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護看基層 | 圖説東北博物館事業發展風采
走進這片充滿古老工業氣息與深厚文化底蘊的土地,東北地區的博物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活力,書寫著輝煌篇章。它們的建設與發展,不只是對過往歲月的尊重和緬懷,更是對未來文化自信的鋪墊和滋養。
近日,國家文物局組織“文物保護看基層”主題宣傳活動,媒體團走進東北地區的博物館,感受東北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
瀋陽工業博物館,被印製在第三套人民幣貳元券正面的新中國第一台普通車床。館內現有通史、鑄造、機床、汽車、鐵西5個常設展館,通過大型工業廠房遺址、記錄時代精神的機器設備和標誌性事件的工業歷史,呈現給遊客工業歷史進程中的文明與進步,彰顯工業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是賡續紅色基因、展現城市精神、傳承工業文脈、弘揚社會主旋律的重要窗口。
抗美援朝紀念館。抗美援朝紀念館以中朝建交75週年為契機,圍繞年度主題,精心策劃了“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紀實專題展”等10余個原創專題展覽,對基本陳列“抗美援朝 保家衛國”進行了多方位有效延伸與補充。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細菌實驗室遺址。自2012年始,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與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陸續對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平房營區的18處舊址進行了考古發掘、保護修繕等工作。在確保舊址真實性的前提下延續文物建築的壽命,修復歷史舊貌,向世人展示七三一舊址歷史格局,發揮愛國主義教育作用。
遼寧省博物館“和合中國”展覽序廳。遼寧省博物館策展團隊始終把創新展覽敘事體系作為第一理念,深挖館藏文物的思想價值和時代價值,探索歷史文化遺産的當代表達。自2019年以來,遼博連續五年獲得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獎項。
磐石市抗日鬥爭紀念館。不僅展出了烈士家屬與社會熱心人士捐贈的抗聯文物、珍貴照片,還融入了最新考古成果——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遺址出土的珍貴文物,科學、客觀地展示了抗日戰爭十四年磐石那段烽火歲月。
吉林省博物院《旗裝雅韻》數字教育關卡制互動課程。採用數字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旗裝之美,帶領青少年了解旗裝所蘊含的歷史文化知識,將歷史文脈講述得更加趣味和生動。
東北淪陷史陳列館。作為偽滿皇宮博物院的重要組成部分,陳列館佔地面積2.65萬平方米,展陳面積4600平方米。2022年9月18日,全面改陳升級後的東北淪陷史陳列館重新對外開放。改陳後的基本陳列由“艱苦卓絕十四年——東北人民抗戰史實陳列”等三個專題展覽組成。通過圖片和實物的展陳,真實再現了日本的血腥殖民壓迫,大力弘揚了東北人民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讓觀眾切身感受到東北抗聯精神與抗戰精神的意義與內涵。
長影舊址博物館創新推出了“長影NPC沉浸式遊覽”,《保密局的槍聲》《上甘嶺》兩部長影經典影片中的電影人物走出大銀幕在館內與遊客互動,讓歷史“活”了起來。
黑龍江省博物館“華夏吉金——黑龍江省博物館藏銅器展”。2023年,黑龍江省博物館老館修繕實現整體提升,恢復對公眾開放,老館區完成了建館以來最大規模的保護性修繕並對全部展廳進行恢復布展。恢復開放至今,已陸續推出了20個線上線下展覽。
(作者:陳穎航 圖片由當地文物部門提供 部分圖片由陳穎航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