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日 星期三
當前位置: 生活頻道 詳情

南京雲錦博物館裏的臺青故事

中國網 |    發佈時間:2024-06-04 13:47:14.0 |

“一個人可以跑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在南京雲錦博物館中,有幾位來自台灣的青年文化工作者,正通過自己的方式,傳承與弘揚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南京雲錦。

 “80後”台灣青年簡名偉,2020年以文化專業人才的特殊身份,成為南京雲錦博物館館長。一位土生土長的台灣青年,為何選擇生根南京,成為一名中華傳統文化的“守護者”?

▲南京雲錦博物館館長 簡名偉

 “我們中華民族是追求精緻,精益求精的民族,絕對不是其他人説的‘隨便先生’。”簡名偉常向來到雲錦博物館參觀的遊客講解:“南京雲錦在織造時,需要兩位匠人緊密配合,在雲錦龍袍中織入金線、銀線及孔雀羽線,一天工作8個小時,也只能織出來5到6釐米,所以寸錦寸金。而這也深深地打動了我,要做好雲錦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工作。”

▲南京雲錦博物館人類非遺展陳區域內景

 ▶▶▶從負數到“一個小目標”

  南京雲錦博物館曾經連續10年虧損。因收入過低,館裏的老匠人不斷流失,年輕的一代也不願意進入雲錦行業,形成營收與文化的斷層。

 “文化要能傳承,首先就要能自我造血,這就離不開産業化與市場化。”從2020年開始,在簡名偉的帶領下,通過藝術行業資源整合,雲錦與國內外高端品牌進行跨界合作,將雲錦皇家織造工藝的高端與精湛,與當代人們追求生活品質的理念相結合。

 “我們希望雲錦博物館做出來的每一件作品,不是文創品,而是承載著雲錦工藝美術的藝術精品,是能讓消費者買回家之後,每當看見,就能回想起在雲錦博物館看見匠人織造時的震撼,雲錦精品在哪,雲錦博物館就在哪。”讓藝術生活化,讓生活藝術化,探索雲錦在當下生活場景中應用的可能性,是簡名偉找到的雲錦發展道路。

▲南京雲錦博物館匠人現場織造雲錦

 而讓館藏文物以現代方式走出櫥窗,更是一次史無前例的嘗試。2006年,南京雲錦博物館受北京明十三陵的委託,進行出土明代絲織文物的復原工作。2020年,南京雲錦博物館重啟這項工作,經過3年研究,在2023年的七夕,南京雲錦博物館通過“非遺加科技”的方式,以館藏明孝端皇后的立領女夾衣吉服為參考,通過數字化繪圖軟體的幫助,重新復原這件館藏品的全貌。在力求100%還原“孝端皇后綠”及文物精美細節的前提下,前後進行6次改版設計,12次定染校色,21次布料打樣,才得以再現館藏品上13色的精彩紋樣。

 原本南京雲錦定制漢服都需要大幾十萬元人民幣的費用,使得雲錦漢服與實際生活距離比較遠,只能是在博物館裏欣賞的藝術品。但這一次雲錦粧花吉服在工藝上的突破,讓一套雲錦漢服加馬面裙的售價更加親民,而且也符合現代外出穿著及使用場景,讓博物館藏品與生活有了實際接軌的機會。合適的價格,精湛的工藝,再加上大眾對雲錦文化的期待與認可,讓雲錦粧花吉服在預售期間就被預訂一空。

▲南京雲錦博物館意匠展陳區域內景

 此次雲錦粧花吉服在上市時也受到文化界的高度關注。十三陵特區明代帝陵研究會原會長胡漢生稱讚道:“我個人非常認可這件作品,覺得更加適合現今社會對於漢服服飾的需求,甚至更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感覺。”

 在做好産品與市場接軌的同時,簡名偉大膽開拓雲錦文化的線上模式,2021年陸續開通了天貓、抖音、微信、摩點等線上銷售渠道,將雲錦産品成功打入年輕消費市場。“線上渠道能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是更大的市場,也是雲錦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在簡名偉的帶領下,南京雲錦博物館在2021年實現扭虧為盈,之後連續3年持續保持營業收入、利潤雙增長,實現非遺雲錦的自我造血。

