業已經研發出十大類百餘款移動機器人産品,覆蓋全行業全場景化應用。

“新松機器人”在加速創新發展的同時,見證並受益於遼寧營商環境日新月異的變化。瀋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張進表示,遼寧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好,為企業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撐。

2023年冬季,哈爾濱冰雪旅遊火爆,讓全國遊客感受到當地政府服務能力和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和提升。在全國工商聯組織的“2023年度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活動中,黑龍江省獲評進步最明顯5個省份之一,哈爾濱市獲評進步最明顯5個省會及副省級城市之一。

近年來,不斷有超百億級重大項目落戶東北三省。總投資超120億元的聯順綠色生物醫藥産業項目在黑龍江投産,總投資超300億元的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項目落戶長春,華晨寶馬投資100億元在瀋陽建設全新動力電池項目。

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升政府服務力度,大力進行營商環境興利除弊改革,東北由此成為各种經營主體眼中發展新風口。

擁有事業與生活,讓年輕人更有幹勁

能同時擁有事業與生活,如“魚與熊掌可兼得”,給了在東北幹事創業的年輕人歸屬感和踏實感,他們為此津津樂道,更有幹勁。

東北的生活和創業成本低,房價和物價不高,教育和醫療等公共服務資源豐富。不僅如此,近年來東北在文旅資源領域不斷開發、深耕,讓年輕人對東北的認可度和幸福指數直線上升。

3年前,95後王志博辭掉在深圳的高薪工作,選擇回到家鄉遼寧省瀋陽市。當初,他離開瀋陽去成都求學,再次返鄉時已是一家四口。

雖然在一線城市收入較高,但生活成本也高,王志博夫妻倆經過一番比較,選擇了“性價比”更高的瀋陽。

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的王志博,更看好家鄉的未來發展,他認為傳統産業升級迭代、新興産業不斷聚集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曾經,一些年輕人把東北老家當作在大城市打拼之後的退路。如今,這裡成為不少年輕人創新創業的新選擇。

從華東理工大學本科畢業後,姜山去汕頭讀研究生,在南方學習和生活多年後,他萌生回老家的念頭。看到吉林石化公司在招聘,他投了簡歷。如今,姜山成為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ABS樹脂研發中心的一名實驗工程師。

“既然打算回到家鄉,為什麼不早一點回來?”回到家鄉的姜山成了“香餑餑”。入職一年後,姜山負責了很多“高大上”的科研項目,獲得很多不斷探索、創新的新機遇。這正是姜山一直期待的“可以讓人快速成長的科研崗位”。

他對學弟傳授工作經驗,“只要專心幹事,就會獲得成長成才的好機會,企業看重的是真才實幹”。

今年34歲的黑龍江姑娘陳雨佳把目光投向東北遼闊的黑土地。在她看來,東北有廣袤的土地資源和豐富的農特産品,隨著數字經濟蓬勃發展,返鄉創業大有可為。

大學畢業後,陳雨佳成為一名中學體育教師。看著家鄉寧安市上官地村品質優良的石板大米賣不上好價錢,陳雨佳決定返鄉“種田賣米”。她自稱“種米姑娘”,帶著團隊的年輕人一起開網店、做直播、拍短視頻,從插秧到秋收的各個環節都展示給消費者。

在水稻種植基礎上,陳雨佳通過村集體經營、村民入股的模式,成立旅遊公司,打造稻田主題公園,玻璃棧道、環湖景觀道、風車水車公園、野餐營地等觀光和體驗項目,吸引了遊人。

最近,她正忙著對民宿進行升級改造,讓遊客入住體驗更加舒適。

同樣從廣州回到家鄉延邊州敦化市創業的丁淇,也看重家鄉得天獨厚的土地資源。

剛回敦化時,丁淇在市裏做起服裝生意,攢下“第一桶金”。但這並不是她的人生目標。

多年前,敦化市三道河子村遇到發展瓶頸,缺少支柱性産業。三道河子村是丁淇出生長大的地方。她動了回農村的念頭,“想為家鄉做點事”。

“回農村能做什麼?能改變什麼?”一番思考後,丁淇決定返鄉種植鮮食玉米。吉林地處黃金玉米帶,種植鮮食玉米比大田玉米附加值要高得多。

一開始,對種植技術一竅不通的丁淇走了不少彎路:收購的玉米品質參差不齊、采收不及時影響口感等。每當遇到困難和瓶頸,她都能得到來自政府部門和高校專家的及時幫助。

這兩年,丁淇打造了“喜樂掰掰”鮮食玉米品牌,玉米口感穩定率提升到95%,實現了255畝鮮玉米田的有機認證。她的鮮食玉米廠帶動了當地150多名村民再就業。

今年,丁淇通過細分消費人群,推出了兒童玉米、女士低脂玉米等7大系列産品。丁淇希望用輕快有趣的年輕態設計,打破東北農産品給人的粗糙印象,拉近農産品和消費者的距離。她同時開設了線下農産品體驗店,把體驗店打造成村裏的網紅打卡地。

丁淇向年輕人發出邀請:回到家鄉,幹一番事業,建設美好家鄉。為此,丁淇創辦了三河基金,用來支援村裏人才引進,鼓勵村裏的年輕人走出去學習、進修。

相關新聞發佈會數據顯示,2023年,吉林省實現畢業生留吉13.3萬人,留吉率超過60%;遼寧省引進高校畢業生40.1萬名,同比增長20.8%;黑龍江省內高校畢業生留在哈爾濱的人數為4.34萬人,近5年來首次實現近20%的增長。


【責任編輯:王若伊 編輯:金浩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