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沉迷玩“煙卡”,背後隱憂如何應對?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康養 -

小學生沉迷玩“煙卡”,背後隱憂如何應對?

2024-06-20 14:40

來源:央視新聞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最近,一些地方的小學生群體中出現了一種新遊戲,就是玩“煙卡”。“煙卡”遊戲的流行及其背後的隱憂也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小學生為什麼喜歡玩“煙卡”?家長學校又該怎麼應對?總臺記者進行調查。

近段時間,每到放學時,總能看到小學生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趴在地上玩“煙卡”,時不時發出陣陣歡呼。

記者:這個東西好不好玩?

小學生:好玩。

記者:這個煙盒子你們是哪來的?

小學生:撿的。有些是假的,我買的。

小學生們所玩的“煙卡”由廢棄煙盒製作而成,把煙盒蓋撕下來,折成長方形卡片,放在地上,以空掌心擊拍地面,被掌風擊中翻面就算贏。記者了解到,根據香煙價格和市場流通程度,“煙卡”被分為不同等級。

學生:現在據我們所知,白色的“和天下”最好。

記者調查得知,“煙卡”來源途徑多樣,有的小學生會收集家裏的煙盒,有的則是要求父母購買煙盒或者跑到垃圾桶裏去翻找煙盒,甚至還有在學校周邊店舖和網上購買。

小學生:我樓下的賣煙老闆跟我關係很好,抽完的煙的煙殼都給我。

小學生:去馬路上撿煙卡,撿煙殼子然後把煙殼撕下來。

小學生:我爺爺一天抽兩三包煙,叫他把煙殼子給我。

學生家長:有的小孩子,他自己買煙抽,抽了煙來打煙卡,這個我發現好多。

小學周邊售賣“煙卡”

電商平臺難監管

記者實地走訪了一些小學周邊的商店,發現很多商店在售賣“煙卡”,一般一元一包,一包含10張左右煙卡。

這種現象已經引起一些地方相關部門的重視。在江西上饒、新餘、贛州等地,市場監督執法部門採取行動,清查了學校周邊的小賣部、小商店,集中查扣部分煙卡製品,並提示商鋪經營戶不得向未成年人售賣煙草以及煙草製品。

贛州市寧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潘旺林:向未成年人銷售“煙卡”的這種違法行為將予以嚴厲的打擊,遏制此類違法行為的蔓延。

實體店好管,但線上網購平臺卻缺乏相關監管。記者線上上購物平臺搜索發現,售賣“煙卡”的商鋪不在少數,排名靠前的商家平均銷量達10萬張以上,且沒有購買年齡限制。不少商家在批發銷售煙卡時,會標注“稀有”“精品”“絕版”等字樣,一個500張各類煙卡的套餐售價可高達數百元。在一些短視頻平臺,也有部分自媒體博主通過拍攝煙卡製作視頻的方式為煙卡“帶貨”。

其實,一直以來,我國法律都明確表明向未成年人銷售煙草製品是違法行為。“煙卡”是從煙盒剪下來的,是香煙製品的一部分,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任何含有煙草商標、標識的製品均不允許向未成年人銷售。

根據我國《煙草專賣法》相關規定,廢舊煙盒剪下的煙蓋,也就是孩子們所説的“煙卡”,商家是不得二次銷售的;私自將煙草廠家的商標印刷銷售,則涉嫌侵犯註冊商標持有人的合法權益,是一種侵權行為。

四名兒童闖入高速

竟只為撿拾“煙卡”

“煙卡”遊戲的出現,也讓不少小學生沉迷其中。近日,在江西于都發生了驚險一幕,4名兒童在高速玩耍,只為撿煙盒做煙卡。

疏堵結合

引導學生健康遊戲

“煙卡”遊戲為什麼會在小學生中風靡?學校和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專家分析,“煙卡”遊戲之所以風靡,是因為其滿足了小學生遊戲、社交的心理訴求,跟集卡、玩卡遊戲有相似之處,雖然不是香煙,但是屬於煙草製品的衍生品,需要引起社會高度重視。

心理諮詢師 蔣婷婷:孩子們好奇心重,喜歡模倣,煙盒上殘留的味道其實不亞於二手煙,應用心理學上的“熟識效應” 會左右孩子的偏好,可能染上煙癮。其實遊戲的本身沒錯,只是載體錯了。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煙卡遊戲容易讓孩子們上癮,每天會花很多時間去收集煙卡。其次煙卡讓孩子過早地了解香煙。了解香煙的品牌、價格、味道,同學之間相互炫耀,産生攀比心理。

“煙卡”遊戲的蔓延,也引發了不少家長的擔憂。

學生家長 李女士:有時候在地上撿,有時候在垃圾桶裏找,有的時候玩起來比較癡迷一點,玩這些東西對他一點好處都沒有。

學生家長劉先生:他輸完了怎麼辦,父母給的煙卡滿足不了他的需要,他會不會去買煙?然後他會不會去偷,會不會抽煙,我也擔憂孩子們會因為玩煙卡而過早地接觸煙而嘗試著去抽煙。

有觀點認為,“堵”不如“疏”。一些學校通過召開主題班會,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煙卡的潛在危害。還有不少學校設立了多種興趣課程,並有意識地引領孩子走到戶外,參與羽毛球、足球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


【責任編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