▲南京雲錦博物館“江寧織造”牌坊

 “明年,我們銷售‘一個小目標’。”2023年底,在雲錦博物館年會上,簡名偉喊出了2024年銷售過億元的目標。

 “目前看趨勢,沒問題。”5月底,簡名偉笑著説。

 ▶▶▶“六度”雲錦

“台灣文化人擅長從生活中的小事發現溫度,並能深挖其中的故事;地大物博的大陸展現出中華文明的多樣性,並在近幾年産業高速發展的帶動下,博物館産品推陳出新的速度非常快,無論是在設計上還是應用上,都一直在變化。”因此在文化傳播上,簡名偉時常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傳遞文化正能量,普及雲錦文化。不僅如此,簡名偉還結合臺青身份,投身兩岸文化的交流融合之中。由於在文化弘揚上的努力,2023年簡名偉榮獲江蘇省“蘇臺青年文化使者”稱號。

▲南京雲錦博物館館長簡名偉查驗雲錦産品

  如今,簡名偉已把家安在了南京。在他的影響下,正在讀五年級的女兒也成了雲錦的狂熱“粉絲”,常帶著班上同學來館裏參觀,並自告奮勇擔任講解員。簡名偉深感驕傲:“在她身上,我能感受到一種很強烈的文化自信。下一步,我們會努力將台灣文化人堅持的溫度、深度與大陸文化産業擅長的廣度、速度相結合,做出屬於中華民族的高度與厚度。”簡名偉説。

 ▶▶▶兩岸共話雲錦美

“各位來自台灣的家人們,大家早上好,歡迎來到南京雲錦博物館!”一句閩南語的親切問候,瞬間拉近了距離。這是來自另一位雲錦博物館的臺青——何冠奕的聲音。原本何冠奕是在北京從事西班牙葡萄酒文化推廣,受到簡名偉對於傳統中華文化熱愛的感染,也選擇進入到雲錦博物館。

 在雲錦博物館中,何冠奕更多負責文化推廣與兩岸交流的接待工作。現在,來訪南京雲錦博物館的台灣文化交流團越來越多,在雲錦博物館裏時常能聽到台灣腔的交流。

 來自台灣中華僑聯總會的團隊曾到雲錦博物館參觀,此次的講解接待便是由何冠奕來主持。一個小時的博物館導覽流程中,何冠奕憑藉對於雲錦展品的了解以及對兩岸用語的靈活掌握,讓博物館講解更深入淺出、更生動有趣。

  “原來在1000多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已經可以織造出如此精美的服飾。”“能在南京的博物館看見台灣人也參與其中,我也希望我的小孩也能來大陸發展看看。”參觀結束後,受到情感共鳴的參觀人員與何冠奕交流、分享心得。通過何冠奕這樣的實際案例,更多台灣同胞看見大陸更寬廣的發展前景與包容性。

  ▶▶▶一起愛拼一起贏

 台灣也有雲錦嗎?他們之前就認識雲錦嗎?包括很多資深雲錦人在內,都曾經對臺青有過這樣的疑惑。

 陳誠,南京雲錦的“85後”市級傳承人,更是“織二代”,在雲錦這個行當裏算是既“年輕”又“資深”,同時也見證著雲錦博物館在臺青加入團隊後帶來的變化。

   “他們都是‘半路出家’,但現在他們了解的雲錦文化及內涵,並不輸給任何一名資深雲錦人,他們拼搏的精神也影響著我們。為了這份文化事業,從一開始加入工作到現在,即使假日有接待或文化活動,也總能看見他們的身影,這股‘愛拼才會贏’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南京雲錦博物館館長簡名偉勘察大花樓木織機

  經過不懈努力,雲錦影響力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年輕化。已經更多留學生、海外華僑陸續加入到南京雲錦博物館的團隊中。在雲錦博物館的團隊裏,有英國留學回來的研究生。不久前,博物館還收到了來自美國的暑假實習申請,多位在美國就讀的學生也即將加入雲錦團隊。

  “我覺得這是個好現象,表明我們的文化推廣工作,正讓‘00後’‘05後’認識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民族之根,是我們民族自信的源頭。雲錦正變得更加多元與開放,而文化推廣需要更多人參與進來。我們有這麼好的寶貝,應該讓更多人知道。不僅要讓兩岸青年共同參與,我也期待著全球華人的共同參與。”簡名偉説。


來源:中國網生活

作者:李徵

責任編輯:劉瑞

熱點關注

鏡頭面前